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试题(答案版)
消防安全月知识培训测试试题(2016年11月)姓名:部门、班组:工号:一、选择题:(单选每题3分)1、2016年消防宣传日主题是:(C)A、人人参与消防、共创平安和谐B、全民关注消防·生命安全至上C、消除火灾隐患、共建平安社区D、关注安全、关爱生命2、下列(A)灭火剂是扑救精密仪器火灾的最佳选择。A.二氧化碳灭火剂B.干粉灭火剂C.泡沫灭火剂3、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C)A、就地打滚B、用厚重衣物覆盖,压住火苗C、迎风快跑4、可防复燃的新型灭火器是(D)A、二氧化碳灭火剂B、干粉灭火剂C、泡沫灭火剂D、水基灭火器5、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C)。A.上部B.中部C.根部6、解决火险隐患要坚持三定,请问三定是指(A)。A、定专人、定时间、定整改措施B、定时间、定地点、定专人C、定人、定岗、定编制7、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隔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A)。A、窒息灭火法B、隔离灭火法C、冷却灭火法8、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B)。A.纵火罪B、失火罪C、玩忽职守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9、烟头中心温度可达(C),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A、100~200℃B、200~300℃C、700~800℃10、《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A)。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安全生产人人有责C、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D、坚持安全发展二、多选题(每题4分)1、家庭宜配备以下哪些消防器材(ABC)A、手提式灭火器B、救生缓降器或逃生绳C、强光手电筒、简易防烟面罩D、消防水枪、水带2、用电时要注意防火安全。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A、不乱接乱拉电线,不超负荷用电B、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施和线路C、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D、尽量减少电灯的开关次数3、消防“四个能力”是指:(ABCD)A、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B、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C、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D、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4、下列哪些选项是家庭应该采取的消防安全措施(ACD)A、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B、制定家庭健身计划C、绘制家庭逃生疏散路线D、经常检查和消除家庭火灾隐患5、外面着火且火势很大,被困室内无法逃生时,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ABC)A、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等堵塞门缝,防止毒烟进入B、把水泼在门上降温C、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D、打开房门冲出去6、单位要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使每位员工具备以下能力(ABCD)A、会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B、会报火警C、会扑救初起火灾D、会逃生自救,人员密集场所工作人员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7、对于消防器材和设施,我们应该(BCD)A、火灾很少发生,消防设施一般很少用到,在周围可以堆放物品B、不埋压、圈占、遮挡消防器材设施C、定期维护和保养D、不挪作它用8、下列哪些物品是不允许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携带的易燃易爆危险品(BCD)A、蒸馏水B、汽油、煤油C、酒精、油漆D、炸药、雷管9、进入公共场所,应注意观察哪些部位,以便于发生火灾时能够紧急逃生(ABC)A、进出口位置B、安全出口C、疏散楼梯D、电梯10、进行家庭装修时,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ABD)A、注意用电安全,电气线路进行穿管保护B、装修使用的油漆、涂料要远离火源,室内保持良好通风C、按照自己的装修设计需求私自改动煤气管道D、及时打扫施工现场,清除木屑、漆垢、残渣等可燃物品三、判断题:(每题2分)1、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正确)2、公共场所室内装修装饰是否可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不可以)3、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正确)4、严禁采用拖、拉、抛、滚的方式装卸和搬运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正确)5、电气线路着火时,可用泼水的方法进行灭火(错误)6、学校和单位要定期组织逃生疏散演练(正确)7、消防车、消防艇前往执行火灾扑救任务或者应急救援任务时,同样受行驶速度、行驶路线、行驶方向和指挥信号的限制(错误)8、居民小区在没有车位的情况下,机动车可以停在消防通道上(错误)9、居(村)民委员会应制定居民防火公约,居民都应自觉遵守(正确)10、在火灾或日常生活中,如被烧、烫伤,最有效的应急办法是采用冷水浸泡或冰块冷敷等紧急散热措施(正确)11、公众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不能使用、营业(正确)12、如果火势较大,为了逃命可以从高楼跳下逃生(错误)13、谎报火警最高可以处十日拘留(正确)14、油锅起火时,要迅速用水进行扑救(错误)15、一旦着火,如火势较小,不用报火警(错误)
本文标题: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试题(答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764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