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让幼儿自主享受点心餐
龙源期刊网让幼儿自主享受点心餐作者:李艳芹来源:《动漫界·幼教365(管理)》2015年第08期[摘要]本文结合案例分析,从三个方面反思集体点心餐的利弊:是否真的有利于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否真的给予孩子轻松愉悦的生活氛围,是否真的体现孩子的自主管理。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倾听家长的叙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改革点心餐的组织形式。[关键词]幼儿;自主;点心餐一、案例背景餐点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最基本的环节之一,其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餐能力,对幼儿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很多幼儿园里,幼儿吃点心的环节大多是在统一的时间、统一的地点,分配统一的点心量,按照统一的指令,统一进餐,自主性不强。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从尊重孩子出发,结合保育,在保证幼儿营养摄取平衡的前提下,园长和教师都要认真思考:应该如何打破这种整齐划一的点心组织形式,以“让幼儿吃得健康、吃得快乐”为宗旨,把点心环节融入区域性学习活动中。幼儿可以先吃后玩,也可以先玩后吃,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爱好选择数量品种不同的糕点及水果,更可以尝试自己拿、自己吃、自己整理,从而享受吃点心的整个过程。二、案例描述入园时,中一班浩浩的妈妈来到园长室,非常生气地反映老师昨天没给她孩子吃点心,还让她孩子罚站。听到家长反映的情况之后,园长平静地对家长说:“一般情况下,老师是不可能不给孩子吃点心的,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再作处理。”家长听到后,说园长“袒护”老师,情绪即刻变得激动起来,反驳道:“孩子是不会撒谎的,要不我就反映到上面去!”园长说:“你先别着急,消消气。点心时间有那么多孩子一起吃,如果老师不给你孩子吃点心并罚站,其他小朋友一定都会看到,我们一起进班了解一下,看看孩子们怎么说。”园长和家长一起走进了中一班,说:“小朋友好,今天吃什么点心啊?”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肉松饼!”“那你们还记得昨天吃什么点心吗?”园长亲切地问。“豆沙包。”“你们都吃豆沙包了吗?”孩子们都说吃了。园长继续问:“大家再想想,昨天有没有看见哪个小朋友没吃豆沙包而且还罚站了?”回答的声音比刚才更响亮、更坚定:“没有!”园长走过去,蹲在浩浩面前笑着问:“你吃豆沙包了吗?”浩浩用细弱的声音答道:“没吃。”“那你昨天看见哪个小朋友被老师罚站了?”浩浩摇了摇头。整个过程中,家长都在场。龙源期刊网园长把浩浩带到阳台,同时叫上家长,而后把浩浩搂在怀里,温和地问:“你为什么没吃豆沙包呢?”“我不饿,不想吃,就把它偷偷地扔进垃圾桶了。”“那你为什么跟妈妈说老师没给你吃,还罚站呢?”“我怕妈妈知道我扔点心,打我。”浩浩红着脸嗫嚅着说道。浩浩妈妈听到后,有些不好意思,表示错怪了老师,给园长添了麻烦,实在抱歉。事情虽圆满解决,但联想到平时常规工作检查中,时常会发现班级的纸篓里有孩子们剩下的点心,园长知道,是时候该认真思考并解决“优化点心环节的管理与组织”的问题了。三、案例反思本事件表面上看是因幼儿扔点心、说谎而引发的,但深究其因却是整齐划一的“点心大统一”模式惹的祸。一直以来,很多幼儿园比较强调集体性活动和统一行为,幼儿点心基本上都是每天一个品种,每人一份,在统一的时间、统一的地点,按照统一的指令统一进食。幼儿想多吃,不行;有吃不完的,就偷偷扔掉。点心环节基本上是由老师来控制的。餐点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最基本的环节之一,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餐能力,对幼儿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指导,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的需要出发,在幼儿点心活动上进行探索尝试,开展“自主点心”活动。尝试将点心活动与自由活动相结合,让幼儿自主选择吃点心的时间、地点、数量,享受“我的点心,我做主”的快乐。(一)集体早点是否真的利于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指南》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回到“吃点心”这一环节上,我们思考:给不同的孩子等量的点心,让他们在同一时间点吃完是否合适?孩子们每天早晨来园时,就餐的情况是不同的。老人带的孩子几乎是“填鸭式”地被迫吃下很多东西,每天来的时候大多是饱饱的。这部分的孩子到九点左右基本上是不饿的;反之,很多年轻家长由于赶着去上班,可能没有充足的时间给孩子准备早餐,或是孩子没有足够的时间吃早餐,这些孩子可能一来园就想吃点心。