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保障房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保障性住宅工程常见通病防治手册培训教材总承包公司技术质量部2013年9月16日大纲一、前言二、主体结构工程一、前言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建设标准、限定销售价格或租金,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包括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一些林区、垦区、煤矿职工的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以及自2009年开始由国务院确定的试点地区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一、前言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31号),要求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全国在建的廉租住房63万套。2009年,全国已完成新建和改扩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13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76.9万户。2010年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各类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开工410万套,占计划的70%;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68万户,占计划的56%。一、前言随着保障性住房体系在我国逐步确立,国家不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建设力度,特别是2007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经济适用住房投资额不断增长,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一、前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大、分布广、项目多、工期紧,工程质量要求高、管理任务重,加上一些制约工程质量工作的深层次问题还未有效解决,使得目前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一、前言为强化工程质量监管,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45号),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陆续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强化住宅工程质量管理和责任的通知》(建市[2010]68号)和《关于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建保〔2011〕69号)等多项规定,要求工程参建各方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切实把加强质量管理贯穿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一、前言在保障性住房问题上,当前重建设、轻管理现象非常普遍,导致保障性住房面临四个突出问题。(1)、工程造价低、利润少,二次分户验收;(2)、工期短、施工阶段时间节点扣得紧;(3)、创优质工程难;(4)、熟练工紧缺。一、前言(一)要实施质量目标管理。(二)要实现工程质量通病的系统防治。(三)要确保监理责任到位。(四)要严把材料质量关。(五)要强化工程质量监督。二、主体结构工程2.1混凝土结构工程2.1.1模板接缝不严【原因分析】(1)翻样有误,制作马虎;(2)安装周期过长,模板干缩;(3)轴线测放误差;(4)模板制作粗糙;(4)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5)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二、主体结构工程【纠正措施】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预防措施】(1)翻样要认真,将各部位翻成详图,详细标注,认真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拼装模板。(2)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3)木模板安装周期不易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板要提前浇水湿润。(4)模板拼缝要由专人刨直,拼缝之间用双面胶黏贴,平台模板表面铺设平整,梁模拼角密实、支撑合理牢固。二、主体结构工程参考做法1梁板模板工艺要求:1、模板木方的铺设:楼板采用标准木方作为格栅,间距为≤400mm,木方端部距阴角≤150mm。木方断面尺寸应大于45mmx90mm。按开间定尺加工,通长无搭接,梁、柱、墙阴阳角双向设置木方压边。二、主体结构工程二、主体结构工程2、墙柱模板:1)、木方背楞墙板体系:采用50mm*100mm木方;中心间距150mm。2)、型钢背楞墙板体系(有条件选用):墙模板次龙骨可选择槽钢(37×50mm、壁厚4.5mm);中心间距≤200mm。二、主体结构工程2.1.2模内未清理干净【原因分析】(1)钢筋绑扎完毕,未冲洗模板,封模前未进行清扫。(2)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进行清扫。【纠正措施】(1)钢筋绑扎完毕,用高压水冲洗模板,清除模内垃圾。(2)封模前派专人清扫模内垃圾。【预防措施】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预留清扫孔,预留孔尺寸≥100mm*100mm,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封严清扫口。二、主体结构工程2.1.3.墙柱爆模【原因分析】墙柱模板横楞间距过大,对拉螺栓间距过大;侧向支撑方法不当,没有设斜向支撑或支撑少刚度差。【纠正措施】混凝土浇捣前检查模板横楞间距、对拉螺栓间距及侧向和横向的支撑设置,如发现问题必须在混凝土浇捣前整改完毕。【预防措施】各种连接紧固件要符合要求;墙模板拼装时要按模板设计方案,确保楞木的断面和间距。二、主体结构工程参考做法21、对撬螺栓1)外墙、电梯间、斜屋面板采用三段内置式对撬螺栓。第六章主体结构工程2、内墙采用宽螺纹冷挤压对撬螺栓,采用长螺纹螺帽或双螺帽.。二内墙用对撬螺栓二、主体结构工程3、对拉螺杆设置要求:层高2900mm及以下的墙柱最少设置5排对拉螺杆,层高2900~3200mm的墙柱必须设6排,木方间距为150mm,模板根部应进行水平加固,转角部位的对拉螺栓距阴角200mm。二、主体结构工程底部看脚:上下层墙柱接差部位(外墙、楼梯间等)预埋看脚螺栓。外墙模板支设前在上下层模板之间粘贴双面交。外墙柱的模板必须下挂20cm。二、主体结构工程6.1.4钢筋堆放不符合要求【原因分析】管理不当,制度不严;钢筋品种、等级堆放混杂不清,直径大小不同的钢筋堆放在一起;质量证明文件标识未随钢筋实物到场。【纠正措施】重新分类堆放;将该堆钢筋做出记号,以备发料时提醒注意;已发出去的混料钢筋应立即追查,并采取防止事故的措施。追查质量证明文件,并同钢筋实物相对应。二、主体结构工程参考做法31、钢筋堆放场地应作硬化处理且应有排水措施。