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附答案)[1]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词语解释:1.邹忌修.八尺有余()2.王之蔽.甚矣()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4.今齐地方千里()5.邹忌讽齐王纳谏()6.孰视之,自以为不如()7.朝服.衣冠()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9.时时而间.进()10.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1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13.皆以美于徐公()14.期年之后()15.皆朝于齐()二、翻译句子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由此观之,王之敝甚矣。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4.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5.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三、选择题1、下面两组句中加线词的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吾孰与徐公美B.吾妻之美我者C.君美甚D.皆以美于徐公2、下面两组句中加线词的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私我也B.公而忘私C.曹操绕寨私行D.不宜偏私3、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徐公来,孰视之.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臣之.妻私臣D.暮寝而思之.6、朗读下面的文言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7、下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今齐地方..千里(地域,表处所)B.朝服衣冠,窥.镜(察看)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四、文章内容理解1、邹忌以己身之事设喻类比国家大事,讽劝齐威王纳谏,写出三组类比的句子。①臣之妻私臣—②臣之妾畏臣—③臣之客欲有求于臣—2.“群臣吏民”进谏的三种方式依次是什么?请用文段中的词语回答。3.文中,邹忌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用自己的语言概括)4.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5、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9、下列对文意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从中悟出道理。B、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C、邹忌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王,主要是为了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富国强的目的。D、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启示我们说话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注意对象,用语委婉,还要对方可接受的方式。2、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2分)3、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4分)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2分)5、文中说“王曰:‘善。’”这里的“善”表明了齐威王什么态度?6、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及其结果。7、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8、从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9、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10、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11、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用现代汉语回答)12、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13、讽谏的结果如何?14、邹忌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道理是什么?15、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本文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附答案)[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867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