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大气的热力状况与环境问题练习1.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A.缓解全球变暖B.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D.加快洋流流速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平均变化状况。读图,回答第2、3题。2.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3.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B.平流层气温降低C.酸雨区面积缩小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4~5题。4.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5.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6.根据图中的昼夜阴晴情况,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在盛夏,甲地闷热难挡B.若在冬季,丁地从此日感觉稍暖C.丙图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D.设四图连续出现于某地的四天中,丁日气温日较差最小27.暖房(玻璃温室)是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一种传统方式。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揭示暖房内温度高于暖房外温度原因的是A.①B.②C.③D.④烟流的扩散有爬升型、熏蒸型、波浪型、平展型等不同形态,大气对流运动对烟流的扩散具有很大的影响。读下面四幅图,回答8~9题。8.下列四种烟流扩散形态,与其对应的大气状况图正确的是9.波浪型烟流出现的时间多在A.晴朗的夜间B.日出前后C.多云的夜晚D.晴朗的白天下图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右图代表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由图可知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B.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C.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D.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11.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右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下图是水汽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图,图中的曲线为饱和曲线,甲、乙、丙、丁的箭头方向分别代表大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和的途径。回答12~14题。12.关于甲、乙、丙、丁四种途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温度固定时,增加水汽而达到饱和B.乙:经升高温度及减少水汽含量而达到饱和3C.丙:水汽含量不变时,降低温度而达到饱和D.丁:经升高温度及增加水汽而达到饱和13.关于自然现象“露”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种途径而达到饱和的A.甲B.乙C.丙D.丁14.下列条件中最容易出现“露”的是A.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清晨B.我国北方寒冬季节的清晨C.阴天高温的夜晚D.我国南方夏季的午后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2010年入冬以来,华北地区遭遇多次大雾天气,有些地区的能见度甚至只有50米左右。气象台也多次发布大雾黄色预警。据此完成15~16题。15.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干燥空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16.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D.大雾增强大气逆辐射气温是指距地面1.5米高度上的百叶箱内的温度,地温是指地表面和以下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的统称,两者均用摄氏度表示。读北京市气温和地温状况表,完成17~18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4.7-2.34.413.220.224.226.024.619.512.54.0-2.80cm地温-5.1-2.96.716.124.528.229.827.823.815.86.1-3.35cm地温-3.6-1.45.114.522.326.928.226.521.113.44.6-1.910cm地温-2.0-0.94.914.121.825.727.625.520.713.04.4-1.117.从距地面1.5米处到地下10cm处的温度变化状况是A.先下降后上升B.先上升后下降C.冬季先下降后上升D.夏季先下降后上升18.据表分析可知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气温高于地温B.受地球内能的影响,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增大C.受比热的影响,地温的年内变化比气温小D.受接触面的影响,地表温度的变化幅度大于地下温度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总趋势是白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CO2制造O2,夜间则消耗一定数量的O2,由此导致静风林区CO2浓度的日变化。下图示意60°N、80°E附近某静风林区CO2浓度日变化,读图回答19~20题。19.日出时,CO2浓度变化趋势是A.开始下降B.继续上升C.继续下降D.开始上升20.若图中数据采集于秋季,则图中M、N两点的时间可能是A.0时6时B.6时12时C.12时18时D.18时24时读“我国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图”,回答21~22题。CO2浓度(ppm)421.关于图中各城市入春日期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兰州比西宁入春日期早的原因是河水调节气温B.太原比石家庄的入春日期晚,因为太原地处谷地C.重庆的入春日期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布规律D.上海比济南的春天晚是因为受海洋影响大22.对图中各地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纬度B.植被C.距海远近D.地形23.在2009年9月22日纽约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的立场最受瞩目,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温室气体危害比重数据害比重数据。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氟氯烃危害比重69.612.415.82.2(1)简要说出材料一中四种温室气体危害比重最多和最少两种气体的人为来源。(2)简要叙述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原理。材料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大气平均温度偏差的相关性(甲图)5(3)材料二中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平均温度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总结归纳两条曲线变化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材料三乙图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在台湾岛、关岛、南极大陆三个地区从1993年4月到2002年12月浓度变化图。(4)材料三中,最可能是南极大陆地区二氧化碳浓度的是__________,解释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气运动和全球性的大气环流读图,回答下题。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E处气温比H处高B.F处气压比G处低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右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2~3题。2.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3.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B.连绵阴雨天气C.强对流降雨天气D.沙尘暴天气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4~6题。64.N地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5.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A.M地B.N地C.P地D.Q地6.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石英是一种稳定物质,广泛存在于岩石、沙土中,深海沉积物中的石英短时期内不会自生自灭。下图示意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石英含量分布。完成7~8题。7.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石英主要源自A.北美西部荒漠地区B.日本东侧海底火山C.亚洲内陆荒漠地区D.北美西侧海底火山8.石英粉尘从源地到达北太平洋主要通过A.大气环流B.大洋环流C.水循环D.岩石圈物质循环读下图,回答9~10题。亚洲东部某日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单位:百帕)79.甲地此时的风向是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10.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读图,完成11~12题。11.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12.②地常年盛行风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C.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读合肥“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完成13~14题。13.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14.下图中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ABCD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15~17题。815.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A.水循环B.温室效应C.热力环流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6.下图中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上图所示实验原理相同的是A.①B.②C.③D.④17.关于上题图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图所示原理对地表形态塑造的影响较小B.②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后会造成大范围的降温C.③图反映了东亚冬季风的成因D.④图所示原理是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重要成因之一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高空某等值线分布示意图,且abcdef。读图完成18~19题。18.若该图为5000米高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则P处的风向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19.若该图为高空500hpa等压面的高程分布示意图,则M和N地对应的地面点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两地皆为阴雨天气B.两地皆为晴朗天气C.M对应地为阴雨天气,N对应地为晴朗天气D.M对应地为晴朗天气,N对应地为阴雨天气每年都有大量候鸟在澳大利亚和东亚之间来回迁徒,下图为“东亚一澳大利亚鸟类迁徒示意图”,图中还表示了科学家2008年用卫星追踪一只标号为“H3”的斑尾塍鹬迁徒的路线。读图回答20~22题。920.这只斑尾胜鹬在此次迁徙中,穿越了一个暖锋的阴雨云带,其最可能的时间是A.4月8日B.4月10日C.4月16日D.4月25日21.这只斑尾塍鹬停留到11月便沿途返回澳大利亚,路途中可能遇到的现象是A.沿途皆顺风B.沿途前半段顺风,后半段逆风C.飞越我国山东半岛时,当地农民正忙着收割小麦D.沿途飞过的自然带依次是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22.全球气候变暖,候鸟从澳大利亚向东亚迁徙可能会()A.不受任何影响B.迁徙时间提早C.迁徙时间推迟D.迁徙距离缩短阅读下表,回答23~24题。在30°N不同海拔高度上海陆气温及其差值高度(米)月份(1)亚欧大陆(2)太平洋(1)—(2)海平面1月9.212.5-3.37月31.024.76.315001月5.56.5-1.07月24.016.47.630001月-1.3-0.3-1.07月13.98.65.355001月-16.5-14.5-2.07月-4.3-6.82.590001月-41.8-38.5-3.37月-28.1-33.04.923.对表格内容描述正确的是A.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海陆势力性质差异变小B.7月份,在海平面上海陆势力性质差异最大C.7月温差大于1月,夏季风强于冬季风D.1月大陆作为冷源、海洋作为热源在不同高度上总是存在的24.下列等压示意图能正确反应高空海陆差异的是A.①B.②10C.③D.④天气系统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
本文标题:大气相关高考题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041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