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第二节现象与本质ppt
你认同“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句话吗?柱子是圆的还是方的,别着急慢慢看......是静的还是动的(看则静,不看则动)有几个黑点?看这个三角是直立的,还是平放的?中间两条线段哪个长想一想:导致错误判断的原因是什么图中的中心圆哪个人大导致错误判断的原因:在心理学上来讲,是由于错觉的原因。眼见未必为实孔子当年带弟子周游列国,在陈蔡一带地区因病受困被阻,不能前行,已有七天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味道了。这天中午,他有一个叫颜回的弟子出去讨了一些米回来煮稀饭。当米饭快要煮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取锅中的饭吃。他故意装着没看见,当颜回走进来请他吃饭时,便站起来说道:“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说:“我没有先吃啊!”孔子说:“我刚才亲眼看见你在锅里抓饭吃,难道有假吗?”颜回听了才恍然大悟地说道:“原来说的是这事。老师,您误会了,刚才我拿开锅盖时,突然从屋顶上掉下一块尘埃来,落在锅里。我立即用手把那块被弄脏的米粒捞出来,本想扔掉,又怕浪费了,就把尘埃去掉,吃了那块脏饭。”孔子听了感慨地说道:“哎,原来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圣人的眼睛尚且看不到实相,何况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一、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1、现象与本质的含义成语“声东击西”指的是什么意思?声东是假象,击西是真象,其本质是迷惑敌人,保存自己。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它们都是对事物本质的表现,都是客观的。自然界中的假象有只乌鸦偷到一块肉,衔着站在大树上。路过此地的狐狸看见后,口水直流,很想把肉弄到手。他便站在树下,大肆夸奖乌鸦的身体魁悟、羽毛美丽,还说他应该成为鸟类之王,若能发出声音,那就更当之无愧了。乌鸦为了要显示他能发出声音,便张嘴放声大叫,而那块肉掉到了树下。狐狸跑上去,抢到了那块肉,并嘲笑说:“喂,乌鸦,你若有头脑,真的可以当鸟类之王。”任何事物都有其现象也有其本质它们既对立又统一2、现象和本质的关系。首先,两者是相互区别的。第一,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人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质则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例如:一束鲜花(现象),你能凭感官直接感受得到,而它所表达的意义(本质)你只能靠抽象的思维才能把握。特定的环境具有特定的意义。第二,现象是个别的和具体的东西,而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第三,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则相对平静、相对稳定。“苹果落地”等这些现象,表现形态千差万别,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观察到。它们的共同本质—“万有引力”只能由人理性思维去把握。水往低处流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苹果落地其次,现象与本质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现象都是从不同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比如:我们说班里哪个同学品质不错,往往是通过他的言谈举止表现得出结论的。同样道理,一个人的每一个言行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表现了他的品质。(三)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启示首先,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生活情境: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这种现象似乎告诉人们太阳在绕着地球转。两者的区别告诉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1)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2)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两者的统一,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地心说统治1000多年,直到哥白尼日心说。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其次,在实践中要注意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通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小故事:老天使和小天使老天使和小天使寄宿时遇上了两个不同的主人,一家很富有,但对人冷漠刻薄,一家很贫穷,但富有同情心,小天使问老天使:富有的叫我们住地下室为何帮他填补破墙洞,穷人那样热情却不拯救他家一头快要病死的奶牛?老天使对小天使说: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里面有个秘密的夹层,堆满了金块,我把墙洞填上是不让他发现这些财富。而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善良的妻子,是我用奶牛代替了她啊!小天使这才恍然大悟,转怒为喜。思考:小天使亲眼所见是不是真实的?为什么?现实生活中,非常复杂,存在是非混杂,鱼目混珠,真假混淆的情况。我们难免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判断各种各样的事情。所以要学会分析现象,明辨是非。只有明辨是非,区分善恶,才能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才能抵制诱惑,做一个正直善良、遵纪守法的人。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现象本质表面特征外部联系个别的多变的感官直接感知根本性质内部联系一般的相对稳定的理性思维去把握现象是本质的表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入门的向导二者对立统一于客观事物认识的任务(2)因果联系的含义任何现象其他现象引起被引起②原因: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③结果: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1)含义:二、正确分析因果联系220V电灯发亮(果)接通电源(因)(2)因果联系的特点①具有时间顺序性。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先行后续的关系)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总是在前,结果总是在后。②因果联系是确定的。同样条件下,同样的原因会产生同样的结果(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A二者必须同时具备注:B并非所有相继出现的现象都是因果联系220V①先行后续的关系②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同时具备接通电源,电灯发亮④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现象无不受因果联系支配,无因之果或无果之因是不存在的.⑤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为因果联系是一种心理习惯、“思想的创造”以及宗教宣扬的因果报应等,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③因果联系具有多样性现实生活中,由于事物运动和具体条件是复杂多变的,往往会出现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等情况,我们应力求在多种原因中找出根本原因,在多种结果之中看到主要结果,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4)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①区别A含义不同B时间顺序不同②联系A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B二者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这一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关系中是结果C二者相互作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C地位不同造成环境污染损害人的身体健康身体有病影响工作和学习工厂排出废气废水因果因果因果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关系中是结果甲乙丙丁因果连:供求与价格的关系→供过于求生产扩大获利增加→→↓←获利减少←生产缩小←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价格下跌二者相互制约、互为因果因果联系原因结果(1)区别含义时间地位(2)联系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在前在后主动被动①二者相互依存,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②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A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关系中是结果B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有人在办完某事后说,这件事办得毫无结果。这件事是否只有原因,没有结果?答案:事物有因必有果,只不过在结果中有预期的和未预期的结果、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之分。这里所谓的“毫无结果”只不过是指未达到预期的结果。“毫无结果”的说法,只是从一定意义上而言的,决非否定了原因与结果互相依赖的关系。3、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启示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③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想一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体现了什么道理?提示:1、体现了根据原因预见结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远虑就是对事物发展趋势和结果的预见。“近忧”是指近期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如果不能对事物发展的结果作出预见,近期遇到矛盾和问题就会带来惊慌和忧虑,不能有准备地予以解决。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必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它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三、正确对待必然与偶然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发生的趋势。(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2、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首先,两者是对立的。必然性偶然性根源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引起事物的非根本矛盾或外部条件引起地位居于根本地位,居于从属地位,作用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对事物发展过程起加速工延缓的作用(1)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它偶然性所补偿。但是,发展的加速或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马克思第一,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其次,两者统一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阿基米德洗澡发现浮力定律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牛顿开水顶开壶盖发明蒸气机瓦特偶然性必然性没有单纯的偶然性,任何偶然性都服从于必然性,偶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当雷电直接击中教室金属窗时,由于该金属窗未做接地处理,雷电流无处泄放,靠近窗户的学生就成了雷电流泄放入地的通道,雷电流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导致学生出现伤亡。2007年5月23日,重庆市开县义和镇兴业村小学遭遇雷击,造成7人死亡,44人受伤。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
本文标题:第二节现象与本质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829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