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名人回忆录:猜猜他是谁?•诗人臧克家曾说:•“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他“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作为学者,他数十年如一日,写下了《楚辞校补》《唐诗杂论》《古典新义》;作为革命家,他进行讲演,呼吁人们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起稿政治传单;走在示威游行队伍的最前面。13.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原名,字,著名、、。湖北省浠水县人。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派代表诗人,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组诗《》描写了祖国被列强侵占的七块土地。抗日战争爆发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友三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红烛》《死水》新月七子之歌13.最后一次讲演谁?什么时候?在哪?为什么要讲演?讲什么?谁在听?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1946年7月15日云南大学(昆明)昆明进步青年学生,也有特务混杂其中背景链接: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妄图使中国永远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这种倒行逆施,自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一个“反内战、反独裁”的爱中民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国民党反动派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里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由于混入了国民党特务分子,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及,说笑取闹,扰乱会场,使人们忍无可忍,当李夫人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就拍案而起,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篇讲演。会后闻一多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了。这篇讲演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李公朴,江苏人。青少年时便关心国家大事,“五四”运动时,在上海发起组织爱国团,“五卅”运动时任上海学联工人科科长,1926年到广州参加北伐军。“四一二”政变后,愤然离开军队,“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到延安,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继续坚持战斗,积极从事民主和平运动。1946年1月重庆“校场口血案”中被特务殴打伤,5月初到昆明,全国内战开始后,与闻一多积极发动“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运动。7月11日晚,于回家途中,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杀害。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课题的中心语是什么?讲演•听课文朗读,感受演讲的气势,体会作者的情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卑劣()诬蔑()卑鄙()离间()蛮横()赋予()捶击()恐怖()lièmièbǐjiànhèngyǔbùchuí戍、戊、戌2、理解词义: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引起纠纷,破坏团结。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赋予:给与卑劣(liè):卑鄙恶劣。蛮横(mánhèng):(态度)粗暴而不讲理。•3、自读课文,画出表达强烈感情的语句,反复读,注意体味讲演的气势与感情。整体感知: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闻一多在李公仆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痛斥、揭露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号召人们斗争,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品读课文质疑研讨•一、朗读一至三自然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1、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最卑劣、最无耻2、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打杀,而是“偷偷摸摸”地暗杀3、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诬蔑,嫁祸于共产党。语气铿锵、气势磅礴愤怒、痛恨、痛斥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争取民主和平而献身,将会赢得更强大的革命力量。这三个自然段用了哪些褒贬分明的词语?运用哪些句式和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痛斥敌人:贬义词歌颂烈士:卑劣无耻偷偷摸摸诬蔑光荣骄傲宝贵褒义词句式:感叹句反问句设问句短句修辞:反复•朗读1-3自然段,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读课文质疑研讨二、朗读四、五自然段1.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恐怖、慌、害怕指出--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品读课文质疑研讨二、朗读四、五自然段2.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举例论证)。“品读课文质疑研讨默读第六段至文末1、作者说:“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思考:“我们有力量”。我们的力量在哪里?2、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3、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品读课文质疑研讨默读第六段至文末1、作者说:“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思考:“我们有力量”。我们的力量在哪里?昆明青年学生,广大的市民。背景资料•1941年4月至9月生产炮用制式光学仪器1136具,自行研制五角测远镜110具,从1942年至1945年共制造望远镜1.125万具,炮兵用象限仪100具,行军指北针3.31万件;1942年产2500挺机枪,1943年产3000挺,1944年为4400挺,1945年接近5000挺,1941年至1945年共生产15000余挺,同时,还修理火炮970余门、轻重机枪8000余挺、步枪22000余枝,还制造了难以记数的军工杂件;组装生产美、欧轻型飞机60余架。师:这是在抗战期间一组数据,我们还记得在抗战期间为了保障缅甸公路的通畅,是伟大云南人民,确切的说是老人、妇女、儿童,顶着飞机的轰炸和子弹,用手用石碾铺平的,死了多少人已经无法统计了。有这些人在我们的革命会胜利吗?