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根及根茎类药材的采收
中药材基础药品监管科武磊目录药材发展简史药材来源药材的采收和加工药材的鉴定和质量管理第一章绪论药材的名称药材的分类药品的概念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中药的分类中药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药材的概念药材,又称中药材,是指经产地加工而未经炮制和制剂的生货原药,是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药。药材名称的来源按药用部分命名按药物产地命名按药物形态命名按药物颜色命名按药物气味命名按药物功效命名按采药季节命名按生活习性命名按典故传说或人名命名按译音命名其他按药用部分命名根:葛根、芦根、山豆根、板蓝根、白茅根、麻黄根等;叶:枇杷叶、桑叶、淡竹叶、艾叶、荷叶、紫苏叶等;花:芫花、金银花、菊花、厚朴花、月季花等;种子、种仁:车前子、芥子、苏子、青葙子、蛇床子、菟丝子、葶苈子、桃仁、杏仁、火麻仁等;种皮、茎皮及根皮:大腹皮、陈皮、桂皮、秦皮、苦楝皮、地骨皮、桑白皮、白鲜皮、五加皮等;全草:仙鹤草、灯心草、车前草、金钱草、旱莲草等;茎枝:桑枝、桂枝、紫苏梗等;藤茎:石楠藤、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鸡血藤等;器官、组织:鸡内金、鹿茸、鹿角、熊胆汁、猪胆汁等;虫类动物全体:九香虫、地鳖虫、虻虫、僵虫、全虫等;矿石:阳起石、花蕊石、寒水石、滑石、滋石、炉甘石等。按药物产地命名国名:如秦皮、秦艽、吴茱萸等;行政区:如四川产的川乌、川芎、川贝母、川楝子、川牛膝等,东北产的北细辛、北口芪、关防风、关木通、辽五味等;浙江的杭白芍、杭菊花等;河南怀庆府(今新乡地区)产的“四大怀药”(怀生地、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等,江苏产的苏薄荷、苏藿香等;外域:胡、羌、洋、番之名。如胡椒、胡麻仁、胡桃仁、胡黄连、羌活、西洋参、番木鳖、番泻叶等。药材商品的集散地或者通商口岸:如广角、广木香,是从广州进口的;番红花(藏红花)经西藏传到内地的。按药物形态命名典型的有七叶一枝花、半边莲、垂盆草、紫花地丁、桑寄生等,其他如人参形如人体,钩藤节上对生两个向下弯曲的钩,乌头形似乌鸦之头,木蝴蝶形似白色蝶翅,猫爪草为数个呈纺锤形的块根簇生一起形似猫爪,狗脊形似狗之脊骨,因全体密披金黄色茸毛又名金毛狗脊;金银花因其一蒂二花、黄白相映等,都是按药物形态命名的。按药物颜色命名以药物固有的色泽而命名:如白色的白芷、白芍、白菊花、白及、白附子等;紫色的紫草、紫丹参等;红色的红花、红藤、鸡血藤、赤芍、丹参等;青色的青黛、青蒿等;黄色的黄连、黄柏、黄芩、黄菊花、大黄等;黑色的玄参。按药物气味命名以药物特有的气、味来命名,对于药物的真伪鉴别有一定的意义。如麝香、丁香、木香、沉香、檀香、苏合香、松香、乳香等,都是以其具有特异香气而得名的;又如具鱼腥气的鱼腥草;败酱气的败酱草等,也是以其是特异气味而得名的;而苦味的龙胆草、苦参、苦楝皮等,甜味的甘草、甜杏仁等,多味的五味子,咸味的咸苁蓉,则均以其药味作为命名的依据。按药物功效命名如活血调经的益母草;清肝明目的决明子、石决明;治创伤骨折的续断、骨碎补;泻热导滞的番泻叶;用治疮疡的蚤休;舒筋通络的伸筋草,治风通用的防风;乌须黑发的何首乌;益智安神的远志等。按采药季节命名各种药用植物,都有一定的采收季节,按时采收,即可入药。如仲夏成熟的半夏,冬季采挖的款冬花,经霜采收的冬桑叶等,都是以其采收时节而命名的。按生活习性命名早春开花的迎春花,盛夏枯萎的夏枯草;寄生于桑树的桑寄生;冬虫夏草冬时为虫蛰居地下,夏季因感染的虫草菌子昨出土状如草而得名;经冬不凋的忍冬藤;四季常青的四季青,八月果实成熟开裂的八月炸等。按典故传说或人名命名以最早发现和应用该药的人来命名,带有纪念性质。如“徐长卿”为徐氏最早发现的一种药用植物;其他还有使君子、杜仲、刘寄奴、何首乌、墓头回罗汉果等。按译音命名以翻译后的中文音而命名。如诃黎勒即诃子,曼陀罗等。