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科学饮食-合理控糖.ppt
科学饮食合理控糖尹红芳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高糖升高为特征各种器官并发症全身性概念20岁以下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青少年儿童糖尿病患病人数每年以10%的速度在增长肥胖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倍约50%肥胖者将来会患上糖尿病吃是:人的本能,人的权利随意进食会导致:血糖升高视网膜病变肾功能损害β减轻胰岛负担减肥降低餐后高血糖纠正代谢紊乱防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最有效的控糖手段-“五驾马车”教育饮食运动药物监测减轻胰岛负担维持正常体重平衡血糖控制病情“饮食治疗”是基础主要内容11饮食认识误区2饮食设定方法饮食认识误区误区一:饮食控制=饥饿疗法有些患者每日的蔬菜摄入量不加限制,水果和肉类几乎不吃,在很饿时才吃一点主食,认为吃的少就是控制了饮食,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并不等于不能吃、不能喝!科学的饮食控制指的是既要限制饮食,控制总热量,又要合理膳食,饮食尽可能丰富多样。误区二:多点药就可以多吃点东西•这是不可以的•临床上常有患者通过多吃药来抵消多吃东西对血糖的影响,这是非常危险,完全不可取。因为这不但不会取得理想的降糖效果,而且过量的药会增加肝、肾负担,甚至影响肝肾功能。•糖尿病患者必须牢记: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任何患者在任何时间都必须坚持饮食治疗。误区三: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可以吃:水果中含大量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但水果中也含大量能使血糖上升的果糖,因此糖尿病人不宜多吃水果。一般而言,病情稳定,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的吃水果,但不可多吃,当血糖控制不达标时,要暂停吃水果误区三: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吃什么:建议选择不易使血糖升高的水果,如柚子、猕猴桃、桃子等,少吃容易使血糖升高的水果,如香蕉、红枣、桂圆等吃多少:约200克,选择含糖量低的怎么吃:要遵守控制每日总热量这饮食原则,即扣除25主食,也就是用一个水果与半两主食交换,在两餐之间吃,避免和正餐同时吃,可以把水果作为两餐之间的加餐,或者在饥饿和体力活动之后作为能量的补充,一般为:上午9-10点、下午3-4点,晚上临睡前。注意不要在餐后立刻吃水果,以免餐后血糖升高误区四:无糖食品不含糖可以多吃所谓无糖食品,指的是不含蔗糖,但其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同样会产生热量,摄入过多同样可使血糖升高,因此,吃任何食品都要算热量,不能无节制食用。误区五:加餐=加量•少量多餐既能保证营养充足,又可减轻胰腺负担,有利于血糖控制,不少患者认为加餐是在每日限定的总饮食量之外再增加饮食,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所谓加餐,是从每日的总饮食量中匀出一部分作为加餐,而非加量,否则会引起血糖升高,因此加餐≠加量•加餐时间可安排在上午9:00-11:00,下午3:00-4:00,睡前1小时误区六:膳食纤维有好处,将主食改粗粮•膳食纤维对身体有好处,尤其是对糖尿病患者而言。但如果吃太多,甚至将主食完全改为粗粮,就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影响各种营养素的吸收,久而久之会造成营养不良。•所以正确的饮食方法是粗细搭配,营养均衡,吃什么都不要过量。糖尿病患者饮食设定糖尿病饮食设定“三步曲”第一步计算标准体重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正常体重:标准体重±10%消瘦<标准体重20%;肥胖>标准体重20%举例:王大爷,60岁,教师,身高170cm,体重68kg,糖尿病病史两年,治疗方案为饮食治疗+口服降糖药,目前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先算王大爷的理想体重=170-105=65公斤王大爷的体重状况为【(68-65)÷65】×100%=4.6%,属于正常体重•中国成年人体重指数:18.5-24为正常;<18.5为体重过轻;大于28为肥胖。•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BMI=体重(kg)÷[身高(m)]2,其单位为kg/m2。•王大爷:65÷(1.7×1.7)=22.5kg/m2第二步计算每日饮食总热量每天需要的总热量=标准体重×每日热量需求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所需热量表(单位:千卡/千克/天)体形卧床轻体力劳动中体力劳动重体力劳动消瘦20-25354040-45正常15-20303540肥胖1520-253035王大爷为教师,属轻体力劳动,而且体重正常,那么每日所需总热量=65×30=1950千卡糖尿病饮食设定“三步曲”第三步把总热量换算成具体食物确定热量单位(每日所需交换份)=总热量÷90(注:1个食物交换份=90千卡热量)所谓食物交换份,即将食物分为谷薯类、蛋白质类、蔬果类和油脂类4大类,每份食物约定热量为90千卡。