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58二建公路重点归纳
P2:路基的干湿类型表示路基在最不利季节的干湿状态,划分为干燥、中湿、**和过湿四类应将路基基底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坑**填平夯实地面横坡为1:5〜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当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或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性好的材料等措施在稻田、湖塘等地段,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其中强度要求是按CBR值确定,应通过取土试验确定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P3:细粒土中的轻、重粉质粘土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足够的水稳定性,属于较好的路基填料。P4: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P6:(2)路床施工前,应先修筑试验路段,确定能达到最大压实干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3)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的填石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二级以下砂石路面公路在陡峻山坡地段施工特别困难时,可采用倾填的方式将石料填筑于路堤下部,但在路床底面以下不小于1.0m范围内仍应分层填筑压实。填石路堤压实质量采用压实沉降差或孔隙率进行检测,孔隙率的检测应采用水袋法进行。P9:开完方式:(1)钻爆开挖(2)直接应用机械开挖(3)静态破碎法P18:在软土层顶面铺砂垫层,主要起浅层水平排水作用P22:滑坡防治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排水、力学平衡和改变滑带土三类排除降水及地下水方法:(1)环形截水沟(2)树枝状排水沟(3)平整夯实滑坡体表面的土层(4)排除地下水P25:重力式挡土墙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挡土墙形式,基坑开挖应保持良好的排水,坑内积水应随时排干。采用倾斜基底时,基底标高应按设计控制,不得超挖填补。基坑开挖后应检验基底承载力,若承载力达不到要求,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处理。P26:拉筋应有粗糙面,并按设计布置呈水平铺设,当局部与填土不密贴时应铺砂垫平。(4)填料摊铺、碾压应从拉筋中部开始平行于墙面碾压,先向拉筋尾部逐步进行,然后再向墙面方向进行,严禁平行于拉筋方向碾压。(5)填土分层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根据拉筋间距、碾压机具和密实度要求,通过试验确定,严禁使用羊足碾碾压。靠近墙面板1m范围内,应使用小型机具夯实或人工夯实,不得使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P36:粒料基层(底基层)包括嵌锁型和级配型两种,嵌锁型包括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等P37: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松铺系数,计算各段需要的粗碎石数量;根据运料车辆的车厢体积,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填隙料的用量约为粗碎石质量的30%〜40%。P40:石灰稳定土包括石灰稳定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砂砾、碎石土、砂砾土、煤矸石、各种粒状矿渣等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可分为石灰粉煤灰类与石灰其他废渣类两大类应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P42: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流程:拌和、干拌→加水并湿拌→整形P44: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可以在中心站用厂拌设备进行集中拌和,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采用专用稳定土集中厂拌机械拌制混合料。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稳定土摊铺机摊铺混合料。如下承层是稳定细粒土,应先将下承层顶面拉毛,再摊铺混合料。P45:碾压:宜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进行碾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当碾压厚度较厚,压实机具不能有效压实整个结构层厚度时,应分两层进行摊铺,但是最小厚度不宜小于10cm。透层的作用:为使沥青面层与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P46根据基层类型选择渗透性好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作透层油,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宜不小于5(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基层)~10mm(无结合料基层),并能与基层联结成为一体。P47粘层的作用:使上下层沥青结构层或沥青结构层与结构物(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完全粘结成一个整体。P48封层的作用:一是封闭某一层起着保水防水作用;二是起基层与沥青表面层之间的过渡和有效联结作用;三是路的某一层表面破坏离析松散处的加固补强;四是基层在沥青面层铺筑前,要临时开放交通,防止基层因天气或车辆作用出现水毁。封层可分为上封层和下封层;就施工类型来分,可采用拌和法或层铺法的单层式表面处治,也可以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P49沥青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组成。P50密实-悬浮结构:工程中常用的AC-I型沥青混凝土就是这种结构的典型代表。骨架-空隙结构:工程中使用的沥青碎石混合料(AN)和排水沥青混合料(OGFC)是典型的骨架空隙型结构。密实-骨架结构:沥青碎石玛脂混合料(SMA)是一种典型的骨架密实型结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代表类型有沥青混凝土、沥青稳定碎石。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代表类型有沥青玛脂碎石(SMA)。P57混合料的摊铺:根据路面宽度选用1~2台具有自动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装置,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并选用运行良好的高密度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进行摊铺。下、中面层采用走线法施工,表面层采用平衡梁法施工。P58混合料的压实:初压: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复压:紧跟在初压后开始,不得随意停顿。P64水泥:极重、特重、重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应采用旋窑生产的道路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中、轻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高温期施工宜采用普通型水泥,低温期宜采用早强型水泥。P69模板及其架设与拆除:施工模板应采用刚度足够的槽钢、轨模或钢制边侧模板、不应使用木模板,塑料模板等易变形模板。P70模板安装应稳固、平顺、无扭曲,应能承受摊铺、振实、整平设备的负载行进,冲击和振动时不发生位移。