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要点回顾统计调查的分类: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调查对象的范围];经常性调查/连续性调查&一次性调查/间断性调查[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统计调查的各种形式:普查、统计报表制度、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统计分组:原则:穷尽性(不漏)和互斥性(不重)。分类:•简单分组&复合分组[标志的多少];•品质分组&数量分组[标志的性质];数量分组有单项式和组距式两种。•组距式分组又有离散型与连续型、等距与异距分组之分,对于组距式分组要计算组距、组数、组中值。第二章要点回顾变量数列:要素:•总体按某种标志所分的组;分组标志在各组的数量表现形成标志值数列,又称变量,用x表示;•频数:分布在各组的单位个数,又称次数、频次;用f表示;反应对标志值平均水平所起的作用(P58);频率: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叫,又称比率、比重。频率非负[0,1]且和为1分配数列(统计表)的编制:组数与组距的确定分配数列的图示(补充):•品质数列:柱(条)形图、饼形图•变量数列:直方图、折线图、茎叶图累积分配数列的编制与图示、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频数分布的类型第二章作业P66,习题2.5原始数据9678959219788219246518509269469388008649198639819168189008938909541006926900999886112090586681697810009181040854110090092810279469999508641050927949852928886第二章作业答案P66,习题2.51.排序:65180081681882185085285486386486486688688689089389590090090090591691891992192492692692792892893894694694995095496797897898199999910001006102710401050110011202.n=50;斯特杰斯经验组数约6~7全距=1120-651=469;组距100,5组除去651,全距=1120-800=320;组距50,……第二章作业P66,习题2.5答案?按消费支出分组(元)x频数(人)f频率(%)向上累计向下累计频数频率频数频率850以下850~900900~950950~10001000~10501050以上5121884310243616865173543475010347086941005045331573100906630146合计50100----------------第二章作业P66,习题2.5答案?按消费支出分组(元)x频数(人)f频率(%)向上累计向下累计频数频率频数频率650~750750~850850~950950~10501050以上143012328602461535475021070941005049451531009890306合计50100----------------统计研究的过程收集数据(取得数据)整理数据(处理数据)解释数据(结果说明)分析数据(研究数据)实际问题统计设计统计研究的过程研究数据部分总体总体之间关系总体时间变化单位总体综合指标推断统计相关与回归指数、时间序列第三章统计综合指标统计学第三章统计综合指标统计调查统计整理调查设计有效数据综合指标:总体特征代表值两类代表值:总体规模或结构——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总体分布变动(集中、离中)趋势——平均指标、变异指标。第三章统计综合指标教材内容:第一节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第二节平均指标第三节变异指标第三章统计综合指标大纲要求:掌握:总量指标的分类及计量单位;相对指标的分类;平均指标(算术平均、调和平均、中位数、众数)的计算;变异指标(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和应用;第一节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一、总量指标:一)、概念和作用: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统计综合指标。是总和指标,如GDP、GNP、总人口数、总面积、总产值、总投资、总成本、总利润等等。数值表现为绝对数,又称为绝对指标或绝对数。是各项数据代数和运算的结果。第一节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一、总量指标:一)、概念和作用:总量指标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的作用:1.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基本手段,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国力,反映部门、单位等人力、物力、财力的基本数据。2.是计算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以及各种分析指标的基础指标,其他指标都是总量指标的派生指标。第一节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二)、总量指标的种类:(一)按其反映的内容: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单位总量表示总体单位总数,反映规模大小;只一个总体标志总量则说明总体特征的总数量;可以多个。两者的关系:两者的位置随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变化。例:城市:常住居民人口数大于10万。某省城市人口在10-50万的有25个;50-90万的有9个;超过100万的有8个。该省城市总数25+9+8=42个是单位总量指标。而该省城市人口总数2500万是标志总量指标。但是若是计算该省42个城市2500万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时,人口总数2500万就属于总体单位总量!第一节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二)、总量指标的种类:(二)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期发展过程的总数量;具有累加性,受时期长短影响(成正比),需要通过连续不断的调查、记录取得。表现为流量。须著名所属的时间范围。时点指标则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状况总量。与时点间隔长短无直接影响;可以通过一次性的调查、记录取得;相加无意义。表现为存量。须注明所属的时刻。第一节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二)、总量指标的种类:例:区分单位总量与标志总量;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单位名称企业数(个)职工人数(人)固定资产增加额(万元)工业增加值(万元)纺织局化工局机械局300250450800050007000100020002000200500300合计10002000050001000总体标志总量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总体单位总量第一节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三)、总量指标的计算需注意:1、必须注意现象的同类性;2、必须明确每项总量指标的统计涵义,时期或时点;3、必须做到计量单位一致。四)、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⑴实物单位:①自然单位:人、辆;②度量衡单位(国家规定):千克、吨、亩;③复合单位(两种单位的乘积):吨公里、千瓦时、工时;④双重单位或多重单位(多单位共同反应总量):千瓦/台(/为分隔,不表示除、每等意义);⑤标准实物(按一定标准折合):氮肥按含氮量折算。