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知识梳理:1.散文的概念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2.散文的分类按照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3.散文的特点(1)形散神聚(2)意境深邃(3)语言凝练,优美灵动4.散文的线索线索是散文组织安排材料的“纲”。5.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6.散文的意境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情感相熔铸的产物,具有含蓄深邃的美。7.散文的写作手法常见的写作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寓情于景、借物喻人、联想想象、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渲染等。8.散文的思想内容散文中深刻的意蕴是依附于含有一定象征意味的具体事物。理解特点:•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神聚:主题集中鲜明形散神聚散文的鉴赏技法•阅读一篇文章,只有对整体内容含义有了认识,才算是读懂了。鲁迅先生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散文鉴赏注意点•读散文要识得“文眼”。•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品味散文的语言。散文的线索•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议论性散文)写景(状物)抒情直抒胸臆景语情语叙述(交待)语叙事散文的阅读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来说都比较平凡,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叙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因而更加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写景散文的阅读①要注意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来绘形状物的。特征即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区别,既有形状、色彩等外在的方面,又有气质、神韵等内在的方面。抓特征的目的不但是要求其形似,更要求达到本质上的神似。②要注意作者是如何安排描写的顺序的,一般地说,这类散文都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③还要注意作者的观察点与被观察景物之间的关系,注意观察角度的变化。④最重要的,是把握融注于景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正确地领会作品的主题。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托物言志,所托之物大都被赋予象征意义,阅读时要把握象征这种表现手法。有的作品,其象征意义是直接点明的;有的作品,其象征意义含而不露。对后者须尽可能多了解一些写作背景,如作者的生平、思想倾向、写作时间等,但必须注意,联系背景不等于对号入座,不能把象征意义理解得太具体、太狭窄。咏物类散文蕴义含蓄,因而对文中的一字一句都要认真揣摩体会,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义。咏物散文的阅读抒情散文的阅读其实,散文多是用以抒情的,单列一种“抒情散文”,是因为这一类散文在表达方式上以直接抒情为主,传达感情不像叙事、写景、咏物类散文那样含蓄,读者比较容易把握文中的思想情感。哲理散文的阅读哲理性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这类作品从一点入手,入题较小,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尤为重要,表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留咀嚼回味的空间,水到渠成地引发出对人生对生活的慨叹感喟,写出人人心中有笔下无的个体感受。散文的主题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散文知识点汇总表~形散~表现方法—不拘一格选材—广泛自由表达方式—灵活多样神线索—人—事物—感情(主题)景物—时间—地点明确集中开拓深化语言方法—寓情于事联想(凝练优美托物言志(丰富)质朴、自然、借景抒情生动、形象、深刻、隽永)•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归纳主题思想,概括文意或感情等。•理解关键语句、中心句在文中的作用;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深刻含义。•五种表达方式的识别及其在文中的作用。•某句、段在结构或内容上的作用。•描写的各种类型及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表现手法的区分及其作用。•自选角度鉴赏文章的艺术技巧。•结合相关材料谈感悟说启示。1、要了解有关散文的基本知识。掌握关于散文文体和写作的一些基本知识,才能从容应对文题中所出现的“术语”。如果连题目的内容都无法看懂,阅读欣赏就要大打折扣,更谈不上准确答题了。2、要认真细腻地品析作品。散文重在情味,不管是叙事、写人,还是写景、抒情,总是讲究意味深长。它的一词一句,都是为着“意味”、为着“情感”。我们在赏析阅读中,在应试阅读中,要善于“品”,善于“析”,注重从字里行间深切的体味出作品内涵的情、理、意、味,即作品对人生或自然的特殊感悟。•1.直接概括全文内容。•2.回答某一段落内容或全文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整体感知考点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考点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考点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再写什么---后写什么)•1.概括文章内容尽量利用原文语句。•2.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得全面、准确,不要漏掉答题点。•明确主题的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答题形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1.从重点句段上找突破①抓标题与文体②抓“文眼”③抓对全篇有概括性的句、段④抓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议论、抒情性的句、段如何“把握主旨”?2.从写作材料(题材)上看作者用什么来表达感情,以此来把握文章的主旨。①借景抒情——通过对所写景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3.从写作背景及作家的思想发展上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②寓情于物(托物言志)——通过对所写之“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③借事抒情——通过对所写之“事”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所谓文眼,指作者构思谋篇、布局行文的引发点,即晋代陆机在《文赋》中所说的“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的意思是说,文眼常常是在文章较重要的位置上出现的联系着内容的某些话。