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修辞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对偶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成了宛如•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例句: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有趣。•例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作用: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例句:是您,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设问•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自问自答)•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例句: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例句:1.难道我会不知道?2.难道我有这么笨吗?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4.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5.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或相近,表达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常出现在“五言”或“七言”古诗中。•例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修辞练习题•1、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2、井冈山的毛竹多,有的修长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山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3、窗户里灯光闪耀,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唱歌,都在演奏。()•4、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5、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6、桃花、梨花、海棠花……都开得笑盈盈的。()•7、我的爷爷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8、许多小枞树披着浓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9、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10、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11、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12、百灵鸟在果园里欢乐地歌唱。()•1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14、桂子开花十里香。()•15、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16、这庄严的宣告,传到大江南北,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水黑山之间,使全国人民一起欢呼起来。()•17、春在哪里?春在操场上,春在教室里。()•18、他家的房子可小呢,只有豆腐干那么大。()•19、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人感到亲切、舒服呢?()•20、湖里的睡莲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睁开眼睛,欣喜地开放着。()•21、春天的雨像牛毛,像细丝,像绣花针。()•22、这种像棉团似的云是什么?哦,原来是积雨云。()•23、海自己醒了,喘着气,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24、每当秋末冬初,柿树叶渐渐落光,一眼望去,圆溜溜的柿子,像许许多多的红灯笼挂满了枝头,你想,老枫树哪有这一手呢?()•2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26、我的生活没指望了,连狗都不如。()•27、冬天一天比一天走近了。()•28、狼的本性能改变吗?不会,决不会()•29、我能忘得了那惊人的场面吗?()•30、我的心激动得快要跳出来了。()•31、圆圆的月亮像小玉盘似的挂在天()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修辞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986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