第一节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四)、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⑴实物单位:优点:直接反映事物数量、直接表明规模和水平;缺点:不同事物无法直接汇总、难以反映总规模。⑵货币单位: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对社会物质财富或者劳动成果进行计量价值指标:以货币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①现行价格价值指标:按当时实际价格计算;②不变(固定)价格价值指标:按选定时期价格计算,扣除价格变动;综合概括反映总规模总水平、抽象不完全反映实际情况。⑶劳动单位:劳动时间作为计量单位。工时、工日。“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马克思跨行业的劳动量有不同的质,汇总没有意义;第一节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五)、总量指标的数学性质[P71]:(标志)总量指标是变量相加的结果1.常数相加为乘法;2.提取公因式;3.加法可交换顺序;niix1nincc1niiniixaax11)()()(111niiniiiniiyxyx第一节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五)、总量指标的数学性质[P71]:4.依次利用性质3、1、2;5.两次使用2;6.实质还是加法可交换顺序。)()()()()()(1111111111mjjniimjjniinimjnimjjinimjjiynxmynmxyxyx))(())(()]([)()(1111111111mjjniiniimjjnimjjinimjjinimjjiyxxyyxyxyx第一节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课堂练习()实物指标可以直接反映复杂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价值指标可直接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标志总量等于总体单位总量之和。()劳动量指标只能在企业内部使用,不同企业的劳动量指标不能进行比较。()商品库存额和商品销售额都是时点指标。××××√第一节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二、相对指标:一)、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及表现形式相对指标:由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相对比而成的比值。也称相对数。反映客观现象之间的对比关系。作用:①具体表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为认识事物发展的质量与状况提供依据。经济发展一般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②可以使不能直接对比的现象找到可以对比的基础。③相对指标便于记忆。一)、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及表现形式表现形式:有名数(复名数)、无名数。相对指标是两个指标对比(相除)形成的一个抽象的数值,反映现象之间的对比关系。按分子分母单位的异同可分为:无名数:分子分母单位相同的指标得到的相对指标不具单位,抽象反映分子是分母的多少倍或几分之几。按分母抽象化为1、10、100、1000、10000等分为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万分数等。有名数(复名数):分子分母计量单位不同时,由分子和分母的单位共同构成相对指标的单位。如人口密度(人/平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人)等。第一节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根据分子与分母之间的相对关系,相对指标通常分为:1.结构相对指标、2.比例相对指标、3.计划完成相对指标、4.动态相对指标、5.比较相对指标、6.强度相对指标。第一节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第一节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一)结构相对指标(局部/整体)同一个总体中,在统计分组基础上,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求出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也称比重、比率或频率。一般表现为百分数。公式:%100总体全部数值总体部分数值结构相对数例:某班学生性别构成情况性别人数比重(%)男女30107525合计40100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第一节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一)结构相对指标(局部/整体)作用:1、可以反映总体内部结构的特征。2、通过不同时期相对数的变动,可以看出事物结构的变化过程及其发展趋势。3、能反映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程度及生产经营效果的好坏。合格率……4、结构相对数(频率)在平均数计算中的应用。性质:结构相对数(频率)之和等于1;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第一节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二)比例相对指标(局部/局部)同一个总体中,在统计分组基础上,一组数值对另一组数值之比,来反映总体内部对比情况的综合指标。百分数或者分子分母对比的形式(相加100)。公式:例:1、如某班男女生比例为3:1。2、我国2005年末,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比例为43:57;3、2005年末,我国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为45:24:31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总体中某部分数值比例相对数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三)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计划)1、概念:是以现象在某一段时间内实际完成数与计划任务数对比,借以考察计划完成程度。又称计划完成百分比又称计划完成率、计划完成百分比(数),通常用“%”表示。产量、利润等计划完成程度指标高为好;耗费、成本等计划完成程度指标低为好。2.一般计算公式:第一节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100计划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相对数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三)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补充)3、计划执行进度的考核:4、长期计划的检查:(1)水平法(2)累计法第一节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100全期计划数累计完成数计划执行进
本文标题:统计学统计综合指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039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