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日语的特点(个人之总概)一、对日语的有关曲解:1、昭和初期,东京大学日本史专业教授平泉澄曾发表了如下言论:“据说没有一种语言与日语同属一个系统,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日本是神国,日语自然就是神的语言的后裔了……”2、二战结束后不久,被称为“小说之神”的志贺直哉又发表了如下见解:“吾辈从孩提起就对国语耳濡目染,感受虽不深,但窃以为,(世界上)再没有像日语这样不完善、不方便的语言了。”并提议将法语作为国语。二、对日语的客观见待:1、“日语是普通的语言”(1)日语在谱系上孤立之说实属捕风捉影。日语与蒙古语土耳其语等“阿尔泰语系”有很大相通之处。从形态上分日语属于“黏着语”。关于句子的语序:词序语言数量百分比SOV(主语+宾语+谓语)123148.5%SVO(主语+谓语+宾语)98138.7%VSO(谓语+主语+宾语)2349.2%VOS(谓语+宾语+主语)612.4%OVS(宾语+谓语+主语)180.7%OSV(宾语+主语+谓语)120.5%合计2537100%(2)法语中也有相当于日语音读、训读的现象。(3)敬语在东南亚各国中广泛使用。(4)“は”和“が”在朝鲜语中也有相似的语言现象。2、日语中同时使用汉字、片假名、平假名、罗马字、阿拉伯数字这些不同体系的文字,这一点较为特殊。「漢字仮名混じり文」3、日语的特点总括:(1)相对于汉语、英语等逻辑性强的语言,日语表现出“曖昧、女性的、情緒的、論理性が足りない”等特点,所谓的“以心伝心、不立文字”正是日语的这些特点所使然。(可以结合日语的省略现象,委婉表现等等)。当然,这与日本人的民族性格有着很大的关联,在《日本人的性格》一书“国民与国民性”的文章中,对日本人的形象做过如下分析:(1)与自然协调;(2)非分析性;(3)用直觉把握;(4)喜欢含蓄;(5)流于感情用事;(6)注重他人。反映日本人这些心理的词汇有:ほどほど、いさぎよい、あきらめがよい、しかたがない、あとくされない、はかない、いわく言いがたい、ゆかしい、きめこまかい、きめこまかい、けなげ、ひたむき、真剣、気持ちを飲み込む、気配り、心づかい、心づかい、気兼ね、あたりさわりがない、間が悪い、ひけめなど(2)日本语、日本文化在关东和关西产生着对立:日本从地理上看南北狭长,而从文化上看则属于东西狭长型,即日本文化实际上大致可分为关东与关西两个下位类型,从语言上看较为明显:1603年江户幕府建立前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心一直位于关西,日语的那种“女性化,轻柔化”的倾向与长时间的贵族文化有着很密切的关联,这一点可以与日本文化的精髓“物哀”(本居宣長:もとおりのりなが)联系到一起。尽管从镰仓幕府时代开始武士开始掌权,但未从文化上对日语产生过大的影响。但江户幕府的建立,政治中心转移到关东,日语开始受到“关东方言”的影响,特别是明治维新后日本文化中心的逐渐转移,也促使了日语的变化。今天的标准日本语便是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方言转化而来的。举个例子来说:“が、ぎ、ぐ、げ、ご”的两种读法便体现了两个地区两种文化的对立和区别。4、日语中音读与训读的由来:漢字の音読み:漢字を中国語の発音に基づいて読むことである。漢字の訓読み:中国風の読み方をせず、やまと言葉の発音をそのまま使っている読み方である。事实上,汉字在传入日本之前或者说与中国抑或是邻近的朝鲜、韩国交往之前,有它们自己的语言,但是缺乏语言的载体-----文字,他们一方面借鉴汉语的形和音(音读),另一方面将它们自己固有语言的发音贴敷到与此意义一致的汉字身上,形成了日语的训读。如:風(かぜ)、雨(あめ)、車(くるま)等。