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
1浅析初中生学习物理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姜堰市二附中韩阿平关键词兴趣激发兴趣怯学克服怯学论点概述初中物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帮助学生克服怯学心理,注重知识与能力相结合。一切教的规律都应该服从学的规律。从本质上讲,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效率的提高,都离不开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分析。许多事实证明,教学效果的好坏,既取决于认知因素,也取决于非认知因素,诸如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这些都是和学生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因此,分析并掌握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是我们进行物理教学和教学研究的重要依据,一、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心理1.直觉兴趣。具有这种兴趣的学生只满足于观察新奇的物理现象。希望看到鲜明的、生动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但是,并没有探索产生这些物理现象因果关系的认知需要。初二学生中有些人是处于这个兴趣阶段,或者叫有趣阶段,而且他们的兴趣容易波动。例如,初二学生的第一节物理课上,他们会对老师演示的各种实验好奇,甚至被实验中出现的各种奇妙的现象迷住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只停留于表面现象,随着学习的深入,当需要对这些物理现象进行探究时,当需要动手并动脑思考时,他们中的有些人往往就知难而退,久而久之成了学习的落伍者。2.操作兴趣。具有这种兴趣特征的学生,他们的兴趣集中在直接操作上,总是想自己亲自动手,这是积极的一面。但往往忽视对本质现象的认识,一旦操作的愿望得到满足,兴趣也就不浓了,甚至消失了。例如,学生听到要上实验课,会表现出极大的兴奋,实验课上也是积极动手,非常活跃,可是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及反映出来的问题,却视而不见,这种学生肯定也学不好物理。23.因果认识兴趣。具有这种兴趣的学生不仅要求观察物理实验与现象,想看到结果,而且还想进一步追根求源,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部分初中生已具有这种兴趣,如果他们能够学懂,取得好成绩,他们的兴趣还会发展。比如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他们会根据实验现象结合指导老师的启发、提示,观察到水沸腾之前的温度变化、气泡大小、声音大小以及水沸腾后的温度变化、气泡大小、声音大小,并能进行比较,且能得出水沸腾的条件,这种学生往往会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及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而更加的喜欢物理。4.概括认识兴趣。有这种兴趣的同学已经不是只满足于观察实验,取得直接的结果,还想运用分析综合的思维活动去探究一般的规律,喜欢用物理的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也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这个阶段也叫志趣阶段。例如在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这个问题时,他们不满足于根据公式进行探究,有的同学不断地改变因素,比如有的同学改变物重,有的同学改变斜面的粗糙程度,有的同学改变斜面的倾角,探究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斜面的机械效率如何变化。这些学生一般具有较高的智能水平,善于把所学知识系统化和概括化,学习比较灵活。上述第一、二阶段的兴趣属直接兴趣,三四阶段的兴趣属间接兴趣。一般地讲,兴趣多是从对物理现象的本身的认识开始,转向对它的内部规律的认识这样一个过程。兴趣可以发展演变,不是总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事实证明,初二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物理时,出于对物理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浓厚。过数月之后,一部分学生的兴趣开始下降,不喜欢物理的人数增加。兴趣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随学习难点的出现而引起的波动,调查还发现,男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多数比较稳定,女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不够稳定。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永远胜过责任感”。所以在教学中注意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巩固其兴趣,提高兴趣的水平是非常必要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初中首先应特别强调为学生创造一个物理图进景,展现物理过程,叙述物理现象,这是引起兴趣的突破点。但也要注意,不失时机地转3向内部规律的揭示,以巩固兴趣,深化兴趣。其次,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呈现具有一定强度和新奇性的刺激,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进他们的有意注意、思考和探索,激发其间接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应根据自主学习研究的体验,去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提问、回答、以及别出心裁的思考方法等要耐心、热情地诱导,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保护处于萌芽状态的创新意识,时时给学生一个驰骋联想的平台,使其真正成为探索新知,驾驭知识的主人,使学生在接受必要的知识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的主动探求、发现和体验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认识本身就是一种最令人讶异和感到神奇的过程,能激起高昂和持久的兴趣。事物的本质,事物的种种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变化……都会有无穷无尽的兴趣。”二、初中生学习物理的怯学心理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初中学生学习物理既存在浓厚的兴趣心理,同时也存在很大的怯学心理。特别是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极易出现这种畏惧心理,以至在心理上打了败仗,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来自学科特点的原因。由于物理涉及的内容广泛,物理概念比较抽象,难懂;物理探究需要学生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按照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初中物理一般先学习力、惯性、密度、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功等重要概念;牛顿第一定律、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原等重要规律,这些知识多是初二物理学习的分化点,容易导致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使部分学生产生怯学心理。另外,初中所学各学科横向联系的相互影响也会造成学生学习的难点。例如:数学上速度的单位读法是“每小时多少公里”,而物理上必须读作“多少千米每时”;物理应用题的解题格式与数学又是截然不同;数学上的量不一定非得有单位,而物理上的量一定要有数字和单位等等。读法、表示方法及解题格式的不同都容易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困难。2.来自学生认知水平的原因。学习物理,思维非常重要,例如学生从形象思4维开始转向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的过程,学生难以适应。一些物理单位,如牛顿、帕斯卡、焦耳,既陌生又不习惯。某些物理常数(例如g值)一时无法给出物理意义,难以理解只好死记。而且初中开始出现复合单位,例如J/(Kg·℃),学生难以接受。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像用理想实验方法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用模型法来分析物质的组成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很困难。3.来自教师教学的原因。如果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忽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授条理不清,启发不到位,只重视传授知识,忽视能力培养,重视理论,忽视实验,重视课内,忽视课外等等,也是使学生感到物理难学,以至出现怯学心理的原因。我们应多分析造成学生的怯学心理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克服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两极分化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同时,要激活课堂气氛,激励学生思维。和谐、平等、自由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中,自由活动,大胆提问,使他们的创造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突出个性的培养,激励学生求异和发散思维,要积极开拓个性化的发展空间,提供一些与教材有关的材料,既帮助学生更具体透彻地理解历史,也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展思维空间,为学生比较、辨别、思维、综合插上想象的翅膀。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充满个性的、放射状地发展。中学物理教学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这正好符合中学生好动、好奇、好学的特点,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心理条件,利用学生的兴趣心理,克服他们的怯学心理,加以适当引导,就能促使学生在发现新奇物理现象与已有知识存在矛盾时,去探索现象的因果关系,形成学习物理的直接动机。参考文献《中学物理教材教法与实验》魏日升张宪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版)
本文标题: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192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