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气象学考试题(含答案)
第三篇《气象学》一、填空题1、气象学就是研究地球外围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这些现象的演变规律的科学。2、大气以下面四种形式储存能量显热能、位能、潜热能和动能。3、湿度可用多种方式来表征,常用的有水汽压、相对湿度、绝对湿度、比湿、饱和差、露点温度等六种。4、实验证明,蒸发速率决定于蒸发面的性质、大小,蒸发面上空气的相对湿度,风速、气压、蒸发体的温度及水中所含杂质的多少等因素。5、玻璃液体温度表球部的容积越大,毛细管横截面越小,视膨胀系数越大,则灵敏度越高,读数越精确。6、在同温同压下,湿空气的密度比干空气的密度小。7、大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现象有云、雾、露、霜、雾凇、雨凇等。8、影响太阳直接辐射的因子是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量、海拔高度、地理纬度。9、影响气温日变化的因子是纬度和季节、地形、下垫面性质、天气状况、海拔高度。10、凝结高度是指未饱和湿空气在其绝热上升到变为饱和状态开始发生凝结的高度。11、动力引起的垂直运动,根据其形成条件,主要有地形引起的、辐合辐散引起的和波动引起的三种。12、云的形成和消散的公式形式为上升运动+水汽→云形成、下沉运动→云消散。13、云的分类方法基本上有二种,一种是形态学分类,另一种是发生学分类。按照形成云的上升运动的不同形式,将云分成对流形成的云、大范围的规则上升运动形成的云、波动形成的云、乱流形成的云四大类。14、气象学上把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的一大团空气称为气团。15、用玻璃液体温度表测温时,被测物体的热容量越大、温度表的热容量越小,则测出的温度越接近被测物体原有的温度。16、在北半球,反气旋区的梯度风应按顺时针方向沿等压线吹,气旋区的梯度风应按逆时针方向沿等压线吹。17、在其他条件相同,水滴冰晶共存时,其大小变化是:冰晶增大,水滴减小;冷、暖水滴共存时,暖水滴减小,冷水滴增大;大小水滴共存时,大水滴增大,小水滴减小。18、空气增热和冷却有绝热过程与非绝热过程,其中非绝热过程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分子传导,辐射,水相变化,对流,乱流。其中以对流和乱流为最重要。19、雷暴临近时,地面温度降低,气压上升。20、在一般的晴天,北半球摩擦层内风的日变化是:下层白天风向右偏,风速增大。夜间风向左偏,风速减小。21、昼夜两个半球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22、气压梯度力是空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23、地面行星风带包括:赤道无风带、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24、我国是季风显著的地区,因此我国具有夏季多云雨,冬季晴朗而干冷的季风气候。25、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等五个层次。二、判断题1、溶冰观测的目的是使湿球上的纱布的冰溶化,以保持良好的水面蒸发状态。(×)2、摩擦力的方向与风的方向基本是相反的,所以摩擦作用总是使风速减小。摩擦力越小,风速减小得也越少。(√)3、在山谷或盆地形成辐射逆温的时候,由于冷空气沿斜坡地形沉入山谷或盆地,则可减缓因辐射冷却作用而形成的逆温效应。(×)4、金属电阻温度表是利用金属电阻在常温下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的原理制成的,所以电阻的温度系数为一常数。(√)5、水的热容量大,约为土壤热容量的2倍。因此,在热量收支相同情况下,水面的温度变化比土壤要小。(√)6、根据雷莱定律,因红光波长比紫光大一倍,所以同样条件下,红光的散射辐射约相当于紫光散辐射的1/6。(×)7、在不同的土壤中,如土壤深度按算术级数增加时,则土壤温度变幅按几何级数减少。(√)8、在摩擦层内,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增大,风向右偏(在北半球),然而乱流的增加,上、下层之间的风向、风速差异变小。