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行政管理学》夏书章(第四版)经典笔记
1.行政管理的概念:行政管理主要是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在执行法定职能及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对于所经历的程序,环节,以及所处理的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2.美国的首先把行政管理学把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情况原因。1)与欧洲各国相比,美国立国较晚,历史还不太长。因而较少受旧传统的约束和影响,不那么保守,容易发挥在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下优越于封建社会的创新,进取精神。在新学科的建设方面,也就较少框框,包袱,敢想,敢闯。2)美国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老牌资历本主义国家相比,科学技术和工商业都很发达。于工商管理的研究可以说是一马当先,那是资本主义竞争所造成的。科学管理也首先用于工商管理,促进和加速了行政管理学这门新学科的建立。更重的是经济发展强烈呼唤行政管理改革。3)美国依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建国,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可是,在实际运作中,强总统制较为突出,行政权力和行政作用不可低估,人们通常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于行政方面,并在行政方面多下功夫,包括对行政管理改革的研究。4)美国政治学和法学方面,有一批重量级学者,在酝酿和创建行政管理学的早期,起了决定性的积极作用。威尔逊被认为是开行政研究先河的先驱者。3.我们把研究行政管理学的视野放宽一些,需要注意的是:1)学科的结合性要求吸收邻近,边缘,相关,交叉,渗透学科,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领导学,财政学和新科技等知识。这是学科发展的需要。2)在同类即管理类学科中,尤其是管理科学和企业管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颇有可以相通之处,应对他们的发展动态密切留意,从而受到启发。如果知识管理便的兴起便是一例。3)学科的国际化使我们大开眼界,看到各国学者的意见和经验,可大参考借鉴。我们实行洋为中用,人家也在实行中为洋用。国外出现孙子兵法管理学派也不奇怪。4)学科的应用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在弄清国情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这门学科。4.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方法。1)对象。我们研究的是行政组织的构成/运作/执行过程和效果,以及内部管理等客观规律。第一,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务院和各级政府是行政管理的主体。第二,国家和社会的法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是行政管理的客体。第三,公共管理必须共同遵守民主法治这一根本原则,行政管理更要率先示范。第四,行政管理关系到国计民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工作必须积极到位和积极有效。2)内容。行政管理学是由行政管理的基本范畴和原理所构成的基本逻辑体系。这些基本范畴和原理随行政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补充和丰富;其内在联系也随行政管理的不断深入而逐渐为人们所提示。因此,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并不断深化和发展,其理论体系也随之不断变化和日趋完善。基于对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理解,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一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科学。二行政管理是在一定基础上的上层建筑。三行政管理是由主体发动而作用于客体的有序管理。四行政管理是一个管理公共事务提高公共活动的活动过程。五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必须获得必不可少的保障。六行政管理要有效地为经济基础和国家政权服务,其本身必须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七行政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各种改革模式相断出现。八现代高科技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广泛运用,使现代行政管理在低成本和高效率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推行电子政务已成为现代行政管理学着力研究的重要内容。3)方法。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力求做到有的放矢和求事求是。5.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一。20世纪30年代即已引进的行政学。但在当时时代,未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也未造成学科研究的强势;虽是新生学科,但发育不全,步履维艰。二。解放初期的行政组织与管理及中断。20世纪50年代,由于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和学科建设认识上的偏颓,行政管理学的有关专业和课程被取消,该学科的研究和传播也随之中断。三。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管理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和行政改革的迫切性日益鲜明地摆在人们面前,也因此推动人们对行政管理学的重新认识。在往后的20多年里,我国行政管理在恢复重建的同时获得迅速和健康的发展。6.行政管理本土化的必要性。1)行政管理本土化要求的提出,是合乎客观规律的事情。但是在一般习惯上,常需要不断的提醒,有时甚至还要郑重其事地大声疾呼,才能引起注意和予以重视。否则,往往可能脱离实际到极其严重的程度而难以自拔。2)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尚且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那么,对于引进学科需要中国化或本土化的问题,也就不言而喻了。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肯定是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典范,全国人民正满怀信心继续为之努力奋斗。因此行政管理必须本土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7.行政管理应为实现战略目标服务。既然行政管理应为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服务,那么对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学者来说,便不能仅以掌握引进学科知识为己足。而是很有必要对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有较多和较深的理解,才能有具体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工作,不致文不对题,格格不入。始终严格按照实现战略目标的要求去做。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义的康庄大道上,要实行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和科学行政。8.以科学发展观实现行政管理学。第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因而必须坚持把发展做为党执政兴办的第一要务。实际工作是这样,任何一门学科的建设发展也是这样。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对于行政管理,这一点尤为重要。管理就是服务,绝非虚语,毋忘服务的对象是人民。工作和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找对了。第三,科学发展的基本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个说起简单做起来极其复杂和困难的事情。这需要实际工作都和研究者通力合作,共襄其成。第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是做到和做好全面协调的不二法门。