其实文眼并不一定都是一句话,它可以是一个字。总之,文眼不论是一个字,一句话,还是一段文章,都必须是能领起全篇的“警策”之处。善于抓住文眼•在阅读散文时如何找文眼呢?虽然文眼在文章中的位置不固定,但也有规律可寻。清人刘熙载说:“眼乃神光所聚……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这就为我们说明了找文眼的规律:注意篇首、篇中、篇末。•在篇首的,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通过“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个文眼,引起全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文眼在篇中的,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将再也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承上启下,由对百草园的快乐生活的回忆过渡到对三味书屋的生活回忆,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怀想,及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自由快乐的主题。在篇末的,如高尔基的《海燕》篇末的“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揭示出渴望投入到革命风暴中去战斗的主题。因此,找文眼既应注意文章开头和结尾,更应注意那些能统领全文的“警策”之语。•一、品味词语•1.解释词语含义。•2.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1.解释词语要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含义,即结合语境答题。格式:“××”一词原指……,这里表达了……。如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4分)•①每当坐在小桌前就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答案:“心旷神怡”原指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这里表达了我坐在书桌前的喜悦心情。•②并且莫名其妙的瞧了我一眼,显然他(木匠师傅)不明白我何以有此意图--又不是复原一件碎损的稀世古物(而是一张书桌)。•答案:“莫名其妙”原指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这里表达了木匠师傅对我想要复原书桌的做法感到奇怪,不能理解。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人物性格、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如《别踩疼了雪》第三题:(1)揣摩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4分)①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答案:变抽象为具体,表现出父亲对女儿梦想的呵护,对女儿的爱。②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答案: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雪以生命,表达出女儿对母亲的爱,展示出女儿纯洁的心灵。•二、品味句子的深层含义和作用•1.从内容上说,常考查散文中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2.从结构上说,常考查散文中的总领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3.从表达上说,常考查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①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引起下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②文中: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总结上文;③文末: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使结构完整……①首句。一个语段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转的作用。要注意抓住六种重要句子:②中心句和点睛句。③感情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④描写句。那些刻画人物和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⑤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⑥尾句。语段的尾句或概括总结全文,或照应开头,或留下思考的余地,或抒发感情。表达效果上有些句子有升华主题,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解答句子的含义与作用要二思考:一是句子自身的意思,这主要联系句子所在的段落进行思考;二是句子深层的意思,这要联系中心、主题来思考。要三想到:“一想到”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者某种表现手法;“二想到”其可能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总领全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三想到”一些文中的重要语句,有时受文章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还需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态度、感情等内容加以理解。有深层含义的句子往往使用了某种修辞或写作手法,故意将句子的真实含义隐藏,就好像为它遮上了一层面纱。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就应先看清它所借用的“隐身”术,有的放矢地去分析。如:‘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这句话的实际意思什么?”答题注意事项:不能简单的只写作用,还应根据内容结合原文回答。如《别踩疼了雪》第二题:第七段加横线的句子“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要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答案:承上启下(1分),由“看雪”的描绘转入对妈妈的回忆。(2分)揣摩语言1.理解有深层含义的句子2.理解富有感情色彩的句子3.语言技巧的作用①放到特定的时代中去看②联系作者的思想发展去看③放到一定的上下文去看①具有讽刺意义的②运用反语手法的③不便直接说而运用讳饰手法的①叠音词的使用②炼字③引用与化用④辞格的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语言技巧的鉴赏具体角度如下: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
本文标题:中考散文阅读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151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