5、关于日语中的假名:“假名”,意为“假借的字”,与真名相对,其包括以下几种:(1)万叶假名:利用汉字的原形表示日语的音节,相当于假借文字。它将汉字作为表音文字使用,利用汉字的音读或训读来书写日语的音节,如奈良时代《万叶集》,万叶假名又被称为“真假名”。A、音假名B、训假名(2)平假名:平安初期盛行汉文学,草写体脱离了汉字原形,从而形成。(3)片假名:万叶假名的部分笔画构成。也是在平安初期形成,最早是僧侣利用万叶假名的部分笔画在字里行间作注释或标音,形成了脱离汉字的文字。6、关于日语中的汉字和读音:(1)音读:接近中国汉字原音的、日本语化了的汉字读音。之所以现代日语中音读与汉语读音相差很大,是由于汉字或汉语传入日本的时期、途径不同,还有汉字原音在中国的地区性差异等原因,日本汉语的读音又分成吴音、汉音、唐音三种。A、吴音(呉音)“吴”是指长江中下游地区,日本在公元5-6世纪与此地区的交往很为密切,当地的汉字发音不妨理解为吴方言,它最早传入日本,当时日本汉字的读音主要受这一带的影响。B、汉音现代日语中大部分汉字的音读都是汉音,它主要受中国北方长安一带的发音的影响,它大约是在中国的隋唐时期通过儒教及各种汉文典籍传入日本。另外可补充:纵观历史各个阶段,中国与日本的交流史中,隋唐对其影响最大,催生了其历史上著名的“大化改新”,便是模仿长安建起来的。C、唐音“唐音”之称谓切勿望文生义,它是中国宋代以后传入日本的,主要受南方地区发音的影响,又被称为“宋音”、“唐宋音”。它在汉字音读中占的比例不大,主要是禅宗方面及部分器具器皿的名称。(2)训读训读的性质:由于汉字具有表意性,不考虑汉字的原音,只利用汉字的字形和字义来表示日本固有的词语。(汉字传入前日本有其语言,只是没有文字而已,切莫有此误解)A、正训:每一个汉字的本来字义所对应的训读,它是最普通的训读。B、熟字训:汉字的训读一般是由一个汉字作为单位的,有两个以上的汉字为单位的训读称为熟字训。这其中也包括偏离汉字的训读,如:安い(やすい)、更ける(ふける)C、第一为前音后训(重箱読み):本棚第二为前训后音(湯桶読み):消印D、当字:利用汉字的音读或训读,表示与汉字意义基本没有关系的词语,并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用字方法。目出度く(めでたく)、出鱈目(でたらめ)等7、关于日语的词种:(1)和语词的特点:a、从语音节奏来看,和语词避汉语词外来语词的音节数量少。B、从词义方面来看,和语词主要是生活用语,而政治宗教方面的词语多是汉语词,表抽象意义的和语词很少。C、从语感来说,俗的一面是和语词是传统的生活性词语,一部分词汇较为粗俗;雅的一面是和语是传统语言的缘故,适合表达心理感情,描写景色风貌。D、和语的造词能力较差。E从语法的角度来看,和语词是日语句子语法作用的主要成分。(2)汉语词汇的特点:a汉语词汇在日语中占的比重较大。B汉语词汇多用于书面语,具有庄重含义高深的一面。C汉字的表意功能强,较强的造语能力有利于表达新的事物和新的概念。(3)外来语的特点:a外来语的语种来源广泛。B外来语在现代日语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C常被年轻人所用,可表达时髦新鲜之意味。另外,对于汉语词汇,可以结合20世纪初日本的废除汉字运动,特别是东京大学初代校长加藤弘之。“东亚文化圈”中汉字的重要,越南、韩国(世宗大王)弃汉字而创立并使用本国本民族的文字。可以结合“国学”一词进行有益的阐述日语语言学小专题:1、日语中的“体”与“时”2、日语中的敬语3、日语中的授受表现
本文标题:日语语言学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180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