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六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以下答案均为课堂达标答案)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1.1,简单机械1.2,可以固定物品铁钉没有螺纹螺丝有螺纹1.3,注意安全和选择合适的工具2.1D2,2AB3选择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钳子也可以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1错1.2错1.3对2.1C2.2B3分析原因:刀根离支点近刀尖离支点远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研究1.1D1.2C2方案1加重秤砣的质量方案2移动提绳的位置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1省力轮到支点的距离比轴到支点距离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1.1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2.1对2.2对3.3对3.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1错1.2错2.1D2.2B第六课:滑轮组1.1塔式吊机里面有很多的动滑轮,它们和动滑轮构成滑轮组1.2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时动滑轮也一起被提起(动滑轮有重量),而钩码增加了还是一个动滑轮,所以比较明显。2可以设计用动滑轮第七课:斜面的作用1.1A1.2C2斜面越平坦越省力但费距离斜面越陡越费力但省距离: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1A1.2B2车轮链盘方向盘刹车杆脚踏板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一课:抵抗弯曲1.1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变材料1.2一个2.1B2.2D3四方形或者圆形柱子有立着有横着增加抗弯曲能力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1B1.2B2抗弯曲能力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不会变第三课:拱形的力量1.1B1.2D2略第四课:找拱形1.1B1.2C2它们都很强的抗弯曲能力第五课:做框架1.1少一根横拉的绳子,承受拉力2.1三角形最稳定梯形次四边形最不稳定第六课:建高塔1.1轻重小大1.2重稳定性1.3差塑料瓶没有镂空框架结构是镂空的1.4加水瓶口朝上2两个在下面一个在上面并且下面瓶子装水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1.1B,D1.2A,B,C1.3A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1.1A,B1.2B.C,D第三单元能量第一课:电和磁1.1磁场1.2稍稍偏转大幅度偏转2做电磁铁第二课:电磁铁1.1D1.2B2.不同点是电磁铁可以有磁可以无磁,可以改变南北极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1.1缠绕圈数缠绕圈数越多磁力越强1.2电池数量缠绕圈数电池电量2.1B2.2ABC3略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二1.1AC1.2D2、略第五课:神奇的小电动机1.1AB1.2BC2、与电流方向有关。第六课:电能与能量1.电灯-----电能---光能电饭煲----电能---热能水利发电---机械能---电能洗衣机---电能---机械能音响---电能----声能2.1CA2.2B3、略第七课:电从哪里来1.1机械能电能1.2小电动机发出的电台微弱,没有办法点亮小灯泡。2.1C2.2ABCD3清洁可以循环利用第八课:能量与太阳1.1错1.2对1.3错2.1线圈铁芯2.2磁性南北极3.1B3.2ABC3.3BD4略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二课:校园生物分布图1藏羚羊---青藏高原企鹅----南极大熊猫---四川红狐----美洲南部白鳍豚---安微珙桐----云贵地区扬子鳄---长江北极狐---北极2龙岩–华南虎第三课:、多样的生物1.1B1.2A2.上杭步云的红豆杉龙岩地区的银杏树第四课:种类繁多的动物1.1C1.2B1.3C2骨骼,牙齿都是化石定物种的重要标准第五课:相貌各异的我们1.1对1.2错1.3对2略第六课:原来是相互关联的1.1对1.2对2.1AC2.2B第七课:谁选择了它们1.1错1.2错1.3对大白鹭C翠鸟C大冠鹫B鸽子A研讨课教学设计2.5溶解的快与慢龙岩师范附小:赖洪兆指导老师:陈文辉一、教材简析:《溶解的快与慢》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的第5课,本课在前一节《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基础上来探究“溶解的快慢”,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让学生自主经历“问题——假设——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为后面的对比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后面《100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等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第一部分:探究对比实验变与不变的条件。第二部分:哪一个溶解得快。1、探究搅拌对溶解快慢的影响。2、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解快慢的影响。3、探究碾碎对溶解快慢的影响。二、教学设计:教学目(一)科学知识:会溶解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物体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液体是否被搅动等标因素有关。(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进行研究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教学准备实验器材说明与提醒烧杯、玻璃棒、热水、冷水、、冰糖、食盐、纸杯教学流程问题(含对比实验问题研究)——假设——验证———实际运用活动过程预设环节调整与补充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1今天老师想喝一杯冰糖水,我现在把冰糖放凉开水里面,马上可以喝到冰糖水吗?(不能)为什么呢?(冰糖还没有溶解)2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糖还没有完全溶解。那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想办法,怎样才能很快喝到糖水呢?(学生回答:A搅拌、B加热、C碾碎)3、老师现在请一位同学上来用你们提出的方案操作,看看能否帮老师把这冰糖溶解的更快一些。(学生上来选择一种方法让冰糖加快溶解,)到底有没有加快溶解呢?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尝一尝吧!刚才这位同学只是帮老师用**方法让老师喝到了冰糖水,说明**可以加快溶解,那么其他两项能否加快溶解呢?同学们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用实验来证明呢?(愿意)二、设计探究方案(一)探究方案(让学生自由举手发言,探究下面A\B\C方案)A、探究搅拌方案(实验器材介绍)1、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倒入水的体积一致,且水的温度一致。3、在两杯水中食盐质量相等,食盐放入时间要一致。4、食盐颗粒大小要一致。5、两个烧杯一杯搅拌,一杯静置。6、观察时间要一致。B、探究加热方案(实验器材介绍)(在A方案的基础上哪些需要改变?哪些又不需要改变呢?)1、都不需要搅拌或者都搅拌。2、两杯水的温度不一样。C、探究碾碎方案(实验器材介绍)(在A\B方案的基础上哪些需要改变?哪些又不需要改变呢?)1、两杯水温度一致。2、都不搅拌或者都搅拌。3、两份食盐颗粒大小不一致。(二)探讨A\B\C实验方案的注意事项。1、注意对比实验中的唯一变量。2、注意烧杯中热水,以免被烫伤。3、严格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明确分工。三、学生分组探究搅拌、加热加快溶解的实验:1、学生选择实验分组探究。由于时间的关系,对于以上三个实验每个小组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感兴趣的实验来做。2、教师巡回指导。3、汇报实验结果我们小组选择的实验是:能否加快白糖的溶解。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现象,证明了能加快白糖的溶解。5、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搅拌比不搅拌、热水比冷水、碾碎比不碾碎能加快物质的溶解。现在老师刚刚这这杯冰糖水,你们是否可以用刚刚学习的知识帮老师加快溶解呢?四、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1、这里有一颗水果糖,怎样使这颗水果糖快速地溶解在这100ml的水中呢?2、分组讨论并汇报:(搅拌加热碾碎)3、“搅拌”、“加热”、“碾碎”都可以加快溶解。五、小结与拓展1、对比实验的特点(对比实验概念:对比实验要保证一项不同,其他相同)2、加快溶解的办法有搅拌、加热、碾碎,如果要非常快溶解呢?3、如果我不想那么快溶解呢?4、一定体积的水能否无限制的溶解食盐呢?六、板书设计溶解的快与慢1对比实验变量的控制搅拌2哪些因素?加热碾碎搅拌碾碎并加热
本文标题:六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973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