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审美
1第8章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审美【本章概要】本章从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演进入手,介绍了其各个发展阶段特征及主要类型,详细阐释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景观要素及其审美特征,揭示了中国古典园林基本美学思想及景观组合的艺术手法,探讨了中西方古典园林的主要差异,分析了现存古典园林的几个典型代表。中国古典园林是人工与大自然的巧妙结合,从艺术欣赏角度而言,其独特的魅力和观赏价值使之成为中国古建筑景观文化中最精彩纷呈的一部分,融聚了中国古建筑中绝大多数的装饰手法,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旅游活动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的今天,对古典园林景观的观赏已成为人们陶冶情操、调节心境的重要手段。8.1中国古典园林概述8.1.1中国古典园林的演进(1)从原始古朴的自然野趣到人工色彩的渐浓、渐重(2)仿真自然山水,追求诗情画意(3)园林艺术的集盛8.1.2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类型中国古典园林种类繁多,划分的标准和依据亦不尽相同,较常见的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照造园动机和文化观念划分为生者而建的园林为亡者而建的园林(2)按照占有者的身份来划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3)按照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划分北方类型南方类型岭南类型(4)按照不同风格和艺术特色划分就世界范围来讲,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艺术风格,由此在园林的布局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归纳起来可以将世界上众多的园林形式划分为两大类。自然式园林又称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几何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5)按照建造时间划分古典园林现代公园8.2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要素审美园林是人类对大自然的审美改造,对旅游者而言又是价值颇高的综合性艺术品。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北方的还是南方的、或许是岭南的,其基本构成要素都是2相同的,离不开山、水、建筑和花木。至于风格的差异、意境的表现或雅俗的程度,则取决于对四大要素的组织、调遣以及造型、规模、装饰处理的差别。8.2.1山——园林的骨架中国古典园林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山和水是造园中两个最主要的因素,而山又是园林中造景的主要手段,因此常被誉为“园林的骨架”。(1)山的形式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山有两种形式,即真山和假山。真山园林中的山从最初产生来看,都是真山。到了秦汉时期,为了附会统治者的迷信思想——崇拜神仙,开始了人工堆土,首开假山之举。现存的古典园林中北京的颐和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都是真山园林。假山中国古典园林中绝大多数的山都是假山,即人造山。假山由于是人工所做,因此人们可以根据园林要表达的意境、景区要营造的氛围等不同要求去“加工”,当然基本原则是要再现自然美。现存园林中北京的景山和北海的琼华岛是当年统治者建都时堆成的最大的土山。私人园林中的山,大体都是假山,上海豫园、苏州环秀山庄,以及故宫御花园、南京瞻园等都是非常著名的假山园林。(2)山的审美作用分割景致作为最佳观赏点点缀空间,活跃气氛(3)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关于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古代造园艺术家总结了如下内容。作假为真瘦、透、漏、皱、丑8.2.2水——园林的血脉园林离不开水,这一点从中国早期园林以渲染神仙世界为重,到后期园林以营造山林境界为尚都得到充分的证明。水是园林中最富有生气的元素,是园林的血脉。(1)水的形式园林中的水,既有湖、池、沼、河、溪、涧、泉、瀑之分,也有动、静之分,溪涧、瀑布、河流属动态的水,而池沼、湖泊则为静态的水。由于园林的各自特点、风格的不同,因此对水面的安排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总的来讲,园林中水的形式有以下两种。大型水面小型水面(2)水的审美作用营造意境制造游赏景面与山相映成趣8.2.3建筑——园林的眼睛建筑是园林四要素中具有纯粹人为色彩的要素,它既满足居游的生活需要,又是园林构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融合在园林的自然景色之中,使之更具神采,为之凭添魅力。