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综合素质(小学)第一章 职业理念
MrfengshaoMrfengshao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一、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一)教育观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二)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只想“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2.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面向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三)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1.素质教育观的产生2.素质教育观的发展(四)小学素质教育1.小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2.小学素质教育的特殊性二、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一)素质教育的目标1.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2.促进学会心理的成熟化3.造就平等的公民4.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5.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6.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7.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穿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3.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三)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四)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素质教育观的运用(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1.面向少数学生与面向全体学生的区别2.全面素质与片面素质的区别3.价值取向的区别4.教学方式的区别5.评价方式的区别(二)素质教育的实施障碍1.对素质教育的误解2.沉重的课业负担第二节学生观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全面发展3.机械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题,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2.学生是发展的人,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MrfengshaoMrfengshao(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二)小学生的发展特点1.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的特点(1)小学生的语言听觉和语言运动觉发展也很快,已逐渐接近成人水平(2)小学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状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三个方面的发展2.小学生记忆和想象发展的特点(1)小学生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2)从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发展(3)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4)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日益丰富3.小学生情感的特点(1)高年级小学生情感更为稳定,自尊以及希望获得其他人尊重的感觉越来越强(2)道德情感的逐步发展,言与行是一致的,但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步出现言行不一致的现象4.小学生性格的特点(1)小学生的性格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发展,但其发展速度具有不平衡性(2)小学四年级前发展较慢,表现为发展的稳定时期(3)小学四年级后发展较快,表现为快速发展时期(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对小学教育的具体要求1.把握小学教育的本质特征基础性、全面性、普及性2.全面促进小学生的发展(1)尊重学生个性发展(2)关注学生心理变化(3)注重形成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4)汇集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三、教育公正与小学生的共同发展(一)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我基本原则(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二)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1.学生的性别差异与共同发展2.学生民族差异与共同发展3.学生的地域差异与共同发展4.学生家庭背景的差异与共同发展5.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共同发展第三节教师观一、小学教师职业的认识(一)教师观及教师专业观1.教师观及教师专业观的含义(1)教师是旅行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教师职业不普通职业,而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3)教师的专业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职业声望;需要经过严格的职前专业训练;具有专业自主性;有自己的专业标准;时间是现代教育科学重要的专业研究领域2.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职业角色的多样化)(1)传道者的角色(2)授业解惑者的角色(3)示范者的角色(4)管理者的角色(5)朋友的角色(6)研究者的角色3.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1)复杂性: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2)创造性: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教育机智”。(3)主体性和示范性(4)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5)长期性和间接性(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1.现代教师角色转换(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2)教师从课程的找那个是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教师要从“教书匠”阻焊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4)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2.教师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二、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教师专业化概述1.教师专业化主要强调教师这个职业群体获得专业性的过程2.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人的专业性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增强自身专业能力,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以适应骄傲与工作需MrfengshaoMrfengshao要,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质量的过程(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1.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2.勤于反思,成为反思的实践者3.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重视沟通,提升交往与合作的能力5.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人格的形成3.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4.专业能力的提高(教学技巧、教育教学能力)5.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6.专业自我的形成(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职前培训2.入职培训3.在职培训4.自我教育5.师徒结对6.同伴互助(五)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1.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2.教师发展的五阶段理论(1)新手阶段(2)熟练新手阶段(3)胜任阶段(4)业务精干阶段(5)专业阶段(七)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1.终身学习的意识(1)终身学习的提出(2)终身学习的内容(3)终身学习的要求2.自主发展的意识(被动发展和主动发展、自主发展)三、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1.对待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3.对待集体:团结协作4.对待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二)教师专业知识素养1.本体性知识2.条件性知识3.实践性知识4.文化知识(三)教师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2.先进的教学理念3.较高的教育专业能力(四)教师职业心理素养1.良好的情感特征2.积极稳定的情绪特征3.良好的性格特征四、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一)教师职业的责任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教师职业的价值1.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承担着文明传承的重任2.教师职业的个人价值教师职业的个人价值表现为是否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
本文标题: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综合素质(小学)第一章 职业理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766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