研究行政管理学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在工作中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突破重点,推动全面,等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必须坚持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它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从世界观和方法论角度来考虑,以科学发展观来建设和发展行政管理学是完全必要的。我们要在不断加深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于生活,工作,学习,研究之中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并对任何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坚决加以抵制和转变。对于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也要及时和着力解决,以求我们自己和全社会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和得到充分发挥。为了使我们的行政管理工作和学科的建设发展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应逐步养成随时密切留意有关论述和实践经验总结的习惯。这是关系到全国民共同事业的头等大事。9.行政系统的界线是把行政系统从外部环境中分离出来,又把二者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之既相区别又彼此关联的中介环节。行政系统的界线有两种功能;一是抵抗外界环境的干扰,以保持行政系统的独立性;二是过滤来自外部环境的投入和行政系统自身的产出,以维持行政系统的自下而上与运转。10.行政环境的含义及构成。一。含义。行政环境是指维持行政系统的生存与发展的要素的总和,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界线之外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因素或条件的总称。二。行政环境的构成。根据各种因素性质上的差异,行政环境可区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自然环境是指在行政系统界线之外,未经人工制作存在的事物。它包括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两个方面。社会环境是指在行政系统界线之外,直接影响行政系统活动并决定其兴衰存亡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社会环境可分为国际社会环境和国内社会环境。11.行政系统对外部环境的依赖。这是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互依性的首要表现,包括:1)行政系统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而产生;2)外部环境的需要制约着行政系统及其价值观,目标,规模,结构与行为方式;3)行政系统的物质要素——人财物与非物质要素——信息都要从外部环境输入。12.行政系统对外部环境的选择与塑造。这时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互依性的又一表现,包括:1)行政系统作为开放系统,必然要从外部环境中接受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投入。但不可能接受所有的投入,而必须有所选择,只纳入自身所能接受的部分。2)行政系统不仅选择外部环境,更要设法改善,控制外部环境。通过对外部环境的改善,使之优化;行政系统通过对外部环境的控制,使其按照希望与要求发展。总之,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外部环境创造了行政系统,而行政系统反过来又改变了外部环境。行政系统首先从社会环境中吸收物质,信息与能量,接受社会环境的要求或支持。然后又经过自身的加工,将其转换为路线,方针,政策与具体的行政行为,输出给社会环境,以满足社会环境需要,并推动社会环境发展。13.经济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的发展状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行政系统的存亡和性质。2)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制约行政系统功能发挥和部门设置。3)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提供了行政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4)人口的发展状况影响着行政系统的发展战略和人口管理功能。二。生产关系的与体的经济体制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基本的生产关系直接决定行政系统的性质和变化。2)具体的经济体制影响行政系统的功能配置和运行模式。14.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国体直接决定着行政系统的基本性质。二。政体规定了行政系统的具体形式和地位。三。政党制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稳定性和完善制度。(一党制,多党制,我国是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四,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制约行政系统决策与招待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五政治形势的稳定程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运行状态。六,法律制度规定与保障着行政系统在整个国家机构系统中的地位。七,法律的完善化,科学化程度制约着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规范水平。15.文化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关于行政系统一般行为的期望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不同的国家对行政系统的管理范围有不同的期望。2)不同的国家对行政系统的输入,输出有不同的期望。3)对行政系统的认识程度决定群众参与行政输入方式的差异。二。关于行政系统首脑权力的观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血统论的行政文化认为,行政首脑的权力来自世袭。2)唯意志的行政文化认为,行政首脑的权力来自超人意志。3)法治论的行政文化认为,行政首脑权力来自人民委托,并通过体现民意的法律形式予以确认。三。关于行政系统运行方式的观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行政系统运行方式的人治观念认为,行政系统内外治理的好坏,关键在人,而不在制度。2)行政系统运行方式的法治观念,又分专制主义的和民主主义的法治观念。四。关于行政系统道德观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行政道德是行政系统成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调整个人之间。个人与行政系统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它不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而是通过社会舆论确立的,它依靠人们的自觉遵守。1)行政道德指导着行政系统成员的政治方向。2)行政道德制约着行政系统成员个人利益的实现程度。3)行政道德影响着行政系统成员的社会地位。16.民族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民族环境影响政府的民族政策及相应的行政机构设置。二。民族环境影响着行政系统的体制。三。民族环境制约着行政系统权力的行使。四。民族环境关系着行政系统的凝聚力的大小。五。中国的民族环境对政府行政系统的影响。1)我国是统一的,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我们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区,并与各兄弟民族相互交错在一起,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使各族人民相互影响,融合,建军立了密不可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2)回顾自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以来,历代封建王朝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本文标题:《行政管理学》夏书章(第四版)经典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831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