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
DB11/XXXXX—XXXXI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11地方标准DB11/XXXXX—XXXX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TechnicalCodeAssessmentofGeologicalHazard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XXXXX—XXXXII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规定..........................................................................35地质灾害的现状与预测评估..........................................................56综合评估与适宜性评价.............................................................217评估成果文件.....................................................................22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质灾害评估工作技术程序框图...................................23附录B(资料性附录)北京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及项目重要性划分...................24附录C(资料性附录)地面沉降估算...................................................26附录D(资料性附录)活动断裂的调查.................................................28附录E(资料性附录)滑坡调查、分类及评价...........................................29附录F(资料性附录)泥石流的调查与评价.............................................35附录G(资料性附录)不稳定斜坡的调查与评价.........................................39附录H(资料性附录)评估成果.......................................................43DB11/XXXXX—XXXXIII前言本标准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符号、基本规定、地质灾害现状与预测评估、综合评估、评估报告成果文件等七章组成。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H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俊峰、叶超、张建青、韦京莲、化建新、孙毅、刘德成、李燕飞、杜涛、陈昌彦、张长敏、张建国、唐荣余、贾三满、高文新、覃祖淼DB11/XXXXX—XXXX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北京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技术规则,包括: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地质灾害的现状与预测评估、综合评估与适宜性评价、评估成果文件及附录等。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进行城镇(村庄)、开发区、厂矿规划及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DZ/T0097-1994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000~1∶50000)DZ/T0218-200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1-2006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地质灾害geologicalhazard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地面沉降、活动断裂、地裂缝、砂土液化、崩塌、滑坡、泥石流、不稳定斜坡、采空塌陷、岩溶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3.2地质灾害危险性riskofgeologicalhazard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3.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assessmentofgeologicalhazard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损失的综合估量。DB11/XXXXX—XXXX23.4致灾地质体geologicalbodyprobablyresultinginhazard可能导致灾害发生的地质体。3.5致灾地质作用geologicalprocessprobablyresultinginhazard可能导致灾害发生的地质作用。3.6地面沉降landsubsidence由于地下水开采引发松散土层压缩,导致地面标高降低的地质现象。3.7活动断裂activefault第四纪晚期(指距今10万年~12万年以来的时段)以来有过活动的断裂。3.8全新世活动断裂holocenefault距今1万年以来有活动的断裂。3.9晚更新世活动断裂Epileistocenefault距今1万年~12万年期间有活动的断裂。3.10地裂缝groundfissure由于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工程活动造成的区域性的地面开裂的现象。3.11砂土液化sandliquefacation地表下一定深度内可液化的饱和土层在地震力作用下产生的震动液化。3.12崩塌rock(soil)fall岩(土)体离开母体崩落的现象。3.13滑坡landslide斜坡(含边坡)上的土体和岩体沿某个面发生剪切破坏向坡下运动的现象。3.14泥石流debrisflowDB11/XXXXX—XXXX3大量泥沙、石块和水的混合体流动的现象。3.15不稳定斜坡Unstableslope地表面倾向临空面、有一定坡度和厚度的岩土体,具有发生滑坡、错落、倾倒、崩塌、坍塌等潜在地质灾害现象。3.16采空塌陷miningeffectscollapse地下采矿活动引起的地面形变现象。3.17岩溶塌陷karstcollapse可溶性岩石或岩层在水的作用下形成的塌落或沉陷现象。4基本规定4.1一般规定4.1.1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宜在规划阶段进行;对在规划阶段确定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大的区域,应对具体建设项目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4.1.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不能替代工程建设过程和规划各阶段的地质灾害勘查、工程地质勘察和有关的评价工作。4.1.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主要包括下列内容:a)根据工程建设和规划项目的工程概况,应搜集区内的气象、水文、地震及有关地质资料,尤其是地质灾害、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及工程建设经验等资料;b)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必要时辅以勘探手段,查明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c)分析论证工程规划用地和建设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依次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d)做出规划用地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结论,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4.1.4当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应分区(分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符合下列要求:a)对规划用地:在不利工况下未达到稳定要求并具有一定规模的致灾地质体及其影响范围应单独分区;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相同、位置相邻的各区可归并为一个区;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相同、位置不相邻的各区和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相同但灾种不同的各区应视为同一区的亚区。b)对建设用地:线状工程一般应分段进行评估,弃渣工程应分坝区、填埋区、进出场道路区和截排水区分别进行评估,水利水电工程应分坝区、库区、引水区和厂区分别进行评估。4.1.5评估工作技术程序详见附录A。4.2评估范围与评估等级DB11/XXXXX—XXXX44.2.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不应小于规划用地、建设用地范围,并应视建设或规划项目特点及影响范围、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种类按表1综合确定。表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区范围确定表类别平原区山区线状工程两侧各500~1000m在两侧各500~1000m评估范围的基础上,根据灾害类型特点扩展到影响范围的边界面状工程不小于4km2根据项目特点、灾害类型特点,至其影响范围的边界4.2.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应符合下列规定:a)城市总体规划用地、乡镇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应为一级;b)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应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和建设项目重要性按表2进行分级,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4.2.3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按附录划分为复杂、中等复杂、简单三个等级。表2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地质环境复杂程度评估级别建设项目重要性复杂中等复杂简单重要一级一级一级较重要一级二级三级一般二级三级三级4.2.4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按附录B.1确定,建设项目重要性按附录B.2确定。4.3调查和评估的基本要求4.3.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进行地质环境调查。调查应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不良地质现象、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等内容。4.3.2地质环境调查所用图件,应是能准确反映区内地形地物的地形地质图或地形图。图件比例尺应视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及致灾地质体的规模而定,以能清晰反映区内地质环境特征并便于阅读为原则,但对规划区应采用不小于规划图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或地形图,对重要地段应采用不小于1∶1000的地形地质图或地形图。地质环境调查所用图件比例尺不应小于成图比例尺。4.3.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以搜集资料和地质环境调查为主。一级评估应辅以勘探手段,且应有充足的基础资料和相应定量评价指标;二级评估必要时辅以勘探手段,且应有足够的基础资料和定性或相应定量指标;三级评估应有必要的基础资料。4.3.4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a)对评估区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的分布、类型、规模、特征、形成机理、稳定性、发育程度及灾情进行调查和评估;b)分别评价评估区发育的各种地质灾害现状危险性;各种地质灾害现状危险性大小应根据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程度、稳定性和灾情确定。DB11/XXXXX—XXXX54.3.5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a)对工程建设中或建成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评价,并对其给拟建工程和相邻建(构)筑物的危害程度进行预测;b)对建设用地遭受各类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和程度进行预测;c)预测各类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小。4.3.6综合评估应综合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对规划或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和危险性进行评估,对规划或建设用地的适宜性做出结论,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4.3.7地质灾害灾情与危害程度应按表3分级。表3地质灾害灾情与危害程度的分级
本文标题:《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108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