2、各类钢筋原材料,应按规格、型号、品种堆放整齐,并挂好标识牌,注意防止钢筋的污染,直螺纹丝扣戴好保护套,防止撞伤丝扣。二、主体结构工程2.1.5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原因分析】下料不准确;用手工弯曲时,扳距选择不当;角度控制没有采取保证措施。【纠正措施】预先确定各形状钢筋下料尺度调整值,配料时考虑周到;根据实际成型条件(弯曲类型和相应的下料调整值、弯曲处曲率半径、扳距等),制定一套画线方法以及操作时搭扳子的位置规定备用。扳距大小应根据钢筋弯制角度和钢筋直径确定,可参以下数值。二、主体结构工程2.1.6钢筋绑扎间距超标【原因分析】图纸上所注间距为近似值,按近似值绑扎,则间距或根数有出入。【纠正措施】如钢筋已绑扎成钢筋骨架,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密。【预防措施】根据构件配筋情况,预先算好箍筋实际分布间距,绑扎钢筋骨架时作为依据,也可以按图纸要求的间距,从梁的中心点向两端划线。具体应按实际情况灵活布置。二、主体结构工程参考做法41、基础底板钢筋绑扎:要求弹线后下筋,把墙插筋与底板钢筋绑扎并与附加定位筋点焊。二、主体结构工程参考做法42、柱箍筋绑扎:箍筋采用正反扣绑扎,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柱子箍筋端头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柱混凝土浇注前,为防止浇注过程中对柱钢筋间距及其保护层的影响,加设定位框。二、主体结构工程参考做法43、墙钢筋绑扎:要求画线绑扎,水平和竖向钢筋错开连接,水平筋或箍筋与每根主筋相交位置绑扎到位。墙钢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绑拉筋,梅花形布置,并放置定位梯子筋,按定位梯子筋的位置进行布筋。二、主体结构工程参考做法44、板钢筋绑扎:板底筋绑扎前,清理模板后按设计要求间距在模板上画出等间距钢筋安装控制线。板面筋采用满绑(纵横钢筋交接位置都必须进行绑扎。画控制线面筋满绑二、主体结构工程参考做法45、主筋保护:钢筋在浇筑混凝土前,建议用PVC管保护主筋不受污染;6、定位箍筋:在楼面结构钢筋面及以上500mm高处各增加一道定位箍筋。主筋保护定位箍筋二、主体结构工程参考做法47、放射钢筋:板内阳角需增加7根直径同板面筋的放射钢筋。二、主体结构工程2.1.7钢筋绑扎搭接接头松脱【原因分析】搭接处没有扎牢,或接头处被压弯松脱;绑扣形式不正确。【纠正措施】将松脱的接头重新用铁丝绑紧。【预防措施】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扎紧,扎结部位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三处;绑扎时要尽量选用不易松脱的绑扣形式二、主体结构工程2.1.8钢筋锚固长度不满足规范要求【原因分析】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认真安排原材料下料长度的合理搭配。分不清梁属于悬挑梁、连续梁还是简支梁。【纠正措施】在钢筋骨架未绑扎时,应立即通知配料人员重新配筋;如果已绑扎或安装完钢筋内架才发现,则根据具体情况处理。【预防措施】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哪个分号与哪个分号搭配,对于同一组搭配而安装方法不同的,要加文字说明。二、主体结构工程2.1.9施工缝混凝土空洞松散不密实【原因分析】(1)浇筑时振捣不够。(2)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3)浇筑前未接浆。【纠正措施】空洞松散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同级配标号水泥砂浆填密实;空洞松散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同标号混凝土。二、主体结构工程2.1.10混凝土结构裂缝1.施工不当引起的混凝土结构裂缝【原因分析】模板和支撑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满足要求;板的厚度和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满足规范要求;管线交叉叠放过多;现场浇捣方式不正确;现场养护措施不到位。结构梁底裂缝渗漏结构板底裂缝渗水二、主体结构工程2.1.11混凝土保护层偏差过大【原因分析】钢筋下料、制作的尺寸不准确;混凝土施工时标高控制不准确;成品保护意识差;振捣不规范。【纠正措施】凡不影响结构质量的保护层偏差可不处理;如需局部剔凿修补处理的,应适当修整;一般再用1:2或1:2.5水泥砂浆或比原混凝土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进行修补。二、主体结构工程参考做法51、墙、柱钢筋保护层垫块:墙、柱采用成品塑料垫块。设置要求:墙柱纵横间距≤600mm,柱沿柱角布置,每≤600mm设置一个。二、主体结构工程参考做法52、板面筋垫块:采用成品塑料垫块或钢筋Z型马凳,布置间距1000*1000(梅花型布置),保证钢筋间距及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设置一个。二、主体结构工程参考做法53、板底筋垫块:使用定型分色高强垫块用来保证板底筋混凝土保护层,布置间距800*800(梅花型布置)。二、主体结构工程参考做法54、梁底及梁侧垫块:梁底及梁侧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采用成品塑料分色高强垫块,梁底部及梁侧边每1000mm布置2个放置在对应位置。二、主体结构工程2.1.12混凝土构件几何尺寸偏差过大1.表面不平整: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原因分析】(1)混凝土浇筑后,未用抹子找平压光。(2)模板支撑排架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3)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二、主体结构工程2.1.12混凝土构件几何尺寸偏差过大2.凹凸、鼓胀:柱、墙、梁等混凝土表面出现凹凸及鼓胀,偏差超过允许值【原因分析】(1)模板支撑在松软地基上形。(2)模板支撑不够或穿墙螺栓未销紧。(3)混凝土浇筑未分层进行。(4)组合柱浇筑混凝土时,利用砌体外墙作模板单侧支模。二、主体结构工程2.1.12混凝土构件几何尺寸偏差过大3.柱、墙实际位置与设计图纸位置有偏移【原因分析】(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2)轴线测放误差过大。(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5)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6)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大挤偏模板。(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二、主体结构工程2.1.12混凝土构件几何尺寸偏差过大4.混凝土结构楼层标高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原因分析】(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
本文标题:保障房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87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