其他如玄参改名元参,玄胡索改名延胡索、元胡索,都是为了避康熙“玄烨”的讳等同物异名与异物同名《中药大辞典》同物异名茜草64个玉竹38个决明子18个异物同名过山龙23种蜈蚣草17种贯众30种以上药材的分类——古代分类《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梁代陶弘景编)《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编)药材的分类——现代分类药材药物功能药用部位有效成分根叶花皮解表药清热药理气药科属商品货号及代码《中药药理学》《中药材彩色图谱》糖苷醌类黄酮门纲目科属种《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统计、会计第二章药材发展简史本草的概念历代本草代表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本草的概念天然中草药12807种植物药11146种动物药1581种矿物药80种以草为本历代本草代表作秦汉时期我国第一部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提出了三品分类,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首创药物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隋唐时期苏敬等主持编纂的《新修本草》(《唐本草》),由政府颁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宫修本草,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明清时期李时珍历经27年,编纂了《本草纲目》。全书52卷,载药1892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多首,成为我国药学成就的集大成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我国药典的全称,简称《中国药典》(英文缩写Ch.P)。《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典》是我们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收载使用较广、疗效较好、化学成分研究较清楚的药品。是我国药品生产和经营的一级标准。建国以后,国家相继出版了八版药典(1953年版、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和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的是2005年版,正在编纂的是第九版,即《中国药典》(2010年版)。2005年版药典一部每种药材项下包括以下内容:中文名、汉语拼音、拉丁名、来源、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贮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典的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个部分。2005年版药典,首次采用三部制。即: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三部收载生物制品,这是首次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并入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本版药典一部共收载品种1146种,其中新增154种、修订453种。一部附录98个,其中新增12个、修订48个、删除1个。本版药典种现代分析技术得到进一步扩大应用。一部品种中薄层色谱法用于鉴别的已达1523项,用于含量测定的为45项;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含量测定的品种达479种,涉及518项;气相色谱法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的品种有47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本版药典对药品的安全性问题更加重视。在一部附录中采用原子吸收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的品种达6种,并首次规定了含铅、镉、汞、砷、铜的限度;品种项下以苯为溶剂的,尽可能用其他溶剂替代;并增加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第三章药材资源药材的来源药材资源分布和道地药材药材的来源植物来源动物来源矿物来源药材资源分布和道地药材资源分布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高寒区海洋区资源产地与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是指来自特定产区、生产历史悠久、栽培和加工技术精细、质量优良、疗效显著的药材。