园林中的建筑在精不在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被誉为园林的“眼睛”。(1)建筑的审美特征园林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部分,但从园林美学角度而言,它的存在是要为山和水服务,为景观增色。中国古典园林以表现自然美为宗旨,因此园林建筑的审美特征也紧密围绕这一主3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玲珑多姿,因地制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到情景交融(2)建筑的主要类型园林中的建筑种类、造型丰富多姿,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厅堂楼阁亭桥廊8.2.4花木——园林的毛发花木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第四大要素。有山有水,还要有花木的衬托,否则山会显得呆板,而水无生气,因此中国古代造园匠师将花木形容为园林的毛发是十分恰当的。(1)花木的审美作用协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烘托景区意境作为园林的主景激发有人游兴(2)花木的审美标准中国古典园林中花木的种植以天然为准则,顺其自然、尽其天姿,布局安排随景、随意而变。对花木的选择主要有三个标准。姿美色美味美8.3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组合的艺术手法园林景观组合的各种艺术手法,受制于造园的主旨和基本原则。8.3.1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基本美学思想及造园原则园林景观组合的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源于造园的基本美学思想及原则。8.3.1.1基本美学思想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以山林境界为尚,由此形成其基本的美学思想。(1)自然美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强调“师法自然”、“法天贵真”,反对成法和违背自然的人工雕琢,把体现自然美作为园林主旨。这一“自然”的造园美学思想有两层含义。整体追求自然美局部追求自然美(2)意境美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与自然美是相对的,是人文美的一种深层次精神体现。所谓意境,实质上是园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典型概括和提炼,赋予景象某种精神情感的寄托,通过一定的景观组合手段,加以引导和深化,从而达到一种理想的审美境界。意境美的核心是诗情画意,其有两重含义:一方面是指园林中的景色传递出设计者赋予其诗一般的情感,另一方面是指园林的山水景色犹如天然画卷。8.3.1.2造园原则围绕体现自然美的园林主旨和营造诗画意境的基本美学思想,古代造园艺术家以园林中山、水、建筑、花木作为素材,从空间到时间进行有机而自然的组合,富于园林以灵活多变、随意自然的布局特点,在长期造园实践中形成了以下基本原则。4(1)寓意要曲折含蓄,令人回味(2)叠山凿池要要巧夺天工、宛自天开(3)园林建筑要与其它要素以及周围景观相协调(4)园林景观布局要有层次感,要主次分明课堂思考:如何理解园林中的“意境”的含义8.3.2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组合的艺术手法园林内各部分景区的相对独立性和审美特性,是通过巧妙、多变的景观组合的艺术手法得以呈现的。(1)抑景即将园林中的景致适当隐藏、遮蔽,不至一览无余、开门见山,而若想看清全貌,须通过曲径迂回,最终“柳暗花明”。在园林入口处常采用抑景手法。(2)对景所谓“对”,乃相对之一。对景,即能够互相对望观赏、彼此烘托映衬的构景手法。对景的运用视情况而定,有时一个景点只有一处对景,有时则四面对景。(3)点景即根据园林的性质、用途,结合环境特点进行高度概括,用一词一语点出景物特征的成景手法。点景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常见的景观组合方式,往往对园林意境的加深、诗意的增浓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既可丰富景观的内涵,有点除了景的主题,给人以联想。其形式有匾额、对联、石碑、石刻等。(4)藏景藏景是一种意境悠远的造园手法,实际上就是在园林中形成的相对封闭的较小的空间,造成园中有园的空间效果。北京颐和园后山的谐趣园就是大园中的小园,达到了闹中寻幽的审美效果。北海的静心斋也是利用了藏景的手法,营造了一个精致优美的江南式小园林,形成了园中有园、别有洞天的艺术境界。(5)借景即将园外景色引入园内,借以丰富园林的观赏内容和意境表现。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等,北京颐和园借景于西山、玉泉山,谓之远借;苏州拙政园借园外的北寺塔,谓之仰借;一年四季、朝暮阴晴之景借入园林,则为应时而借;而邻借、远借只是因与园外之景空间距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6)框景园林中建筑的门洞、窗洞,或乔木树冠抱合而成的空隙,犹如变化多样的画框,将远处山水或人文景观框入其中,产生图画般的美妙效果,即为框景。框景的形制随门洞、窗洞造型的不同而多样不一,或方形,或圆形,或花卉形,亦或器物形,不同的造型也为框景意境的表达起到烘托作用。