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苏霍姆林斯基的“两个教学大纲”
苏霍姆林斯基的“两个教学大纲”(山东省阳信县教育局吴建民)苏霍姆林斯基“两个教学大纲”的理论与实践,对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主动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教师集体都深信,少年的智力教育取决于必修的和非必修的大纲的统一。这种统一的性质是由每个学生个人的许多特点决定的。”一、什么是“两个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指的是那些“要求学生牢牢记住和长远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指的是那些“关键”的知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运用知识的能力,就取决于这些知识是否牢固”;指的是那些“反映本门学科特点的、重要的结论和概括、公式、规则、定理和规律性”;指的是“学生都备有专门的本子,用来抄录那些必须熟记和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指的是“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指的是“非必修知识的大纲”;指的是“学校大纲范围以外的一切知识”;指的是可以帮助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的“智力背景”。二、为什么需要“两个教学大纲”1.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必修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讲,“必须识记的材料越复杂,必须保持在记忆里的概括、结论、规则越多,学习过程的‘智力背景’就应当越广阔。”换句话讲,“学生要能牢固地识记公式、规则、结论及其他概括,他就必须阅读和思考”更多的“并不需要识记的材料”。“学生从对材料本身的兴趣出发、从求知、思考和理解的愿望出发而阅读的东西越多,他再去识记那些必须记熟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就越容易。”在阅读的基础上和以前所获得的知识的基础上,学生们“好像脑子里已经构成了一幅世界地图”,再学习新知识,“好像只要用小块的积木放在图上空白的地方就行了。”2.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苏霍姆林斯基讲,“他们广泛而又多方面的兴趣,他们在积极活动中对自我肯定的追求”,都会使他们感觉到,“如果学校里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别的什么也没有的话,他们就不能得到满足。”无论课堂教学怎样有趣,无论教师怎样努力把课堂教学组织得尽善尽美,“如果少年的智力需求被局限于上课的话,他对上课就不会感兴趣。”“如果你们希望少年具有丰富的、充满意义的精神生活,希望他们不白白浪费时间和不去寻求某种可耻的强烈刺激的话,请你们把这些看不见的线由课堂教学引到课外兴趣爱好和需求上去。”3.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尊重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讲,“一个少年在课外读得愈多,与课内无关的东西知道得愈多(当然这个无关是相对的),他就愈是重视一切知识,尊重智力劳动,尊重教师,尊重课堂教学,也尊重他自己。”“一个人总是特别珍惜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教学有两项教育任务,“一是传授一定的知识,二是启发少年对知识的渴望。”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课堂教学就会成为少年精神生活所期望的源泉,教师成为这个源泉很好的开掘者和保护者,而书籍成为吸收文化的宝库。”4.可以促进“尖子生”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讲,“在每一个班里,在每一届入学的学生里,都会出现一些天才的数学家,天才的机械师和模型设计师,天才的植物栽培家,以及天才的化学家、语文学家和历史学家”,教师有责任“点燃这些才能的火花”。“数学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总是出几种难度不同的方案。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挑选他力所能及的题目去做。”由于布置、完成作业是在班集体中进行的,因此带有了竞赛的性质。“在这种竞赛的气氛中,天才才能得到发挥。我们学校的每一届毕业生(40—50人)中都有2、3个天才的数学家。他们早在中学的时候,就已经在学习高等学校的教材和解答其中的习题了。”5.可以促进“后进生”的转化。苏霍姆林斯基讲,“为了理解必修教材并记住这些东西”,这些“思维迟钝”的学生“必须读一定量大纲规定以外的科普文艺,不是为了识记而是为了让阅读过的东西通过知觉在思维物质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有一年,苏霍姆林斯基上物理课。在学习“液体和气体的压力”一节时,苏霍姆林斯基“给那些领会教材很困难的学生阅读了有趣的科普小品”,课外阅读变成了激发学生智力的推动力,“学生们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因果联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抽象思维的能力主要并不取决于头脑中积累的‘一大堆’知识,而是看哪些东西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和深刻理解。