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荷塘月色》语言艺术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曾经这样评价朱自清的散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并且赞赏他的散文如“江南风景似的秀丽”。秀丽朴素,富有诗的表现力,确实是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的突出特色。通感——特殊的比喻“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两例多数论者认为属于“通感”修辞方法。这种感觉相通的心理现象,钱钟书先生曾著文加以精辟的论述(详见钱钟书《旧文四篇·通感》《谈艺录》)。在人们的日常经验之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沟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有冷暖(如诗词中常见的“暖红”“寒碧”,沟通了眼、身的感觉),声音似乎有形象(如说声音“尖”),冷暖似乎有重量(如“轻寒”),气味似乎会有锋芒(如“刺鼻”的怪味)。人们在长期生活中积累起来的这种共同的体验,早已约定俗成地形诸语词了;而当写诗作文时,要运用“通感”,就不能随意轻率为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者对于两种诉诸不同感官的事物必须都具有深切的感受,如朱自清之对“清香”和“歌声”,“光与影的旋律”和“名曲”;一是两种感觉在心里反映上必须具有相似点,如“清香”(嗅觉)与“歌声”(听觉)都是似有若无的,“光与影”(视觉)和“名曲”(听觉)都是和谐协调的。符合这样的条件,运用“通感”的手段,才能收到预期的艺术效果。要从《荷塘月色》中举比较典型的“移觉”修辞格的例子,似乎在另一句:“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不能朗照”的“满月”,从视觉说。而“酣眠”和“小睡”的畅适之感则从整体的主观感受说。前者悦于目,后者快于身心。小睡的别有风味,人人均有同感,作者以之比月色朦胧给人的美感,真是既真切又新颖。但是全句并不具有明显的比喻修辞格的形式。《荷》文中的叠字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运用叠字写景抒情,也真可谓“情貌无遗”。《荷塘月色》一开头就紧扣题目点明题意:“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月亮渐渐地升高了”。“日日”为什么不用“每日”?“日”原是时间名词,这里实际上是表时间的量词,重叠后有浓厚的形容词意味,远比“每日”“每天”要强烈,更显得荷塘是作者非常熟识的,衬托出由于“心里颇不宁静”,要“在这满月的光里”去熟识的荷塘寻找“另有一番样子”。那末为什么不用“天天”而用“日日”?那是因为心情与音韵协调,“天天”是平声,“日日”是入声,入声字就更可以抒写“心里颇不宁静”,入声字要“短促急收藏”嘛!“月亮渐渐地升高了”,表明夜已深了,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渐渐”,真是“居欢惜夜促,在感怨宵长”(晋张华《情诗》)。“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迷迷糊糊”是作者的感受,因为不宁静而另有一番心思,即使夜深人静,这眠歌也只是“迷迷糊糊”的。“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的“悄悄”表面上是修饰披大衫这个动作的,实际也是写“我”当时的心境。“悄悄”不能只是寂静无声,而多少还带有《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那种思绪,语意双关,意味深长。第二段写荷塘、树木、月色。“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这是双音节词“蓊郁”的重叠。左思《蜀都赋》“松柏蓊郁于山峰”,朱自清则重叠写成许多树“蓊蓊郁郁”在荷塘的四面,加强了夜晚的寂寞、荷塘的幽僻和心情不宁静那种情景交融的气氛。“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阴森”是形容词,这类形容词,可以充分利用音节在语言上所表达的特殊效果,而构成以一个单音节为主体其后带上重叠的音节为辅助成分的形式,成为“阴森森”。这里一方面与“蓊蓊郁郁”照应,另一方面也反衬出“淡淡”的月光,“难得愉来片刻逍遥”的淡淡喜悦夹杂着的淡淡的哀愁。第四段着力写荷塘。开首一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的“曲曲折折”是第二段“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的“曲折”的重叠。为什么到这里才重叠呢?因为文章是写荷塘,不是写小煤屑路,更重要的是这里一重叠就为写荷叶、写荷花、写香气、写微风铺开了场面。“田田”的叶子,象“亭亭”的舞女的裙,这是用古乐府《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语。“田田”是就其荷塘的广度看,与“曲曲折折”相承。荷叶茂密的深度则用“层层”。“层层”的荷叶中间,有象“一粒粒”明珠、如碧天里“星星”的荷花。“一粒粒”这是接在数词“一”后的物量重叠,其效果有相当多的意思;“星星”是活跃于口语的单音名词的重叠,正好是“一粒粒”明珠的进一步描写。写荷叶写荷花,还要写出荷花的香味:微风送来“缕缕”的清香。“缕缕”近于“一丝丝”,给人以飘渺的感受,恰与渺茫的歌声吻合,形成了本体和喻体。视觉、嗅觉、听觉交织成心头的感觉。作者还从写微风,深入到“密密”的荷叶底下的“脉脉”流水,怜惜“不能见一些颜色”。《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作者不是也好象在叹息“盈盈一叶间,脉脉不得语”嘛!第五段专写月色,用“月光如流水一般”总领,“静静”以示夜深人静。写月色又不离荷塘,“薄薄”正是塘上雾光水气月色朦胧的写照。上有“淡淡”的云,下有“弯弯”柳影。有明有暗,有光有影。“薄薄”“淡淡”“湾湾”进一步描绘了荷塘月色,细腻而缜密。第六段着重写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连用,并又加之以“重重”“阴阴”,是上文“蓊蓊郁郁”在月光下的迷人景色,“重重”“阴阴”自然地笼罩着沉郁的气氛。这写的是近景。“隐隐约约”的远山是远景了。……最后回到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这个“轻轻”正与“悄悄”首尾呼应,同时“轻轻”毕竟还有这一晚确实“难得偷来片刻的逍遥”那种淡淡的轻松感。全文仅用二十六个叠词,非常得体而没有丝毫的复沓,写景抒情,“情貌无遗”。这充分体现了朱自清语言艺术的才华和修养,也充分地反映了汉语叠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表情达意的特殊功能——音乐性,丰富性,形象性。《故都的秋》1、文章的标题已指明了描写的地点“故都”和描写的内容“秋”,而在文章当中,作者是否只写了北国之秋?有什么作用?明确:不是。作者除了写北国之秋,还写了南国之秋,这样就形成了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2、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来描写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哪一位同学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明确:北国之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南国之秋的特点是“慢”“润”“淡”。(板书:北国之秋:清、静、悲凉。南国之秋:慢、润、淡)3、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明确:从三到十一自然段。主要有芦花、柳影、虫唱、月夜、钟声;还有碧天、牵牛花、槐树、秋蝉、秋雨、秋果。具体是:第3段主写牵牛花,第4段主写槐树,第5段主写秋蝉,第6—10段主写秋雨,第11段主写果树。4、第三问中的这些景物组成了几幅“秋景图”?明确:有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5、这五幅故都秋景图是分别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的?如写秋花,作者侧重写了牵牛花的哪个方面?明确:写秋花侧重颜色这一角度,写秋槐侧重于落蕊的形状的角度,写秋蝉是侧重写声,写秋雨是侧重写其味,写秋果重点写它的果实。6、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7、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明确:冷色。感受: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8、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是宁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9、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明确: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本文标题:荷塘月色艺术特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172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