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古代典籍的载体与装帧
中国古代典籍文化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1.钱存训《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2.童芷珍《古文献的形制和装修技法》,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3.奚椿年《中国书源流》,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4.刘国进《中国上古图书源流》,新华出版社2003年5.刘国钧《中国书史简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6钱基博《版本通义》,古籍出版社1957年7.李致忠《古代版印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8、严佐之《古籍版本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9.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中华书局1981年10.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巴蜀书社1991年11.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郑宝倩《华夏人名与中国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13.何晓明《姓名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14.雁侠《中国早期姓氏制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15.陈垣《史讳举例》,中华书局1962年16.王建《中国古代避讳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17.周广业《经史避名汇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18.李芝萍、贾焕阁《天文·时间·历法》,气象出版社2003年19.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20.张培瑜《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21.唐凌《历史年代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22.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23.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24.陈茂同《历代职官沿革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25.纪昀《历代职官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26.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新华出版社1993年27.谢青、汤德用《中国考试制度史》,黄山书社1995年28.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29.启功、张中行、金克木《说八股·说八股补微·八股新论》,中华书局2000年30.臧云浦等《历代官制、兵制、科举制表释》,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31.杨殿奎、夏广洲、林治金《古代文化常识》,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32.王力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典》,中国言实出版社2002年33.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编著《中国天文学史》,科学出版社1987年典籍就是图书,我们这里要讲的是古代的图书。那为什么不用“古籍”这个名词呢?因为很多图书馆出于保管和利用的特殊需要,认为古代抄写、印刷的图书才叫“古籍”。而我们平时接触的古代图书,更多的是新版平装本,而不是线装或卷轴装、经折装等其它装帧形式的图书。为了避免概念混淆,我们在这里就用“典籍”这个概念。[英]泰勒:从广义的人种论的意义上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它一切能力和习惯。(1871年。《原始文化》第1页,蔡江浓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具体落实到某一类物质上时,文化就是指透过物质形式反映出的人们的认识能力、科技、生产水平、人际文往、风俗礼仪、饮食习惯乃至个人的志趣、性格、爱好等等。