如果对有趣的、想要知道但并不是非记住不可的东西付出紧张的智力劳动,就能增强记忆。”三、怎样实施“两个教学大纲”1.让课外阅读配合课堂教学。苏霍姆林斯基“总是尽量设法让课外阅读跟新学的每一个新概括相配合”,所学的知识越复杂,“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书籍就应当越有趣,越有吸引力。”苏霍姆林斯基讲,“在教电流定则这一部分教材时,我搜集了一个专题的图书架,供学生们个人在课外时间阅读。这个图书架有55种图书,都是讲自然现象的,而这些自然现象的原理都跟物质的各种电的性能有关系。”“在科技新闻展览台上,在阅览室、学校图书馆里,在物理研究室里,陈列出一些有关的科学书籍和小册子。”这些材料,“激发起学生对一系列科学上的复杂问题以及对新的书籍的极大兴趣。”2.让学生按照“各尽所能”的原则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讲,“我们实行的原则是‘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应当达到他力所能及的成就’,这一点有助于我们达到全体学生的全面的智力发展,防止学业落后的现象。”“必须让那些天赋高、有才能的学生在他们有能力的那些学科上和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超越教学大纲的界限。”在教学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总是“找出一些理论问题让最有才能的学生去研究”。他先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这些材料,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继续研究。“例如,在课堂上学习电学和原子分子理论时,一些最有才能的学生在研究如下的问题:电流的无发电机生产,热核反应,原生质的属性,水电效应,半导体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现代科学已知的基本粒子,宇宙光的起源,等等。”3.让学生自由展示个人的学习成果。苏霍姆林斯基讲,“从三四年级起,我们就开始举办数学创作晚会、数学竞赛及数学游戏会等活动。高年级学生在低、中年级的数学小组开展活动时作报告,并编辑数学杂志。”还组织学生“在文艺创作晚会上朗读自己写的文章、故事、随笔和诗歌。”这种丰富的智力生活的氛围,可以促使那些“最有才能的学生了解、听到和想到”更多的东西,从而激发“他们去从事深入的钻研。”4.开辟“活动角”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为什么低年级学得很好、掌握知识不甚费力的儿童,随着年级的上升学习却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什么儿童已经掌握、积累起来的知识似乎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使他越来越吃力?”苏霍姆林斯基讲,“原因就在于掌握知识与智力发展之间常常脱节,教师往往把掌握一定数量的知识当做教学目的,没有把教学视为培养发达的智力的手段。”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个活动角里栽有几十种植物——树木和果树丛;……另一个活动角是拥有几十台机器和机械活动模型的房间;第三个活动角布置有许多描绘动物及其生活习性的图片;第四个活动角陈列的则是反映世界各地人民生活的种种图画。”这些活动角,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智力兴趣,以及“有助于考察、研究和弄清每个孩子的思维特点”。5.通过经典阅读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苏霍姆林斯基讲,阅读“可以教人如何生活”,可以“形成丰富的精神志趣、个人需求和道德理想”。首先是给学生们选择阅读书目,帕夫雷什中学的阅读书单很长,全部出自世界文学宝库;其次是提出阅读要求,要求学生“不仅应当读完这些书,而且应当反复阅读,从中寻找智慧和美,获取愉快和美的感受”;其三是要求语文教师指导学生们正确阅读,“从独立阅读开始,大部头著作最精彩的片段和章节则在课堂上进行朗读。”“不仅要教学生读,还要教他感受。”四、实施“两个教学大纲”的注意事项1.要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条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第二大纲知识广度的扩展”不仅取决于“科学的发展”,还取决于“学生的视野,物质条件,学生所处的周围环境以及他个人的爱好、兴趣和天赋。”2.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素养、知识面和学问的渊博程度”。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位优秀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应当比“大纲”规定的内容多许多倍,课程对他来说只不过是这门学科的起码知识。“教师高深的学识是吸引学生热爱学习,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3.我们每个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都应考虑在哪一点上去点燃学生渴求知识的火花,以及如何把这火花送到学生们的心灵中去。“如果我们想从另一个方面,即用课外工作来改善课堂教学,要在课外去启发少年课堂教学的兴趣,这种做法是无济于事的。”
本文标题:苏霍姆林斯基的“两个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37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