从其含义可知,道地药材是优质药材的代名词,是鉴定药材品质优劣的综合性标准。资源产地与道地药材道地药材在我国有200种左右,在全国各地有分布。历史形成的道地药材主要有:“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浙八味”(浙贝母、浙玄参、杭菊花、杭白芍、杭麦冬、山茱萸、延胡索、白术)“四大西北药材”(当归、黄芪、党参、大黄)“东北药材三宝”(人参、细辛、五味子)资源产地与道地药材以及宁夏的枸杞,山东的阿胶,云南的三七,四川的黄连、川芎、贝母、川乌、附子等。后来又发展到川药、广药、云药、贵药、怀药、浙药、关药、北药、西药、南药等。安徽的主产药材有:滁菊、亳白芍、宣木瓜、牡丹皮、石斛、榧子、凌霄花、白术、山茱萸、厚朴、辛夷、徐长卿等。资源产地与道地药材六安的道地药材:天麻、石斛、茯苓、全蝎。第四章药材的采收与加工药材的采收药材的产地加工4.1药材的采收根及根茎类药材的采收:树皮类药材的采收:根皮类药材的采收:花类药材的采收:叶类药材的采收:全草类药材的采收:果实类药材的采收:种子类药材的采收:动物类药材的采收:矿物类药材的采收:秋后春前;春夏之交;秋后春前;花开花盛时;花开果熟前;花期;果熟之后;果熟之后;因时猎取;一年四季。根及根茎类药材的采收:秋后春前。当植物正在生长发育时,需消耗根部贮藏的养分。因此,一般多在植物休眠期采收,即秋冬季落叶后至翌年早春萌发前,是采收的适期。如党参、黄芪、丹参、桔梗、丹皮、地骨皮、白鲜皮等,此时其地下根和根皮组织最充实,贮藏的营养物质和有效成分的含量最高。但有少数药材,如白芷、当归、川芎等,为了避免抽苔开花,使其空心或木质化而失去药用价值,应在生长期采收。采收的年限,因种类和生长习性等不同而异,如牛膝、板蓝根等,当年栽种当年即可采挖,而人参、西洋参、黄莲等要栽培4~6年才能收获。采收方法:选雨后的晴天或阴天,在土壤较湿润时用锄头或特制的工具挖取。采挖时注意保持根皮的完整,避免损伤,影响药材质量。树皮类药材的采收:春夏之交。通常是在春夏之交、植物生长旺盛期、树液流动最快时采剥。此时树皮内汁液充足,形成层生长最活跃,皮部与木质部最易分离,伤口也最易愈合,树皮内有效成分含量亦最高。如杜仲、厚朴、黄柏、肉桂等的树皮。采收方法:剥取或环状剥皮。根皮类药材的采收:秋后春前。采收时期同根茎类。先将根部从土中挖出,然后进行砸打或搓揉使皮肉与木心分离,抽去木质部。如五加、白鲜、牡丹、远志等的根皮。花类药材的采收:花开花盛时。此类药材采摘季节性强,要求较严格。如辛夷、款冬、槐米等要采摘未开放的花蕾供药用;金银花、绿梅花、月季花等要采摘刚开放的花朵入药;而菊花、凌霄花、红花、西红花等则要采集盛开的花或花柱供药用。采集方法;选晴天分期分批采摘。采后必须放人筐内,避免挤压,并注意遮荫,避免日晒变色。叶类药材的采收:花开果熟前。一般于植物的叶片生长旺盛,叶色浓绿、花蕾未开放前采收,如大青叶、紫苏叶、艾叶、肾茶等。植物一旦开花结果,叶肉内贮藏的营养物质就向花、果转移,从而降低药材质量。但极少数叶类药材宜在秋后经霜打才采摘,如桑叶、银杏叶等;枇杷叶则要求在落叶后采。采收方法:摘取、割取或拾取。全草类药材的采收:花期。通常多在枝叶生长茂盛、初花时收割,如益母草、荆芥、穿心莲、半边莲、霍香等。但有些种类,如佩兰、青蒿等应在开花前采:而马鞭草等要在花开后采;也有些要采集嫩苗,如茵陈、春柴胡等。有的一年能割采几次,如薄荷、曼陀萝等。极少数还要连根挖取入药,如细辛、紫花地丁等。采收方法:割取或挖取。果实类药材的采收:果熟之后。多数果实类药材在果实安全成熟时采收,如恬楼、桅子、薏苡、花椒、木瓜等。但有些种类要求果实成熟后再经霜打后采,如山茱萸秋霜后变红、川楝子霜打变黄时采。但少数种类要求果实未成熟时采,如青皮、乌横、枳实等。果实成熟期不一致的药材,如山楂、木瓜等,要随熟随采,过早,肉薄产量低;过迟,肉松泡,质量差。多汁浆果,如枸杞子、山茱萸等采摘后应避免挤压和翻动。采收方法:摘取或剪取。同一果序上的果实成熟期一致的,如女贞子、五味子等,可将整个果序剪取,放置若干天后摘取果实。种子类药材的采收:果熟之后。多数种子类药材要在果实充分成熟、籽粒饱满时采收,如牵牛子、决明子、补骨脂、续随子、水飞蓟等。一些蒴果类的种子,若待果实完全成熟,则蒴果开裂,种子散失,难以收集,
本文标题:根及根茎类药材的采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955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