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4高考历史复习课件:从自由主义到国家干预、从计划经济到(精)
(五)从自由主义到国家干预、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本专题主要包括世界主要经济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从2010、2011年新课改地区高考命题看,主要考查了以下几方面:1.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殖民扩张的掠夺性与客观进步性;从新史观角度分析评价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全面理解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思想;工业革命与世界大国崛起、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的关系等。如2011年有3道选择题、5道非选择题;2010年有5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2.考查苏联社会主义探索中的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二战后苏联的改革等,突出理解计划经济模式对苏联成为世界大国的利弊影响等。如2011年有3道选择题;2010年有3道选择题、1道非选择题。3.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影响;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广泛运用及福利国家制度的形成、评价等,突出对资本主义发展运行模式变化的考查等。如2011年有3道选择题;2010年有4道选择题、1道非选择题。4.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中的方针、政策及经验教训、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变及其特点等。2011年有12道选择题、3道非选择题;2010年有7道选择题、2道非选择题。综合近年本专题的高考命题特点,预测今后高考命题可能从以下角度考查:1.高考突出对古今中外经济政策变化及生产运行机制调整的考查,故本专题涉及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经济思想或政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政策、中外经济体制的变化、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等都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2.高考可能继续围绕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现代化发展的经济模式及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等相关内容,考查对资本主义经济、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程阶段特征、影响的理解认识,特别突出对世界大国兴衰的理解认识的考查。3.高考可能联系社会热点,从世界贸易冲突、民生、环保等问题,考查对中外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调整的必要性、局限性的分析评价。一、资本主义经济思想与发展阶段的认识1.16~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发展处于手工工场阶段,主要资本是商业资本运作,这时期盛行重商主义,为资本主义发展进行资本原始积累。2.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主要是工业资本运作,采取机器大生产下的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自由资本主义政策。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私人垄断资本产生,垄断资本占主导地位,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更加盛行,生产与资本的无序运作更加严重,导致了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3.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国家干预经济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盛行,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二战后,凯恩斯主义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名师点拨】资本主义三大经济思想的特征(1)重商主义是手工工场时期的主要经济思想,主张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2)自由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主要经济思想,主张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3)凯恩斯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主要经济思想,主张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等各方面干预经济。二、全面掌握世界历史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理论与实践自社会主义运动诞生以来,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理想变现实,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到底怎样走,世界近现代史上出现过许多主张,也进行了不同的实践探索。对此,应当采用归纳法全面掌握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在分析归纳时,既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也要注意国内外的层面。1.马克思的设想: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推翻资本主义专制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按需分配的社会主义。这种理想化的主张并没有真正实践和实现过。2.列宁的主张:俄国十月革命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和实践;十月革命后列宁在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设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结果是不成功的;1921年,列宁又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3.斯大林的主张:斯大林时期主张利用行政手段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通过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等,1936年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形成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对东欧、中国产生重要的影响。4.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在保持斯大林体制的基础上,给予企业一定的自主权利,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斯大林经济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弊端,注定难逃改革失败的命运。5.戈尔巴乔夫对社会主义的新看法:彻底放弃斯大林模式,急于求成的激进改革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新思维”指导思想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但是缺乏坚强的领导和配套措施,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6.毛泽东的主张:新中国成立后,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逐渐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1958年后过分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7.邓小平的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改革开放,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出改革和革命的本质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市场和计划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就非凡。三、世界现代史上的三大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特点1.比较类型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西方模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工业化道路农业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生产资料私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按比例协调发展先轻工业后重工业集体化农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资本主义大农场经济体制政治制度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苏维埃代表大会制,一党制,终身制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两院制、内阁制等2.特点(1)苏俄是国家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后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美国: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国家干预经济,调节资本主义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3)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名师点拨】近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以苏联为代表的斯大林模式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三种模式都各有特色,复习备考时应运用列表法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其各自特点及影响。可以从所有制形式、工业化道路、农业制度、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比较美国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内容项目背景目的措施不同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政府推行的自由放任政策下,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美国要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苏俄要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缩减农业,部分地控制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整顿金融恢复发展农业,部分地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自由贸易手段特点性质不同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保证私有制经济的前提下,强调计划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在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强调市场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并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的经济改革社会主义的经济改革相同都是在面临严重政治、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改革内容都涉及农业、工业等各个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社会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统治;都是生产关系的局部变革;都能从国情出发,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名师点拨】罗斯福新政和苏俄新经济政策成功应对经济危机的思想方法给后人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分析两种政策,充分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1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①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②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形成③希望依靠社会底层渡过危机④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解析】选C。理解材料,罗斯福在新政改革中,准备实行一些有利于社会底层、普通民众的措施,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秩序。如: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③④符合材料。①政府只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并未放弃自由经济,②不能体现。2.1933年的罗斯福新政使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这印证了()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是自由经济最可怕的事情”C.“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就是全部由国家投资”D.“政府应该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直接干预”【解析】选D。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就是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罗斯福新政对经济的干预,缓解了美国经济危机,说明政府应该对经济进行干预,D项正确,排除B项;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就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A项错误;C项中“全部由国家投资”说法错误,也与题意不符。3.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经济思想,它们()A.通过制定指令性计划发展经济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对干预经济在认识上看法相同D.看似互相矛盾但目的一致【解析】选D。自由主义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至1929年大危机之前比较盛行的经济思想,其内容是主张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其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是1929年大危机之后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经济思想,其内容是主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其目的也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二者内容上看似矛盾,但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D项符合题意。A项是计划经济的特点;B项是凯恩斯主义的特点;C项错误。4.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一整套自我调节的机制,主要表现在()①推行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②改革社会制度③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④政府对经济加强宏观管理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D。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经济调整,是在不改变社会制度下的自我调整,调整之后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但并没有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故②③说法错误。5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计划经济是一门不仅为更早时期苏联的经验展现出来,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独有B.计划经济体制是各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C.计划经济体制曾在苏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D.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曾经并正在发挥作用【解析】选D。据信息“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说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罗斯福新政的有关史实,可判断D项正确。6.1935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访问苏联后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消极的东西”主要含义是()A.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B.新经济政策的弊端C.支持工业化,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D.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解析】选A。罗曼·罗兰于1935年应邀访问苏联,并写下《莫斯科日记》一书,书中有对苏联未来的期望,也有对在苏联所看见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的描述,故“消极的东西”是指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答案应为A。7.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选B。根
本文标题:2014高考历史复习课件:从自由主义到国家干预、从计划经济到(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21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