模板与混凝土拌和物接触表面应涂脱模剂。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8.OMPa时方可进行。P72混凝土振捣(小型机具施工):振捣棒在每一处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和物全面振动液化,表面不再冒气泡和泛水泥浆为限,不宜过振,也不宜少于30s。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500mm;至模板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m。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传力杆和拉杆。P74抗滑构造施工:人工抹面时,宜使用木抹。P75路面表面防排水设施由路拱横坡、路肩坡度和拦水带等组成。P76路面基层排水系统是直接在面层下设置透水性排水基层,在其边缘设置纵向集水沟和排水管以及横向出水管等,组成排水基层排水系统,采用透水性材料做基层,使渗人路面结构内的水分,先通过竖向渗流进入排水层,然后横向渗流进入纵向集水和排水管,再由横向出水管引出路基。P77排水层也采用横贯路基整个宽度的形式,不设纵向集水沟和排水管以及横向出水管。渗入排水层内的自由水,横向渗流,直接排泄到路基坡面外。P81土工合成材料有防止沥青反射裂缝的作用:在半刚性基层上,在已开裂的老沥青路面上,或在有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筑沥青层后,基层的裂缝及老路面上原先的裂缝或接缝会在新铺沥青面层上相同位置重新出现“反射裂缝”。P82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是对标准击实的试件在规定的温度和速度等条件下受压,测定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和流值等指标所进行的试验。其中:空隙率是评价沥青混合料压实程度的指标。浸水后的稳定度与标准马歇尔稳定度的百分比即为残留稳定度。本方法适用于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浸水马歇尔稳定度。P83目前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以边长为150mm的正立方体为标准试件,混凝土强度以该试件标准养护到28d,按规定方法测得的强度为准。P84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是以150mm×150mm×550mm的梁形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达到规定龄期后,净跨径450mm,双支点荷载作用下的弯拉破坏,并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得到强度值。P88龟裂:混凝土路面浇筑后,及时用**材料覆盖,认真浇水养护,防止强风和暴晒。在炎热季节,必要时应搭棚施工。P90桥梁高度:简称桥高,是指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或为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距离。桥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桥梁施工的难易性。P90桥梁的基本体系:按结构体系划分,有梁式桥、拱桥、刚架桥、悬索桥等4种基本体系。其他还有几种由基本体系组合而成的组合体系等。P90拱式体系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拱肋(或拱箱),以承压为主。拱是有水平推力的结构,对地基要求较高,一般常建于地基良好的地区。P91斜拉桥:它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与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P93桥梁基础施工中常用的基坑排水方法有:集水坑排水法。除严重流沙外,一般情况下均可适用。井点降水法。井点降水法适用于粉、细砂、地下水位较高、有承压水、挖基较深、坑壁不易稳定的土质基坑,在无砂的粘质土中不宜使用。P95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工序钻孔灌注粧施工的主要工序有:埋设护筒、制备泥浆、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与吊装、灌注水下混凝土等。(3)钻孔①正循环回转钻孔。②反循环回转钻孔。P99承台底的处理(1)当承台底层土质为松软土,且能排干水施工时,可挖除松软土,换填10-30cm厚砂砾土垫层,使其符合基底的设计标高并整平,再立模灌筑承台混凝土。(3)当承台底位于河床以上的水中,采用有底吊箱或其他方法在水中将承台模板支撑和固定。P101(5)将预应力筋(钢绞线)按计算长度切割,在失效段**塑料管,放在台座上,线两端穿过定位钢板,卡上锚具,用液压千斤顶单束张拉,先张拉中间束,再向两边对称张拉(6)按技术规范或设计图纸规定的张拉强度进行张拉,一般为0→初应力→105%k(持荷5min)→con(锚固)。如端横梁刚度大,每根梁可采用同一张拉值。P103预应力张拉采用应力控制,同时以伸长值作为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满足规范要求,否则要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张拉过程中的断丝、滑丝数量不得超过设计规定,否则要更换钢筋或采取补救措施。P105(2)简易型钢导梁架设法适用条件:地面有水,孔数较多的中小跨径预制梁板安装。P106(5)跨墩龙门架架设法适用条件:无水或浅水河滩,地形相对平坦,孔数较多的中型梁板安装。P107(二)现浇支架施工要求2.支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要求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有关条款的规定。3.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及基础的允许下沉量应满足施工后梁体设计标高的要求。5.当在软弱地基上设置满布现浇支架时,应对地基进行处理,使地基的承载力满足现浇混凝土的施工荷载要求。无法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应对地基进行预压,并进行部分荷载试验。P108图2B313014-2箱梁支架现浇施工工艺流程图P109梁式桥现浇施工时,梁体混凝土在顺桥向宜从低处向高处进行浇筑,在横桥向宜对称进行浇筑。P113悬臂浇筑施工挂篮设计及加工:悬臂浇筑施工还要使其行走、锚固方便可靠,重量不大于设计规定。(3)临时固结:使梁具有一定得抗弯能力。在条件成熟时,再采用静态破碎方法,解除固结。P119(5)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①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但凿除时,处理层混凝土须达到下列强度:用水冲洗凿毛时,须达到0.5MPa;用人工凿除时,须达到2.5MPa;用风动机凿毛时,须达到l0MPa。②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在浇筑次层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缝宜铺一层厚为10〜20mm的1:2的水泥砂浆。P120②大体积混凝土可分层、分块浇筑,分层、分块的尺寸宜根据温控设计的要求及浇筑能力合理确定;当结构尺寸相对较小或能满足温控要求时,可全断面一次浇筑。④分块浇筑时,块与块之间的竖向接缝面应平行于结构物的短边,并应在浇筑完成拆模后按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凿毛处理。分块施工所形成的后浇段,应在对大体积混凝土实施温度控制且其温度场趋于稳定后方可浇筑;后浇段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并应一次浇筑完成。P123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LPPL;预应力筋张拉的实际伸长△L=△L1+△L2APEPP136隧道通常是指用作地下通道的工程建筑物。按地层分为岩石隧道(软岩、硬岩)、土质隧道;按所处
本文标题:58二建公路重点归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973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