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申请书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申请书中心名称:山东省调味品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山东鸿兴源食品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主管部门:德州市科技局申报日期:2011年09月27日目录第一部分山东省调味品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请报告第二部分山东省调味品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情况第三部分山东省调味品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员情况第四部分山东省调味品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仪器设备情况表第五部分山东鸿兴源食品有限公司财务报表第六部分山东省调味品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关规章制度第七部分山东省调味品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合作协议第八部分山东省调味品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资质证件第九部分山东省调味品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成果第十部分山东鸿兴源食品有限公司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第十一部分其他证明材料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请书中心名称:山东省调味品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山东鸿兴源食品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主管部门:德州市科技局申报日期:2011年9月27日山东省科技厅二○一○年编制一、组建中心的目的、意义1.1本技术领域的确切定义调味品是指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进食欲,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辅助食品。它的主要功能是增进菜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感官需要,从而刺激食欲,增进人体健康。调味品加工行业是食品产业中与方便食品行业、冷冻食品行业、膨化食品行业、肉制品行业、餐饮业等行业联系最紧密的食品行业之一,其研发和生产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该国家或地区食品工业的发展水平。生物催化技术得以迅速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发酵工程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各种工业用酶的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工业应用得以实现。生物转化技术主要包括提供高性能的生产菌种技术、实现低成本大规模生产产品的发酵技术及最终获得目标合格产品的分离提取技术。调味品生物催化与转化技术是主要针对大宗发酵调味品(酱油、豆豉、辣椒酱、呈味基料)品质不高、鲜味不足、原料利用率偏低等产业现状,采用现代微生物育种技术,显著提高主要功能菌株发酵水平和原料利用率,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节能降耗减排的目标;利用生物活性肽来调控功能菌株的产酶活性及酶系分布,达到缩短发酵时间,提高小分子肽的含量和增强呈味效果的目标;采用膜分离技术等处理手段,显著提高了传统发酵酱油的感官质量和安全性。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领域:针对制约我国调味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重点突破高品质酱油、豆豉、辣椒酱、呈味基料生物催化与转化关键技术、发酵产品后处理技术、发酵产物功能评价技术、过程质量安全控制、酱油豆豉生产优良菌株的选育、多菌种混合发酵等技术及其集成。在现有成熟技术基础上,加大科研投入,通过国外技术的吸收消化再创新,重点开展相关调味品的制备工艺及产业化技术的改进、质量研究、节能降耗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加快产业化步伐,借助优秀科研技术团队优势,推进我省乃至全国调味品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提高我国调味品及其相关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1.2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调味品行业是典型的“小产品、大市场”产业,产品既可以作为终端产品而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可以作为食品行业(如方便食品行业、餐饮业等)的基础原料。近几年,调味品制造行业整体发展比较平稳,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基本保持在每年增长15%-20%。目前全世界每年调味品营业额高达2180亿美元,占食品工业总额的10%左右。2009年中国调味品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等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更是保持10%以上,总产量达到1400万吨,产品销售额达1200亿元。然而,当前我国的调味品市场正承受着一些势力强大的跨国公司的强烈冲击,基于我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的特点,国际上许多著名的跨国食品集团如达能公司、联合利华公司、雀巢公司、美国亨氏集团开始涉足我国的调味品行业,在国内频频展开收购、兼并。例如:达能控股的上海淘大食品公司收购上海海鸥酿造公司的酱油生产车间、品牌和上海金山食品酿造厂;美国亨氏集团收购广东美味源食品厂后,正欲向北方扩张;瑞士雀巢已入主上海太太乐和四川豪吉,成为控股大股东;联合利华(中国)食品有限公司的家乐牌鸡精和铁强化酱油已上市销售;香港李锦记在广东新会的5万吨高档酱油生产线已投产;台湾味全也在武汉、成都和北京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台湾金兰在无锡的生产基地基础上正在东北沈阳扩大年产3万吨的生产规模。跨国食品集团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手段,并借助品牌优势在我国调味品行业占领一席之地,这必然对国内的调味品行业构成了强大的威胁,因此迫切需要使我国的调味品质量再上档次,进一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靠实力赢得市场。再从国际市场看,中高档调味品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为日、韩、美等国的企业瓜分,从企业规模和品牌名气来讲,我国调味品在全球市场远未占据其应有的地位。由于我国调味品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导致我国调味品的质量弱势主要体现在营养、风味和产品结构上,其中调味品鲜味不足(主要是呈味基料研究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调味品档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强乃至整个调味品行业发展的瓶颈。正因为如此,导致我国调味品的市场竞争力能力降低,难以造就全国性品牌,更无法产生世界品牌。同时,这也导致我国出口调味品的利润偏低的原因,例如,我省酱油的出口利润在10%以下,而日本的酱油,其加工、曲种、添加剂方面优胜于我国,其价格是普通酱油产品的5~15倍。因此,基于目前国内调味品生产技术及其产品质量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明显,建立调味品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中力量攻克调味品产业中生物催化与转化核心关键工程技术,以提高我省乃至全国调味品产业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对于促进我省乃至全国调味品及其相关产业群积极健康地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1.3组建工程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3.1组建工程中心的必要性“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据资料显示,调味品市场销售额2003年在380亿元水平,2004年为590亿元,2005年为880亿元,2006年突破1000亿元,到2009年已达到1200亿元的容量,这充分说明了调味品的重要地位。