(√)9、一般说来地面温度愈高时,地面辐射则愈强,如其他条件相同,相应的有效辐射愈大,气温愈低,空气温度愈小和云愈少时,大气辐射愈弱,则有效辐射也较小。(×)10、辐射雾具有日变化明显,出现有季节性和范围大等特点。(×)11、雪面对红外辐射或长波辐射而言为近似黑体。(√)12、在凝结高度以下,未饱和的湿空气在其他绝热上升过程中,其温度按干绝热变化,水汽压也不变,但气块在绝热上升过程中容积增大,温度降低,露点相对也降低。(×)13、玻璃液体温度表的测温视膨胀系数即为测温液体膨胀系数与玻璃体膨胀系数之和。(×)14、邻近的两个冷暖气团,当其近地面气压相等时,那么在高空同一高度上,暖气团内的气压要比冷气团内气压低。(×)15、气象学中习惯把太阳辐射称为长波辐射,而把地球表面以及大气的辐射称为短波辐射。(×)16、在热量差额相同的条件下,土壤中热量传递的数量与快慢取决于土壤的热属性。容积热量大的土壤,传递的热量多而快。(×)17、暖气团内气压随高度的降低要比冷气团内的要快些。(×)18、水平气压梯度一定时,地转风速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19、风的阵性,主要是因为气流中挟带着一些小涡旋而引起的。(√)20、在凝结高度上,气块达到饱和状态时,其温度与露点相等。(√)21、形成雾的物理过程就是使近地面层大气降温增湿的过程。(√)22、平流雾的形成受天气条件的制约,阴天,风较大时不易出现。(×)23、暗筒式日照计,如果仪器良好,安装正确,其筒轴应与地轴平行。(√)24、空气中实际水汽压值,就是当时条件下露点温度所对应的饱和水汽压值。(√)25、物体的温度实质上是一个物体对其它物体进行热交换的一种能力。(√)26、层状云的降水量常常为云中含水量的几十倍,这是由于上升气流不断供给水汽进入云中,在云中凝结产生降水的缘故。(√)27、积状云上升气流强,能携带大量水汽入云,所以积状云的降水效率高于层状云。(×)28、水汽是大气中唯一能发生相变的气体。(√)29、水汽是大气中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最强的成份。(√)30、气态物质不经过液态阶段而直接转为固态的过程叫凝结。(×)31、某站测得850Hpa的风向为NE,700hpa的风向为E,500hpa的风向为N,根据风随高度的变化与冷暖平流的关系,可知850-700hpa为冷平流,700-500hpa为暖平流。(×)32、云滴增长的过程可归纳为凝结(或凝华)增长过程和碰并增长过程。(√)33、气温的日较差凹地大于凸地,海洋上大于大陆。(×)34、气压的日变化,一天有两个最高值和两个最低值,最高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当地(地方时,以下同)9-10时和15-16时;次高和次低值分别出现在21-22时和3-4时。(√)35、波动形成云时,其云条的走向上下两层空气的风速向量差相垂直。(√)36、积雨云消散时,云中的温度一般低于四周的温度。(√)37、积云的水平范围的量级与垂直发展的厚度量级之比是1:1,这是积云和层云结构特征的主要差别之一。(×)38、由于锋面的影响,积云的排列一般平行于锋线。(√)39、对于层状云而言,云中含水量分布不匀主要是由于大规模规则的上升运动所导致。(×)40、乱流碰并的作用只有在半径为15μm左右时才显著。(×)41、电力碰并的作用只在云滴半径小于20μm时起一定的作用,否则将很小。(√)42、从纯理论上计算,无论怎样卷层云也不可能产生降水。(×)43、锋上云的降水量在锋下蒸发出来的水汽有时也能凝结成层云或层积云。(√)44、在一定压力下,露点的高低只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有关,水汽含量愈多露点也愈高。(√)三、选择题(可选择1个或多个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空格里)1、冬季积雪覆盖对土壤起保温作用,主要与雪的(B)有关A、热容量大B、导热率小C、反射率大2、地面气象观测中,求算海平面气压时,所采用的压高公式是(D)A、均质大气压高公式B、等湿大气压高公式B、多元大气压高公式D、简化的拉普拉斯压高公式3、就北半球而言,太阳光直射点北移,白天(B)、黑夜(D),在北极圈可出现(A)现象。