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国内外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水处理技术发展现状杨文忠南京工业大学水处理技术研究所南京工业大学概况•南京工业大学于2001年5月由南京化工大学和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南京化工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1902年建立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三江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和南京工学院等历史时期,1958年从南京工学院迁出建立南京化工学院,1995年4月更名为南京化工大学。•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15年的同济医工学堂机师科。1933年更名为同济高级职业学校,1950年更名为南京建筑工程学校,1980年5月升格为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新组建的南京工业大学,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8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及工程硕士授予领域,近60个本科专业,跨工、理、管、经、文、法、哲7个学科门类,具有留学生招生资格和教授审定权。•现有19个学院,7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3700亩,图书馆藏书150余万册。学校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拥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推广中心1个,部级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12个,并拥有国家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国家建筑工程勘察乙级资质和国家建设工程监理甲级资质。•目前,在校留学生、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等各类学生人数近23000多人,其中研究生1600多人。•现有教职工2300多人,专任教师近千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教师近50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共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博士生导师50人,还特聘了20多位国际著名学者为兼职教授或荣誉教授。江苏省委省政府已将南京工业大学确定为“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学。新的南京工业大学将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服务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以集成创新的理念和“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校园的特色,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把学校建成在国内同类大学中名列前茅、某些学科在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相当地位的一流的以工为主的多科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相关水方面的研究机构水处理技术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应用化学系应用化学厂城市建设与环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制药学院水处理工程技术中心学校在水处理技术方面的发展•七十年代中期,我国首次从国外引进了较先进的十三套大化肥装置,这些设备均配备了国内当时尚处于空白的水处理药剂和装置。•当时,南京化工学院承担了化工部下达的水质稳定技术的攻关课题,在剖析、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系统地继承和发展了水质稳定技术,并在国内最早从事水处理技术服务,自行研制和开发了一系列专门的水处理技术、在线监测的仪器设备和多种性能各异的水处理药剂。•1977年经化学工业部批准于成立了(迄今为止)全国高校系统中唯一的一所专门从事水质稳定技术研究的“水质稳定研究室”。1979年,中科院院士、南京化工大学教授时钧以及杨璋教授出席了在美国召开的国际水学术会议,“这标志着从此确立了我国在国际水处理剂领域的学术地位”(摘自中国化工报,1997年12月12日,第二版)。•由于我院及我系的努力工作,成绩斐然,技术先进、可靠,综合服务能力强大,经国家科委组织有关专家的论证、考查,一致认为我院水处理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被国家科委列于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计划(项目编号:I-4-0-3)和国家计委的国家新技术重点推广项目(项目编号:55-5)的依托单位。形成的特色南京工业大学在水处理药剂开发、仪器研制、废水处理工程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已具备面向行业承接水处理设计、工程、技术服务的能力,能够迅速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形成产业优势。1.取得的成果系列药剂的开发:水处理技术服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应用监测仪器的开发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出版的书籍2.人才的培养3.形成的特色系列药剂的开发:•南京工业大学自70年代中期承担了水质稳定技术的攻关课题,在剖析、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系统地继承和发展了水质稳定技术,自行研制和开发了一系列专门的水处理技术和多种性能各异的水处理药剂。•JN系列、JS系列、XF-3200系列、钢铁行业新型多功能复合水处理剂等产品,均通过省、部、或厅级部门鉴定,膦羧酸缓蚀阻垢剂、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的仿制开发,填补了国内空白,促进了国内水处理配方和应用的范围,二甲基十六烷基(2-亚硫酸)乙基铵和2-(2-苯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杀菌剂的创新开发,带动了国内新产品的开发,以迎接WTO的到来。而“九五”攻关课题——季膦盐杀菌剂和多功能缓蚀阻垢剂的开发,为水处理药剂的品种多样化、功能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几年主要科研成果•我校在研究、开发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现有资料研制、开发并合成了部分药剂,起得了一定的进展。二十几年来先后开发的药剂有聚羧酸系列阻垢分散剂—马来酸酐多元共聚物、聚马来酸酐、聚丙烯酸及其钠盐、三元磺酸共聚物…;有机膦系列缓蚀阻垢剂—羟基乙叉二磷酸(HEDP)、氨基三甲叉磷酸(ATMP)、AMPA、IDPA、PBTCA…;以及硅酸盐系列、钼酸盐系列…等等。药剂形成了系列化。有NHSW-100~NHSW-800系列复合水处理剂、NHSW-11~NHSW-20有机膦系列阻垢分散剂、NHSW-21~NHSW-30聚羧酸系列阻垢分散剂、NHSW-31~NHSW-40杀菌灭藻剂、NHSW-41~NHSW-50系列缓蚀剂、NHSW-51~NHSW-60系列清洗预膜剂、NHSW-61~NHSW-70系列絮凝剂及消泡剂…等等.•PBTCA、DTPMP、162季铵内盐、四元共聚物、季磷盐杀生剂;•MQA、HPA;•DESP、有机胍、•PECS、PASP;•动态模拟实验装置•自动加药装置水处理技术服务在国内最早从事水处理技术服务,已为全国众多的行业及单位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行业涉及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烟草、轻工、纺织、宾馆…等各200多家企业。