同类食物间可互换,不同类食物间不得互换,部分蔬菜、水果可与主食(谷薯类)互换王大爷每日所需食物交换份=1950÷90≈22份糖尿病饮食设定“三步曲”蛋白质15~20%脂肪<30%碳水化合物50~60%三大营养素的分配1克碳水化合物—4千卡1克蛋白质—4千卡1克脂肪—9千卡1克酒精—4千卡三大营养素的分配以王大爷为例:他每日需要从食物中摄入的总热量为1950千卡。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60%,即1950×(50%-60%)=975-1170千卡蛋白质占15%-20%,即1950×(15%-20%)=293-390千卡脂肪占30%,即1950×30%=585千卡将以上三大营养素的热量换算成以克为单位的量:即王大爷每日需要摄入碳水化合物:(975-1170)÷4=244-293克蛋白质:(293-390)÷4=73-98克脂肪:585÷9=65克三大营养素的分配简单的饮食估算法•主食休息轻体力劳动中体力劳动重体力劳动4~5两5~6两6~8两8两以上•副食新鲜蔬菜牛奶鸡蛋瘦肉豆制品烹调油盐1市斤以上250毫升1个2两1~2两2~3汤匙6克糖尿病患者饮食实施最常用的一日三餐热量分配方案为:早、午、晚餐各占1/3按此方法,王大爷的三餐热量分配可为:早7份,中8份,晚7份,其中碳水化合物应占全天总热量的55-60%,蛋白质占15-20%,脂肪不超过30%合理安排餐次为王大爷制定的餐单如下:早餐1.蛋白质类2份如:1杯牛奶(300g)2.谷薯类3份如:早餐面包1个(50g)3片苏打饼干(30g)3.蔬菜0.5份如:黄瓜(250g)4.油脂0.5份(约半勺)5.水果1份作为加餐同样的方法,中餐:谷薯类3份,蛋白质类1.5份,蔬菜类1份,油脂类1.5份,水果类1份;晚餐:谷薯类3份,蛋白质类1.5份,蔬菜类1份,油脂类1份,水果类0.5份合理安排餐次•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易出现低血糖者,可在正餐中匀出小部分主食作为两正餐之间的加餐。•睡前加餐除主食外,可选用牛奶、鸡蛋、豆腐干等蛋白质食品,因蛋白质转化成葡萄糖的速度较慢,对预防夜间低血糖有利。合理安排餐次限制饮酒•饮酒会让血糖难以控制,最好不要饮酒•如果饮酒,每日不超过1~2份标准量,糖友饮酒需遵医嘱啤酒285毫升红酒100毫升白酒30毫升一份标准量(含酒精10克)是:•饮酒后应扣除相应能量的主食(一份酒≈20克主食)•不要空腹饮酒科学选择水果分类含糖量(每100克水果)水果种类热量(每100克水果)适量食用<10克猕猴桃、鸭梨、青瓜、柠檬、李子、草莓、枇杷、西瓜等20-40千卡谨慎食用11-20克桃、杏、香蕉、山楂、鲜枣、海棠、荔枝、芒果、甜瓜、橘子等50-90千卡不宜食用>20克干枣、红枣、红果、蜜枣、柿饼、葡萄干、杏干、桂圆、果脯等100千卡吃水果的前提条件血糖控制的比较理想•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病情稳定(不经常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的情况)吃水果的最佳时间:两餐之间误区提醒:水果不能立刻在餐后吃,否则会使血糖水平更高•尽量选择脂肪含量低的瘦畜肉或禽肉,鱼类能提供优质蛋白,可适当多吃一些;•动物内脏含胆固醇较高,不宜过多食用;•建议每天吃半个至1个鸡蛋;•乳类宜选择无糖、低脂乳制品,每日保证300克;•大豆类对降低血糖和血脂也有良好的作用,每日推荐量30~50克,也可吃5~10克坚果替代相应的大豆。提示:肾功能受损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宜限制在0.8g/kg体重以下关于肉、蛋类的摄入•每日油脂类摄入量应不超过25~30克•在允许范围内尽量选择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葵花籽油、豆油、玉米油、橄榄油、茶油、菜籽油等•应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警惕看不见的油脂--坚果类•食盐的摄入量每日不应超过6克一矿泉水瓶盖的盐≈6克一啤酒瓶瓶盖的盐≈3克15粒花生米一小把瓜子≈10毫升油油脂类和盐的摄入推荐的烹调方法不推荐的烹调方法•炖、清蒸、烩、凉拌、煮、汆、煲•优点:营养成分损失少,不增加脂肪,容易消化吸收,清淡爽口•炸,煎,红烧•缺点:对蛋白质、维生素破坏多,肉中脂肪过度氧化,产生致癌物,增加脂肪和热量烹调方法很重要快速确定食物份量的小贴士•每天的肉类食物摄入量相当于一副扑克牌大小•每天吃一个网球大小的苹果和梨•每天吃拳头大小的土豆或红薯,同时应减去相应的主食•用标准碗盛米饭,每次为2两建议使用以下尺寸的标准餐具用餐标准杯标准勺标准碗标准盘标准餐具解决食物份量问题将餐盘想象成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放置蔬菜、主食和肉类,体积比例约为2:1:1肉类(蛋白质)主食(碳水化合物)蔬菜建议正餐的食物比例•实地考察•糖尿病饮食饮食宣教方法•询问患者一日三餐(主食、副食),零食(瓜子、花生、无糖食品、烟酒等)•询问患者工作情况,特别是体力活动量•结合患者的身高、实际体重、患者的运动量和患者的检验结果,找出患者饮食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饮食宣教方法有助于饮食控制的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饮食计划-合理调整营养素的结构-尽可能满足个体饮食喜好-家人支持,避免外出就餐总之,每天总量要量化;营养搭配合理化;食物种类多样化;烹调过程清淡化。体会(一)◆从患者身上看到了一些变化,使我们对做好糖尿病教育也更有信心。◆教育必须是个体化的。面对病人必须做到耐心、细心、诚心。◆今天的教育更注重患者行为方面的改变。体会(二)糖尿病教育者关爱支持激励联系方式:13607482510E-mail:1258210798@qq.com谢谢!
本文标题:科学饮食-合理控糖.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898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