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数据挖掘与识别 > “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识别
“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识别”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可见扶贫攻坚压力不减,决心更强。我有幸成为安徽移动调研实践线的一员,在利辛县阚疃镇刘圩村实地调研精准识别工作,通过调研实践,锤炼了党性,开阔了视野,收获了体验。当然精准扶贫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当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或困扰就是贫困户识别不精准的问题。识别不精准主要包括“漏评”与“误评”。“漏评”就是将本来的贫困户未纳入到贫困户中,从而无法享受到扶贫政策的支持;“误评”则是将本来不是贫困户的农户评定为了贫困户,享受到政策好处。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当前贫困户的识别不精准问题,主要是误评,而不是漏评。漏评的情况也不是没有,但在当前各地大力度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漏评已十分罕见。而误评却极为严重。有村干部坦言,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1/3以上农户家庭收入远高于当地贫困线,不应算贫困户。针对有些地区普遍存在贫困户有商业运营车辆和城市商品房等不合理现象,2015年精准扶贫回头看中,各地制定了排除法,通过信息比对或入户调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贫困户进行了清退。问题是还有大量农户虽没有“运营车辆”和“商品房”,但家庭收入却是远高于贫困线的。而农户家庭收入实际上又很难精确计算,从而造成全村1/3贫困户实际上不贫困的问题。如果没有国家近年来对贫困户的大力度扶持,贫困户多一点少一点也无所谓。问题是当前国家给了贫困户大力度的政策扶持,这些不是贫困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比村庄同等条件下的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了太多好处,从而引发村民的不公平感,有的甚至因此引发村庄干群矛盾。所以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要做的是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精准识别,这就需要我们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以来,精准已成为扶贫、脱贫的关键词。从走访调研情况看,面对艰巨而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刘圩村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务实创新,围绕精准识别任务,采取超常举措,全村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在实际工作中,讲究工作方法至关重要,需要一种示实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特别是要善于把上级要求和本地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把工作需要和群众意愿结合起来,把个别情况和普遍情况结合起来,牵住“牛鼻子”,打好“组合拳”,弹好“扶贫曲”,真正做到抓重点带全局。习近平总书记普深情感慨,40多年来,扶贫始终是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花的精力最多,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着党同干部的担当精神、干事能力和工作作风。党员干部需要胸怀胆当、胸怀人民,时刻不忘贫困群众冷暖,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啃下硬骨头。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全国人民的期盼,是我们不容推卸的重要使命。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精准识别”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也对国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这为我们今后在处理实际工作难题时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层面。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必须沉下身子,仔细研究某种现象出现的原因,综合考量后再作出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比较科学合理的答案,也才能制定出更接地气、更具操作性的政策。
本文标题:“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识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119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