•钢铁行业宝钢、马钢、沙钢、淮钢、杭钢、攀钢、兴澄钢厂、韶钢、三明钢厂、萍钢、济钢、莱钢、本钢、太钢、鞍钢、安钢、南钢、舞钢、凌钢、包钢等•石油化工行业南京东方公司、福建炼油厂、星火化工厂、川化味之素有限公司、南通醋纤公司、浙江江山化工总厂、南京西门子有限公司、江苏石化宾馆。南京栖霞山化肥厂、扬子乙烯厂、烟台合成革厂、北京东方红炼油厂、仪征化纤、合肥化工总厂、山东鲁南化肥厂、齐鲁石化氯碱厂、上海焦化厂、扬子巴斯福公司、黑龙江龙新化工、洛阳石化•电力行业连云港新浦电厂、太钢发电厂、徐州电厂、焦作电厂、蚌埠电厂等等。•其它江都油田、南京网板有限公司、南京禄口机场监测技术研究与仪器开发•在仪器开发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各种监测仪器和测定装置为水处理的科学研究、运行管理、现场监测等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型动态模拟测试装置;•LJY-8401磷含量测定仪•DDC-I型动态污垢监测仪•FJ-I型和FJ-II型腐蚀结垢监测仪•腐蚀速度测定仪•余氯自动监控仪•DGC-I动态污垢监测仪•快速阻垢测定仪•线性极化测定仪•循环冷却水磷含量在线自动分析(FIA)反馈跟踪装置•水质分析技术、电化学测试技术•菌藻监测技术(已研制出菌藻快速测定板)•自动加药监测系统…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系列标准的制定,规范了水处理的水质、药剂分析和试验方法,等几十项,为水处理行业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循环冷却水分析方法》部颁标准;·《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水稳剂ATMP、IDPA、HEDP分析方法部颁标准;·《水处理剂阻垢性能测定法—鼓泡法》国家标准;·《水处理剂缓蚀性能测定法—旋转挂片法》国家标准;·水中总氯、游离氯测定方法(碘量法);·马丙共聚物性能评定方法国家标准;·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测试方法。出版的水处理方面的书籍•周本省主编,《工业水处理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周本省主编,《工业冷却水系统中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魏宝明主编,《金属腐蚀理论及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1984;•《ASTM水手册》(译),化学工业出版社;•龙荷云编著,《循环冷却水处理》,江苏科技出版社,1984;•周本省参编,《防腐蚀实用技术—冷却水处理技术》,化学工业部防腐蚀技术咨询服务中心,1995.10;•王镇浦等,《水质词汇、水质取样和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水利出版社,1989;•水质稳定研究室编译,《水处理技术译集》五期;•[美]Zahid.Amjad主编,殷琦,华耀祖译,《反渗透—膜技术·水化学和工业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9•邹家庆主编,《废水处理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徐南平等,无机膜技术及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获奖情况(1)早在八十年代初我校的水质稳定技术的研究成果便已享誉全国并多次荣获国家、部委、省级奖励。其中:•1978年攻关科研组获江苏省先进集体奖•1979年被石化部评为工业学大庆“红旗单位”•1978年水质稳定技术科研获化工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78年循环水中硫酸盐的快速测定方法获江苏省科技成果奖•1980年化肥装置水质稳定技术获化工部科技成果奖•1984年LJY8401磷含量检测仪获江苏省四等奖•1986年工业循环冷却水水质分析方法获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DGC-1动态污垢检测仪获化工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工业循环冷却水水质分析方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情况(2)•1992年工业循环冷却水水质分析方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JS系列冷却水处理药剂及闭路循环系统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高效多功能杀菌剂JS-35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双季胺盐MQA杀菌剂获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膦羧酸缓蚀阻垢剂”获石化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多官能团缓蚀阻垢剂”获石化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新型缓蚀阻垢杀菌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人才的培养•为了推广水处理技术,我院先后在南京、广州、无锡、深圳、兰州、桂林等地举办数十次水处理技术培训班。•1987年,经化工部教育司批准,在我院成立了“化工部工业水处理技术培训中心”。十多年来,已举办了五十多期,共培养出包括从事水处理剂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的各类人员2000多人,这些学员目前已有不少成为我国水处理行业的技术骨干或负责人。•我院还设有水处理专业,已培养出近1000名本科生和100多名研究生,为化工部天津化工研究院、化工部天龙水处理技术公司、全国所有大型石化公司、海洋局海水淡化研究所等众多科研单位和工矿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3.形成的特色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水处理的开发研究和产业化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1)形成了促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体系根据创办公司和工厂的经验,我校在水处理的开发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促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体系,建立了从学科上游研究成果向下游转移的规则,学科带头人在成果成熟时可以创办企业,或向已有公司转让成果,并拥有课题组股权和自然人股权,从而为学科带头人提供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舞台。(2)形成了水处理技术人才的网络资源人才的网络资源,对于了解水处理技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出现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从而为加强信息的交流起到较大的作用。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化工部工业水处理技术培训中心”培养的大批技术骨干或负责人为这种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今后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结束语目前我校已具有开发研究、生产、技术服务及配套功能的高素质队伍,形成了理论研究-科研-生产-推广应用-现场服务的良性循环机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愿为我国的水处理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混凝剂第三节缓蚀剂第四节阻垢分散剂第五节杀生剂第一节概述•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早在1977年3月联合国用水会议上就发出:“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
本文标题:《国内外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138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