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移动学习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移动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近几年来,随着智能手机、IPAD电脑等为主体的无线终端设备的发展与成熟、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4G网络逐渐达到无缝的全方位覆盖以及互联网先进的技术,让移动学习越来越多成为一种自由便捷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可以在自己空闲的时间,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进行学习,可以说移动学习真正地让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习者在学习的自由性、主动性和效率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什么是移动教学呢?简单地讲,就是依托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过使用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的教学活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和环境下,由教师带领学生去学习,教师往往是作为一个比较主导的作用。另外学生在某个时间段有可能身体不适或其它原因,不能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错过了这部分的知识的学习导致知识脱节。特别是中职学生,本身学习基础较差,又容易学习走神,几次课没有很好去听,导致后面的内容再也听不懂,由此导致对学习的厌倦和放弃。而学生移动教学模式对改变现阶段教学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移动教学模式能够生们自主的去学习,并且能够将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转向学生。现在对移动教学模式的研究逐渐加深,移动教学模式将打破教学的空间和界限,实现教学的灵活性发展。这种教学模式结合网络应用商提供的“云”服务,实现把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结合。此外,我校已经建设完成了覆盖校园的无线网络,无纸化的考试平台,精品课程的资源库也在源源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校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在目前新生中对于计算机的基础操作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学生在小学初中学习过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较为熟练地在计算机上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而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初中虽然也学过计算机基础,但对计算机的一些知识知之甚少;甚至还有一小部分学生从来也没有接触过电脑。而移动学习通过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学习的数学化,使学生打破了原有的地理位置的禁锢,可以随心所欲地以不同手段进行学习;也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和学习资源,突破教学的时空约束,成为现阶段教学模式的补充;也使学习者独立、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程度,解决了学习个体的差异化;也能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交互手段,使学习者能更好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学习,让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习者得到了与教师有效的交流,避免了传统课堂中的提问、课后疑难问题无从解答的现状。当然目前中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并不是很高,学校的各种资源库还在完善之中,传统教学还是目前主要的教学手段,而移动学习让学生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自主选择学习的地点、时间、学习手段、内容,成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二、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目前移动学习在国外已受到广泛关注,最早对移动学习进行研究的是1994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研究项目WirelessAndrew,但欧洲和北美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对其研究较为活跃。从研究目的来分主要有以下两类:一类是现阶段的E-Learning提供商发起的,充分借鉴E-Learning的经验,实现E-Learning的市场化,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企业领域;另一类是由教育机构发起的,他们围绕学校的教育这一核心,提升技术技能水平,试图通过新技术来改善教学学习和管理。如今,移动学习应用领域已经涉及到中小学、大学、职业培训、远程教育甚至针对全社会范围的教育。L-Mo(Language–Mobile)项目是由德国汉诺丁大学学习科学研究院发起的一项致力于儿童第二语言学习的移动学习项目,该项目集合语言专家、教育专家和计算机游戏设计者为儿童学习和实践第二语言设计了具有创新性的游戏,让他们通过游戏来达到学习目的,儿童游戏的过程就是语言学习的过程。新加坡的MobiSkoolz项目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无线学习教育解决方案,该项目利用学校已有的网络平台,结合移动设备来增强学习和教学环境,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访问在线作业,进行复习和在线测试。英国开放大学发起的MobileVLE项目为开放大学的学习者以及希望通过连接在线的移动设备来访问开发大学的虚拟学习平台的学习者提供适合的方法。由美国政府发起的MoLE(MobileLearningEnvironment)项目利用全球细胞网络和移动设备在国家与民众之间来推送和共享学习信息。加拿大北阿尔伯塔理工学院(NorthernAlbertaInstituteofTechnology,NAIT)为多伦多圣尼嘉学院和NAIT会计专业的一年级学生开发的移动学习资源,利用手持设备、无线通信技术作为辅助学习工具,帮助学习者取得学业上的成功,提高学习资源的可获取性。2、国内发展现状我国对于移动学习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国际远程教育界的专家戴斯蒙德·基更于2000年在上海电大40年校庆的“新千年: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发展——中外专家学者报告会”上所做的“D-learning.E-learning.M-learning”的报告,将移动学习作为远程学习发展的新阶段引入我国。国内最早研究移动学习有黄荣怀教授的《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一书,王建华的《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祝智庭、顾小青的《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等。在国内,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讯企业和学校教育部门。如,教育部的“移动教育”项目以建立“移动教育”信息网和“移动教育”服务站体系为核心内容。前者通过中国移动的短信平台向广大师生提供信息服务;后者通过在各主要大学建立“移动教育”服务站,为参与“移动教育”项目的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北京大学现代教育中心承接的移动教育理论与实践项目,开发了三个版本的移动教育平台,致力于教育资源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以顾小青教授为首展开的《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研究》项目以开发“世博英语”这一微型课程为例,阐述了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资源的共建共享的机制以及资源共建流程及其相应的工具模板。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主体对像是我校中职一年级学生以移动智能终端为平台的移动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本课题的主旨是,把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移动学习相结合,探索一种更为中职学生接受的新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并根据这一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在不抛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的应用APP进行移动学习;尤其是在预习和复习阶段,利用移动智能终端为平台进行教学辅导。2、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先查阅、搜集国内外大量的关于移动教学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学习,充实自己的理论基础,让自己充分了解移动学习的优势和不足,为下一步开展移动学习打好坚实基础。2)调查研究法对所教新生班级进行问卷、访谈、测试的方法检验应用移动教学学习生教学校果,从而为今后进一步改进教学手段提供较为详细的实证资料3)对比法对所授新生班级进行分组,一组为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另一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辅助移动教学。两组分别在期初、期中和期末进行实践理论和操作测试,对比效果。4)统计分析法在进行上述课题研究结束后,对初期、期中、期末以及平时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利用EXCEL软件,得出数据结果作为本课的结论。四、研究对象及时间对象:18黄酒3+2班时间:2018.10---2019.10五、课题的研究工作步骤一)本课题研究大致分为五个阶段:1、立项开题阶段2018年10月-----2018年11月2、调查研究阶段2018年11月-----2018年12月3、调查研究阶段2018年12月-----2019年6月4、调查研究阶段2019年6月-----2019年9月5、调查研究阶段2019年9月-----2019年10月二)本课题组由以下人员组成:负责人:*****全面负责课题的调查研究与实施成员:*******参与课题的实施
本文标题:移动学习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119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