“品读课文质疑研讨2、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3、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热情地号召青年,继承传统,争取民主和平的胜利表明文先生为追求光明和民主,决心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斗争精神,随时准备为真理献身的斗争精神。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一、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仆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篇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对李公仆先生被暗杀十分悲痛,赞扬了李公仆先生和昆明人民,他们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是昆明无限的光荣,高度评价他们的斗争精神。对国民党特务的罪恶行径质问、痛斥,面对面地揭露反动派的虚伪本性和险恶用心,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可耻下场。深化小结爱憎分明第二课时一、了解讲演词的语言特点。二、体会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异•鲁迅先生说过:“倘在诗人,则因为情不可遏而愤怒,而笑骂,自然也无不可。但必须止于嘲笑,止于热骂,而且要‘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使敌人因此受伤或致死,而自己并无卑劣的行为,观众也不以为污秽,这才是战斗的作者的本领。”闻一多先生这篇怒斥敌人的讲演,就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的佳作。再读课文,小组讨论:1.这篇讲演词有什么特色?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这样的特色是怎样形成的呢?一、对进步力量和对反动派讲的话,语气和措词的感情色彩截然不同。例如:对敌人:无耻。对李先生:光荣文章是怎么使语言具有感染力和论辩力量的?•二、整篇讲演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句式和多种修辞方法,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论辩力量。•1、感叹句•有的是对英烈和人民力量的赞颂:“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云南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近的如‘一二·一’,这些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有的是对敌人罪行的揭露:“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污、最无耻的事情!”无耻啊!无耻啊!•有的是对光明前景的展望:“李先生倒下了,也要换来一个政协会议的召开,我们有这信心!”•有的是对敌人虚弱本质的揭露:“他们这样疯狂害怕,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有的是对昆明学生的号召:…•这些感叹句的运用,充分表达了闻一多先生的爱憎之情,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战斗力。探究研讨文章是怎么使语言具有感染力和论辩力量的?•2、设问句、反问句在文中也多次出现。•如:“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用嘴,写出了千万人民心中压着的话”“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等等。•设问句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设问句比陈述句情感强烈,表达了闻一多愤怒痛斥反动派的情感。•反问句用来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的力量更强烈!探究研讨文章是怎么使语言具有感染力和论辩力量的?•三、对比手法的运用。•讲演者把不同的人物置于明暗对比鲜明的角度,故意拉大两者的距离,并赋予他们不同的感情色彩,从而达到了极佳的表达效果。•如在第二自然段中,“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是李先生的光荣”把反动派与李公朴置于对比的立场,以反动派的“无耻”衬托李先生的“光荣”,又以李先生的“光荣”反衬反动派的“无耻”,两者互为作用。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出对反动派的愤怒与蔑视,以及对李先生的赞扬,充分表达出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感情。探究研讨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人称代词•对敌人正面指斥、揭露,用;•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或揭穿他们的用心时,用;•鼓舞人们团结斗争时用。“你”“你们”“他们”我们思考在演讲中不断的变换人称,演对讲者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文章是怎么使语言具有感染力和论辩力量的?•四、在演讲中不断变换人称。•在讲演中使用的人称不断变换,对表达讲演者的思想感情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对敌人正面指斥、揭露,用“你”“你们”,显示出讲演者的毫无畏惧;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或揭穿他们的用心时,用“他们”,流露出讲演者极端的愤怒感情和蔑视情绪。•鼓舞人们团结斗争时用“我们”,显出讲演者与群众亲密战斗的感情。•特别是把“我们”与“你们”相连相对地使用时,更表达出讲演者感情的鲜明,立场的坚定。探究研讨文章是怎么使语言具有感染力和论辩力量的?•五、得益于口语的表达效果。•试比较以下几组句子,体会口语与书面语有什么差异?•第一组:•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什么事实拿出来说啊!•有理由和事实都可以讲出来。第一个句子是由两个感叹句组成,语气强硬,语调斩钉截铁,情绪激愤,面对敌人,形成强大的攻势•第二组:•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为什么用鬼蜮伎俩施行暗杀!•第三组:•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特务们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第一个句子,面对面质问敌人,用递进句子形成步步逼近的气势,加强揭露敌人的力量。用感叹句表达对特务们的强烈谴责。第一个句子用简明的语言向面前的敌人发问,发人深思,接着宣判反动派必然灭亡的下场,通过反复,既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灭了敌人威风,又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嘲讽。•第四组:•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出来!•妄图用杀人来达到目的,结果必定事与愿违。•第五组•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我们能够通过斗争获胜,届时反动派只能向隅而泣。第一句用“一个”和“千百万个”,“杀死”和“站起来”作对比,给了敌人有力的打击,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号召人民前仆后继,斗争到底。第一个句子面对广大的听众,发出战斗的召唤。“打破”和“争到”相对照,“黑暗”和“光明”成对比,都表达了作者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有力量”,表达了
本文标题:《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859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