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教研室王芹课堂教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是创设悬念、激发兴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引导,注重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现就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谈谈几点体会。一、设计开放习题,拓展延伸思维拓展性习题,思考容量大,使学生必须“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学有余力的学生就会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强烈的表现欲望,觉得别人还没想出来,我就想出来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为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的习题,潜能生也要积极参与思考、探究,从其他同学的解题中受到启发,发展智力。开放性是相对封闭性练习来讲的,一般是指条件不完备、问题不完备、答案不唯一、解题方法不统一的练习,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通过练习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思维越来越灵活,应变能力越来越强,而不被模式化的定势所禁锢、所束缚。在教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文字题》时,我是这样设计习题的:请学生任意报出四个数字,如32.8、4.2、0.5、18.75,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编文字题,看哪组编得最多。(不考虑除尽除不尽)一改以往由教师出题、学生解题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互相出题、解题。可谓条件、问题、方式全部开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再如,在学习完《数的整除》这一章后,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把1—20这些数字分类。这道题目看似很简单,可答案可以多种多样,五花八门。有一个学生一个人就写出了6种分类方法。在教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我给学生创设了一道开放题:“计算装修自己家的房子要用多少钱?看谁家的装修既漂亮又省钱?”不要以为这样的题目很简单,其实不然。大家想想要用到多少知识:长度的测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商品价格的调查、装修材料的选择……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开放化和个性化,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巩固。二、妙用错误资源,知识拓展延伸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正确对待和处理学生的错误,巧妙利用错误这一教学资源,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一次听课活动中,有位老师出了这样一题:一个玩具厂要加一批玩具共300个,甲每天加了5个,乙每天加6个,如果甲乙同时加工几天可以加工完这批玩具?请列出综合算式。不一会儿,学生列出300÷5+300÷6与300÷(5+6)这两种算式,那这两种方法哪个正确呢?学生认为都正确。这种情况下老师没有急于作出评价,只是让学生把两种算式的答案求出,进行比较。通过先组内交流再全班讨论的方式,进一步找出得数不一致的原因。最终学生不仅弄明白了300÷5+300÷6是错误的,而且搞清楚了300÷5+300÷6与300÷(5+6)之间是不可利用分配率互相转化的。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面对学生无意中犯下的错误,并没有立即指出错误,而是顺势诱导学生将错题解答,得出答案不一致的矛盾,又让学生通过争论,自己从正反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发生错误的原因,这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样做既帮助学生纠正了错误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延伸,印象则更加深刻。三、适时拓展延伸,提升数学素养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而数学阅读不只包括对数学教材的阅读,还包括对与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及课外材料的阅读,因此可以在课后进行阅读延伸,实施“课内学一点,课外带几点”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应用,真正让学生“吃饱”、“吃好”,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学习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让学生课后探究“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兴趣盎然,所用的方法各种各样。有的学生把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方法迁移过来,研究“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还有的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用较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又如在学习“比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比”,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课外书籍知道了东方明珠塔、古埃及金字塔、马特农神殿、维纳斯、雅典娜女神像等建筑物和艺术品都蕴藏着“黄金分割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个蕴藏着“黄金分割点”作品。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教学活动,只有注重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探索与发现、巩固与提高、创新与实践,真正让每一个孩子成为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
本文标题: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760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