所以,统一时间给不同的孩子吃等量的点心是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实际需要的。(二)集体早点是否真的给予孩子轻松愉悦的生活氛围《指南》中的教育建议指出:我们需要给幼儿营造温暖、轻松的环境。而在“大统一”的点心组织模式中,所有的事情步调一致,在集体的氛围下进行,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不能满足孩子的个体需要,其中,不乏有的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下感到不自在,情绪波动,导致影响对点心营养的吸收。所以我们要停下统一的步调,静下心来思考,怎样才能真正给孩子营造一种愉悦、轻松的氛围。龙源期刊网(三)集体早点是否真的体现了孩子的自主管理《指南》明确指出: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指南》还提到,幼儿自己的事情尽量放手让他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其实,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不懂事。正如美国幼儿园给家长的备忘录中所说的“别过度保护我,怕我无法接受一些‘后果’”,有时孩子的自主管理需要一些过程,经常给孩子安排做什么,该怎么做,会让孩子少了很多思考的过程,集体式的点心时间就是如此。时间久了,孩子们也习惯了被安排,于是接受就成了他们的习惯。但我们要知道,幼儿虽然年纪小但是潜力无限,只要我们善于引导,他们就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和社会。教师不仅仅要照顾好幼儿的饮食,更要逐渐地放手,给幼儿锻炼成长的机会。“放手不放眼”才是硬道理。我们可以把传统的点心组织形式改成自助式,把点心盛放在一个个卡通果盘里,但是点心的品种、大小和数量可以不一样,由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品种,按照自己的食欲自由选取份数,让幼儿“吃得健康,吃得快乐”。这样做,不但减少了幼儿等待的时间,而且有利于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幼儿自己到点心盘里拿点心,自己撕包装袋。哪些幼儿动手能力较弱,撕不开包装袋,教师一目了然;哪些幼儿吃点心的速度偏慢,教师也比较了解。这样有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四、案例评析对于园长来说,她在整个事件的处理中,沉着冷静,以事实说话,既妥善解决了家长的疑虑,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找到了这件事的起因。同时,这件事促使她决心改革幼儿园的点心组织模式。具体表现在:(一)倾听家长的叙述发生冲突时,园长放下手头所有的事情,静下心来仔细倾听,适时说几句中肯的话,让家长在充分宣泄的同时,感受到自己是受园长尊重的。在事件的处理中,园长的态度端正、公正,以第三者的身份与孩子们交谈,让家长在场一起听听不会撒谎的孩子到底看见了什么,使家长信服。(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在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园长在全体幼儿面前只是解决了一个问题:老师没有不给孩子吃点心,更没有罚站,这是关键。正如家长所说的“孩子是不会撒谎的”,让全班孩子来证实,家长就一定能信服。那么,浩浩为什么说老师不给他吃点心,而且罚站?这一定是有原因的。龙源期刊网园长把谈话的地点从教室转移到阳台,把面对全班而又变成了面对浩浩一个人,并抱起孩子亲切询问,注重营造一种宽松、友好的氛围,不造成孩子的紧张心理,也不给孩子压力,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三)改革点心餐的组织形式园长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能从一位家长的上访事件中意识到是幼儿园的管理出现了问题,体现了园长的专业素养与管理智慧,并由此改革了幼儿园吃点心的组织模式。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需要的点心,尝试自己拿、自己吃、自己整理,营造了自主、温馨、有序的氛围,从而享受、体验点心的整个过程。这样的点心餐组织形式,激发了幼儿快乐享用点心的情绪,提高了幼儿的自理能力,满足了不同孩子的不同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这样既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又使环节之间的衔接更加有序,同时避免了等待现象,更好地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本文标题:让幼儿自主享受点心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925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