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沟通障碍的概念(一)沟通与沟通过程沟通是人类借助于共同的符号系统获得信息,彼此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个人行为和社会互动行为。(二)沟通的种类1.语言性沟通语言性沟通指使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的沟通。沟通中约35%属于语言性沟通。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基本要素。2.非语言性沟通非语言性沟通指不使用语言,文字的沟通。它可以伴随着语言性沟通而发生。非语言性沟通约占沟通形式的65%。非语言性沟通包括体语、空间、时间等。体语:仪表、面部表情、目光接触、姿态、手势、触摸空间效应:亲密距离(50cm)、个人距离(50~100cm)、社会距离(1.3~4m)、公众距离(4m以上)反应时间:时间本身不具有语言的功能,不能传递信息,但是人们对时间掌握和控制,可以反应出对沟通的关注程度及认真程度。沟通的情境信息发出者信息信息传递途径信息接受者反馈(三)沟通障碍、言语障碍、语言障碍、言语残疾1.沟通障碍沟通障碍是指信息在传递和交换过程中,由于信息意图受到干扰或误解,而导致沟通失真的现象。2.言语障碍言语障碍是说话时的发音、构音以及语流的异常现象。3.语言障碍语言障碍是个体所掌握的语言学知识系统落后于同龄正常人群,在语言符号系统的理解和使用上出现异常的现象。4.言语残疾: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不能或难以进行正常言语交往活动的现象。(四)语言获得与儿童语言的发展1.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1)前语言发展阶段(0—9个月)逐渐理解一些名词(2)单词阶段(9—18个月)掌握最重要的事物:家庭成员、动物、玩具、事物、身体部位、日常用品、简单动作概念等。(3)双词阶段(18—24个月)出现组合词:妈妈糖、去逛逛、狗狗叫(4)简单句以及以后阶段(语法感知形成阶段:24个月)2.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1)行为主义观点语言是人对外界一系列环境刺激的反应,是可以观察和测量,也是可以通过强化、训练、塑造或模仿逐渐形成的。因此,儿童语言的获得是通过模仿和选择性强化而获得的。(2)自然主义观点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人类的先天特性,是人类特有的特殊认知能力,是以规则为基础的复杂系统,儿童具有先天的语言获得机制。儿童在听到各种话语时,儿童语言获得机制就会被触动而开始工作,从听到的话语中分析归纳概括出各种语言的范畴和规则,从而获得语言。3.认知发展观点皮亚杰等人认为,语言的获得不是本能的、自然的过程,而是产生于个体遗传结构与环境输入的相互作用中,即认知发展与语言发展的互动影响而获得语言。二、沟通障碍的鉴定与分类(一)沟通障碍的鉴定程序1.筛查(1)儿童日常表现的观察,发现可能存在的沟通问题。(2)调查问卷,有家长或教师填写,为正式评估提供依据。(调查表见教材第150页)2.基本资料的收集收集材料包括个案儿童的出生史、成长史、家庭和学校环境、相关诊断与教育训练记录、个案心理发展材料、个案沟通能力发展记录等。3.听力检查4.智力检查5.沟通障碍专项评估(1)构音障碍评估(4)语言发展迟滞评估(2)声音障碍评估(5)失语症评估(3)语流障碍评估(二)沟通障碍的分类1.言语障碍的分类(1)构音障碍从错误类型上,可分为5类:替代、扭曲、省略、添加、整体性语音不清。从构音障碍的病因上,可分为3类:运动性构音障碍、器质性构音障碍、功能性构音障碍(2)发声障碍(嗓音障碍)音调、音量、音质出现的问题障碍。(3)语流障碍言语的流畅性发生障碍。口吃2.语言障碍的分类(1)语言发展迟滞(2)失语症3.言语残疾分类(1)失语(2)运动性构音障碍(3)器质性构音障碍(4)发声障碍(5)儿童言语发展迟滞(6)听力障碍所致的语言障碍(7)口吃三、沟通障碍的出现率美国教育部统计3-5岁:2.80%;6-17岁:2.28%;我国1997年对江苏省1120名儿童抽样调查4-9岁:4.02%,男童4.93%,女童:2.93%。四、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一)生理因素1.遗传2.大脑损伤3.听觉功能损伤4.发音系统问题(二)心理因素(三)环境因素五、沟通障碍儿童的特征(一)行为特征(二)心理特征1.智力发展与学业成就2.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1)退缩与回避(2)焦虑(3)攻击六、沟通障碍儿童的教育(一)学习环境的创设1.学习环境普通班、普通班+资源教室是主要的安置方式2.服务方式(1)咨询服务(2)巡回服务(3)周期性强化服务(二)课程(三)教学策略1.游戏教学2.结构教学3.言语语言矫治
本文标题:沟通障碍儿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785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