社会生活实践决定了典籍的内容和形式,而典籍的内容和形式又成为影响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有力因素。本课程不准备谈典籍本身,那是文献导读或文献精读课的任务,这里想谈谈附著在古代典籍之上的文化,特别是阅读古代典籍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比如典籍的载体和装帧、古代的姓名与避讳、历法与纪年、科举制度等等。第一讲古代典籍的载体和装帧载体就是记载典籍的物质材料。从我国典籍发展的历史来看,先后出现的载体形式有: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纸张、电子等。文字是典籍出现的基本条件。未有文字以前,不同民族曾发明一些帮助记忆的方法。如我国古代曾用结绳记事。《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郑玄《周易注》:“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一、甲骨甲骨是龟甲和兽骨的合称。具体地说,甲指龟甲的腹板;骨指兽骨,多指牛的肩胛骨或胫骨,也有猪和羊的肩胛骨。迄今为止,人们可以见到的最早的古代文献就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人称甲骨文。甲骨文是公元前1300多年到1100多年间(盘庚迁都到商纣亡国)的一种通行字体,这种文字是用刀刻的而且多用于占卜,所以又叫做契、刻辞、刻文或卜辞。又因为发现于殷都遗址(今河南安阳县西北小屯村),也称之为殷墟文字、殷墟书契、殷墟卜辞。甲骨文因为是用刀刻的,所以线条细瘦,方折笔画居多;因为写法没有定型,一个字往往有很多形状。步齒(齿)据不完全的统计,国内外现存甲骨(含拓片)约14-15万片,其中单字约4500个,有不到一半的字被识读,有一些字的释读学者们有分歧,有大量的字目前还难以认识。1959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了一部大型的甲骨文献图书《甲骨文合集》,共13册,由中华书局于1978年至1982年全部出齐。选存了文句完整或比较完整,以及文句虽有残缺但内容较为少见的甲骨41956片,为人们研究甲骨文提供了可靠的文献依据。198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4册中华书局1996年5月,4册2009年8月二、金我国先秦时期称铜为金。金文,主要是指青铜器上的铭文,当然也有其他金属的,如铁器、金银器等。其时代主要是商周秦汉,以周代最多。青铜器主要是铜和锡的合金,铸造出来的器物呈青灰色,所以称为青铜器。考古发现证明,我国早在殷商时就能熟练地应用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技术。青铜器主要为统治者和贵族的生活器具,如酒器、饮器、食器、乐器等。这些器具如果用作礼器,则被称为吉金。三代时,钟、鼎为最重之器,金文所铸刻的器具以钟鼎居多,故后世又称金文为“钟鼎文”。西周是钟鼎文最为盛行的时代。周代贵族为了记录他们认为重要的事件,如歌功颂德,财产分配,疆界纠纷,命令告示等,就选择一些既贵重又可长久保存的青铜器,在上面铸刻铭文,因此,金文又称为“铭文”、“铭辞”。周铭辞结尾常有“子子孙孙永宝用”的话。伯梁父簋,西周晚期。1961年10月陝西長安縣灃西公社張家坡西周銅器窖藏(12號)。通高22.8、口徑19.7、腹徑25.7釐米。斂口鼓腹,有子口,圈足外侈,圈足下連鑄三條獸面編足,一對獸首耳,下有方形垂珥,蓋面隆起,沿下折,中央有圈形捉手。通體飾瓦紋。499字金文继承甲骨文而来,它的形体结构与甲骨文很接近。但因为周代的金文是用笔写在软坯上刻铸出来的,故笔画要比甲骨文丰满粗壮,形体长圆,比较匀称。取聿中国青铜器综论全三册朱凤瀚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全18册中华书局1984年3月-1994年12月6册,2001年10月3册2006年4月三、石古代“金石”常常并称,成为一个名词。如果不算原始的石刻岩画、石刻符号,石头作为文献载体的历史可能同青铜器一样早。《墨子·明鬼》说:“铸之盘盂,镂之金石。”与青铜器相比,石头的性质更坚固,价格更低廉,取材更便利。因此,秦汉时期,统治者更愿意用石刻文而不是铭文来记载国家大事。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秦刻石鼓。石鼓文即10个馒头形石碣上的文字。这些石碣是唐朝初年在陈仓(今宝鸡)发现的。其形似鼓,古人谓之为“石鼓”。石鼓的四周环刻着四言诗,内容是记载贵族游猎情形的,故又称“猎碣”。现在故宫博物院。东汉熹平年间,最高统治者命蔡邕将《周易》《尚书》等几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写好刻在石版上,立在洛阳鸿都门,供当时学者抄写和校读。这便是熹平石经。魏明帝正始年间,在洛阳太学,重立石经,用古文、篆文和隶书三种字体写了几部重要经典,叫做“三体石经”。唐文宗开成年间,又在长安太学,用楷书刻了十二部经典,称“唐石经”。