(7)引景即能够吸引游人继续游览的景物,园林中的湖心亭、山上亭、长廊、漏窗等都可起到引景的作用。杭州西泠印社围墙上有一排漏窗,园外之人透过漏窗可见园内景物,于是产生入园一游的兴致。(8)添景园林中景物之间过于空旷或单调时,会增加一些景色,以补其不足,即为添景。添景可以丰富园林景观的层次,增强景深的感染力。添景题材较为丰富,可以是石、峰,也可以是花卉、林木,还可以是建筑的一角。(9)夹景5视线过于开阔毫无遮挡而显得单调乏味,因此常在游览路线的两侧和两岸,用山石、树丛或建筑作为配景点缀,而形成导向性的路线,使得景观在左右配景的夹道中逐渐进入游人视线,从而增加寻幽的意味,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为主景,由两岸起伏的土山和优美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8.4中西方古典园林景观差异世界上的园从宏观的角度,依照总体布局和审美情趣来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自然式园林,主要在东方国家,以中国为代表;另一类为几何规则式园林,主要在西方国家,也包括西亚和阿拉伯。8.4.1中西方古典园林产生渊源的差异(1)西方园林的产生渊源西方园林的产生始于古埃及和古希腊。西方早期园林产生的初始时期,反映了人与自然界恶劣环境抗争、求胜的精神,这一精神和理念在园林构景的秩序、规则中得以充分体现,以此来表现他们所认为的和谐美,由此形成了规则式园林风格,即使到了中世纪、文艺复兴也未改变。(2)中国园林的产生渊源中国的园林在历史上曾深刻地影响了朝鲜和日本,共同构成了东方园林体系,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园林总体风格即是东方园林体系的总体风格。由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使得自然山水为主的园林意识增强,并在以后发展演变中逐渐扎根。这种以自然为审美对象,尊重自然、模仿自然的造园意识,与西方截然相反,形成了自然式园林风格。由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的不同,中西方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观念不同,决定了建园主旨的不同,从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两大园林体系。8.4.2中西方园林审美特征的差异中西方园林审美特征是截然不同的,由于对自然界的认识角度的不同,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以自然要素居多的各自园林风格。从总体而言,西方园林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与调整,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中人胜自然的基本观念;而中国园林则强调人对自然的顺应,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中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基本观念。由此出发,形成了两大造园体系反差鲜明的审美特征。8.4.2.1形式美与意境美(1)西方园林——形式美在西方人来看,大自然是有缺陷的,为了克服这些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就必须借助各种手段、方式、理念重新塑造自然、改造自然,以提升其美感,达到艺术美的高度。轴线对称、均衡布局是西方园林造园的主旨,追求的是一种规则的、几何图案的形式美。(2)中国园林——意境美中国人对待自然美有自己的理解,主要是在变化万千的自然界中,积极寻求与人的审美心境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部分。中国园林恰恰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对自然之景加以萃取、概括,在咫尺空间模仿自然、再现自然,制造出“虽有人作,宛若天开,浑如天成”的局面。因此对于自然,中国人不求改变、改造,只求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共鸣和契合,即所谓的“畅神”,达到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由此出发,中国造园追求的是脱离形式的、诗情画意的意境美。8.4.2.2清晰疏朗与含蓄幽深(1)西方园林——清晰疏朗6在形式美法则的指导下,西方园林中各种景观要素的安排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空间分布、边界范围都清晰准确、一目了然,整体布局给人以强烈的秩序感。(2)中国园林——含蓄幽深含蓄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共同特点,中国的诗词、绘画、雕塑、建筑物不含蓄,唯有含蓄,才能引发联想,才能回味无穷。8.5著名古典园林景观实例欣赏8.5.1皇家园林景观实例欣赏——颐和园颐和园,地处北京西
本文标题: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审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17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