而“五味调和,百菜乃香”,在数以百计的调味品中,又以油、盐、酱、醋、糖为主角。其中,酱油作为我国传统的调味品,生产历史悠久,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必不可少。2007年,我国调味品总产量达1200多万吨,其中酱油的产量达500万吨,占我国调味品总产量的40%以上,占世界酱油总产量的60%以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调味品的销量尤其是高档调味品的销量还会进一步增加。近年来,我国调味品行业的年平均增长率在10%-20%。调味品,如酱油、豆豉、辣椒酱、呈味基料的生产过程涉及发酵工程、分子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学、代谢工程、生化工程、化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化学、机械工程和自动化控制等学科,因此,调味品产业是典型的多学科、多专业互相渗透和交叉,多种高新技术集成运用的产业。以酱油为例,酱油酿造技术主要包括菌种选育、发酵代谢调控、酱油生产后处理工艺、生产自动化及食品安全等众多学科,而日本在这些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日、韩等发达国家酱油生产企业规模较大、品质档次高、市场集中程度高、国际竞争力强,出口量大。例如,日本最大的酱油生产企业龟甲万,年产量占日本国内总产量的1/4,另外第二到第五名的企业又占1/4,市场集中程度非常高。此外,日本的中高档酱油产量约为40万吨,占日本酱油产量近30%。反观我国,酱油市场规模500万吨,而最大的酱油类调味品生产企业海天只占全国产量的10%,并且我国酱油多为低质酱油,中高档酱油产量比例约20%,整体表现为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品牌集中度不高。综上所述,虽然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调味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举足轻重。但我国的调味品的生产还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程技术进程缓慢,自动化控制程度和精度有待提高,原料利用率低,发酵周期长,发酵质量不稳定,质量安全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建议调味品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调味品产业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技术开发为重点,以强化产业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紧密与调味品产业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相结合,重点突破调味品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并进行关键技术示范应用,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及产业化推广潜力,对促进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1.3.2组建工程中心的可行性(1)专业技术人员条件山东鸿兴源食品有限公司现有相关研发人员45人,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才28人;华南理工大学现有院士、教授、副教授等高科技人才56名,拥有以赵谋明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内一流研发团队。赵谋明教授,一直致力于食品生物技术、蛋白质化学与工程等方向的研究,是食品生物化学、调味品行业的权威人士,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102名。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3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计委农产品示范工程项目1项,具有丰富的产业化经验,主持组建了乐百氏—华工大植物蛋白工程研究中心(总投资额为700万元),获得国家计委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工程项目的支持,该中心已经建设成为我国食物蛋白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的高水平研发基地。申请发明专利51项,其中20项已获得授权,在国外及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150篇被SCI(EI)收录,研究成果得到了同行及企业的广泛认可。2010年“一种具有抑制腐败作用的低值鱼蛋白深度酶解的方法”获国家专利优秀奖。2009年“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高档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获得2007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崔春,副教授,主要从事食品生物技术及食品风味的研究,近年来相关领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5项,授权1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5篇;完成省市级技术鉴定5项。2010年专利《一种具有抑制腐败作用的低值鱼蛋白深度酶解的方法》获得国家专利优秀奖。2009年《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高档调味品产业化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三)。2007年《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呈味基料及高档调味品产业化关键技术》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近年来相关领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9项,授权19项。完成省市级技术鉴定5项。张佳,女,硕士,2010年7月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攻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外语水平:国家英语六级、能独立阅读英文科技文献、能独立撰写英文科技文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郭康权教授研究助理;2007.10-2010.07:参与木材用环保型胶黏剂的制作,包括葡甘聚糖-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胶黏剂配方的优化、工艺优化以及胶黏剂表观及微观领域的性能检测。以第一作者撰写论文《酸化壳聚糖制备木材胶黏剂的工艺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已刊出),第二作者发表论文《葡甘聚糖-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胶粘剂的流变特性研究》(复合材料学报,已刊出)以及相关的专利申请正在进行中。(2)硬件设施条件依托单位研发中心现有建设面积2500平方米,投资规模2000余万元。内设:调味品生物技术实验室、工艺开发实验室、超低温粉碎技术实验室、中试放大GMP车间等。经过多年的积累,在调味品的研究方面有着完善的设备条件,其中工程中心拥有EL-3高速冷冻离心机、E-03342实验型冷冻干燥器、Waters600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650蛋白质纯化系统、Bio-Rad制备等电聚焦电泳仪、日立42-AT毛细管气相色谱、270A-HT毛细管电泳仪、Waters510氨基酸分析仪、170紫外扫描分光光度仪、LS-50B紫外/荧光分光光度仪、Spectrum2000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ST-4
本文标题: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申请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036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