五代时,后蜀孟昶,取《易》、《书》、《诗》、《春秋》、《礼记》、《周礼》刊石,兼刻传注,是为“后蜀石经”。如今,仅唐石经保存全套拓本,其余大都残佚。而存量最多的石刻文献则是历代的墓志碑文,各地名胜古迹的题名、题辞、题诗、记文等等。2004年4月,由西北大学历史博物馆从民间征集。西安市东郊出土。这方井真成墓志是日本遣唐使的首例实物明证。墓志为汉白玉质,盖顶篆书“赠尚衣奉御井府君墓志之铭”。墓志全文171字。贈尚衣奉御井公墓志文並序公姓井,字真成,國号日本。才稱天縱,故能(銜)命遠邦,馳騁上國。蹈禮樂,襲衣冠,束帶(立)朝,難與儔矣。豈圖強學不倦,問道未終,(壑)遇移舟,隟逢奔駟。以開元廿二年正月(廿)日,乃終於官弟,春秋卅六。皇上(哀)傷,追崇有典。詔贈尚衣奉御,葬令官(給)。即以其年二月四日,窆於萬年縣滻水(東)原,禮也。嗚呼!素車曉引,旐丹行哀。嗟遠(途)兮頹暮日,指窮郊兮悲夜台。其辭曰:(別)乃天常,哀茲遠方,形既埋於異土,魂庶歸於故鄉。《纪泰山铭》、亦称《东岳封禅碑》、《泰山唐摩崖》,刻于唐开元十四年(726)九月,为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后撰书的铭文。摩崖高1320厘米,宽530厘米。隶书,24行,满行51字,现存一千余字,字大16x25厘米。100册1989年5月25册1998年4月四、竹木竹指竹简,木指木牍,合称简牍。简牍作为文献载体的使用,据说早在殷商时就出现了,但从出土文献考察,主要集中在战国至汉晋这一段时期,东晋以后,纸张的使用取代了简牍。竹简成为文献的载体,要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首先把竹子剖成一片一片的,为防虫蛀,先作脱水处理,用火烤干竹子里的水分,像出汗一样,也称为“汗青”,这道工序叫“杀青”。经过杀青后的竹片才能用毛笔在上面书写。王充《论衡·量知》:“……竹生于山,木长于林,截竹为筒,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断木为椠,析之为版,力加刮削,乃成奏牍。”刘向《别录》:“新竹有汁,善朽蠹,凡作简者,皆于火上炙乾之……以火炙简令汗去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曰汗简。”根据古代简册制度的一般情况,每一支竹片制成的简叫做简,把若干简编在一起成为策(册),编简成册的绳子多用帛带和丝带。简册用绳一般为上下两道或上中下三道。成语“韦编三绝”就是形容古人读书用功,把连接简册的绳子翻断了。简册经过编联,为了便于保存,把它卷在一起叫做卷,有字的一面朝内,无字的一面在外。木牍是指用来书写的木版或木片,一尺见方的牍叫做“方”。古代的简与牍在记载功能上有所区别。《仪礼·聘礼》说:“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一百字以上的篇幅写在竹简编联的“策”上,一百字以内的篇幅写在“方”即木牍上。单片的木牍比单片的竹简宽好几倍,多用于书写公文、律令、书信等。从汉代起,木牍的标准长度为一尺,这就是后来书信被称为“尺牍”的原因。木版如果再做得大一些,就叫做“业”。现在学生在上学的过程中有“肄业”、“毕业”的说法,这种说法是从古代的书册制度演变而来的。所谓肄业,原意是指读大版子书,毕业是指大版子书读完了。书写会出错,就用刀刮去再写,所以“刀”和“笔”要配合使用,就有了“刀笔”这个词。《临江仙》起自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疏财仗义更多能。事亲行孝敬,待士有声名。济弱扶倾心慷慨,高名水月双清。及时甘雨四方称。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1993年10月出土於湖北省荊門市郭店一號楚墓1994年5月上海博物館从香港文物市场上买来1600多枚竹简。其代代应在战国晚期。上海博物館藏楚簡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1155枚竹简。内容主要为秦律与日书。1959年7月,甘肃省博物馆在武威市新华乡的6号汉墓中发掘出竹木简600多枚,主要是《仪礼》简。1972年4月,山东省博物馆与临沂文物组在临沂银雀山的两座汉墓中出土竹简4942枚,主要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晏子》、《守法守令等十三篇》、《阴阳时令占候》、《元光元年(前134)历谱》。1990年至1992年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敦煌悬泉置遗址发掘出土35000枚简牍。其中有字者有23000多枚。其内容涉及汉代中央到地方以及邮置系统的各种文书、簿籍以及信札、日书、历谱、医方、相马经等。1930-1931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汉代居延旧地(今甘肃)掘得11000枚简牍。1972-1974年,甘肃居延考古队又在居延出土19700枚竹简。198
本文标题:古代典籍的载体与装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198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