A、(永)极昼B、增长C、(永)极夜D、缩短4、比湿的含义是(B)A、包含在同一体积中的水汽质量与该空气团的干空气质量的比值B、包含同一体积中的水汽质量与该空气团的总质量的比值C、包含在同一体积中的水汽压与该空气团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5、同平原地区比较,盆地(或山谷)的地面气温的日较差(A)A、大B、小C、相似6、760mm水银柱高等于(B)百帕A、1013.15B、1013.25C、1013.35D、1013.457、假相当位温在(C)不具备保守性A、干绝热过程中B、假绝热过程中C、非绝热过程中D、湿绝热过程中8、某站测得低层风向随高度增加而作顺时针旋转,至1500米高度后,风向随高度增加而作逆时针旋转,未来大气温度层结将趋于(B)A、稳定B、不稳定C、稳定值不变D、中性稳定9、表示空气性质的气象要素为(ADE)A、气压B、雨雪C、风向风速D、温度E、湿度10、在计算海平面气压时,气柱的温度垂直递减率τ取值为(C)A、0.65℃/100mB、0.98℃/100mC、0.50℃/100m11、水三相点的国际实用温度指定值是(C)A、0.0℃B、10.0℃C、0.01℃12、云滴碰并增长过程作用最为显著的是(A)A、重力碰并B、布朗碰并C、动力碰并D、乱流碰并13、动力引起的垂直运动有(ABD)A、辐合辐散引起的垂直运动B、地力引起的垂直运动C、乱流引起的垂直运动D、波动引起的垂直运动14、大气中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最强的成份是(C)A、二氧化碳B、臭氧C、水汽D、杂质15、一团干空气,其露点温度td及饱和水汽压E的情况是(C)A、td与E均不存在B、E不存在,td=0℃C、E存在td不存在16、一团干空气由地面气压P=1000mb,气温t=25℃处绝热上升到离地1000米处其位温为(D)A、15℃B、18.5℃C、20℃D、25℃四、问答题1、叙述形成降水的宏观条件与微观过程之间的关系。答:形成降水的宏观条件与微观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上升运动和水汽直接影响着云中水汽的过饱和程度。云中含水量及云滴的下落情况控制着云滴的增长过程。但是,微观过程反过来又会影响上升运动及水汽条件。例如在云滴凝结增长的同时要放出潜热,它将促进上升运动发展等等。2、说明两种不同原因产生的荚状云所具有的天气意义。答: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荚状云有不同的天气意义,一般来说有两种:一种是在冷锋云系前缘,由于高空暖空气下沉而下层又有潮湿气流上升在两股气流汇合处形成的。它的出现指示着冷锋的来临;另一种是由于山地波动而形成的,在山地的迎风一端,气流上升产生凝结,但凝结后的云粒却随风移动到下风方向,在云的背风一端气流下沉,使云粒蒸发,因而也形成豆荚状的云块。属地形性波动形成的。3、解释暖锋和准静止锋附近常是阴云密布迷雾蒙蒙的原因。答:暖锋是暖空气前进推动冷空气移动的锋。准静止锋是移动很慢的锋。在其附近常阴云密布迷雾蒙蒙的原因:⑴暖锋和准静止锋都有会有暖空气沿锋面作规则的上升运动,在水汽条件满足时,会形成大范围的云系,在锋线附近存在低云;⑵其附近常产生降水,降水在下降过程中因蒸发而使空气湿度增大,经乱流易产生碎雨云、层云和层积云,使云底高度更加降低,加之降水影响,显得迷雾蒙蒙;⑶因暖空气爬升到冷空气之上,易形成锋面逆温,抑制了低空的对流和乱流,低空的杂质难以上传,使低层空气很混浊;⑷因锋面的移动,暖湿空气移到冷的地面上冷却而形成锋后雾;暖锋云层降下的较暖雨滴在锋下冷空气中蒸发也易形成锋前雾,使得锋面附近迷雾蒙蒙。4、为什么有大雾或空气较混浊时天空常常是白色呢?答:大雾或空气较混浊时,近地面空气中有许多悬浮的固体及液体质点,如雾滴、微尘等,其中有些质点的尺度与射入其上的光波波长相仿,有的还远远超过射入光的波长。投射到质点上的所有波长都被散射,入射光为白色,散射光仍是白色,此谓漫射现象,所以大雾或空气较混浊时天空常呈现着白色。5、为什么淡积云有水平的底部和有圆拱形突出的云顶?答:淡积云在上升过程中边缘不断地与周围干燥空气相混合,它的边缘部分已凝结出来的水滴不断的蒸发,促使边缘部分的温度下降,造成它的中心部位的温度比周围边缘部分的温度要高,受到的浮力也较边缘大,中心部位上升速度较快,造成中心部位相对边缘部位的突起特征,形成圆拱形突出的云顶;又由于淡积云的水平范围较小,在其所处的范围内,凝结高度大体相等,因而显示出
本文标题:气象学考试题(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06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