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ProENGINEER+Wildfire-5.0中文版基础教程-习题答案
ProENGINEER+Wildfire+5.0中文版基础教程习题答案第1章1.练习使用Pro/ENGINEER5.0用户环境。(1)启动Pro/ENGINEER5.0,观察其用户界面的组成。(2)逐一熟悉设计环境中各组成要素的用途。(3)明确上工具箱和右工具箱分别所在的位置及各自的用途。答案:略2.练习以下文件操作。(1)练习打开教学资源文件“\第1章\素材\blow.prt”,观察模型的特征构成。(2)将文件重命名:elec_blow.prt。(3)保存文件。(4)删除旧文件。答案:略3.理解Pro/E的模型结构(1)打开教学资源文件“\第1章\素材\fig.prt”,观察该图形主要由哪些要素构成。(2)打开教学资源文件“\第1章\素材\mod.prt”,观察该模型主要由哪些特征构成。答案:略第2章1.在二维图形中,怎样方便快捷地修改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答案:修改图形的形状可以通过在图形中增加或删除图线来实现,同时,修改图形的尺寸参数后图形的形状也将发生改变。通过修改图形的尺寸参数可以修改图形的大小。2.二维图形和三维模型之间有何联系?答案:绘制二维图形是创建三维模型的基础,符合一定条件的二维图形可用作创建三维模型时的草绘截面图。3.绘制一个边长为100的正五边形。答案:设计过程见视频文件“练习2-3”。4.绘制如图2-131所示的二维图形。图2-131绘制二维图形答案:设计过程见视频文件“练习2-4”。第3章1.在三维实体建模中,什么是“特征”?“特征”主要有哪些种类?答案:特征是一组几何元素组成的结构单元,是组成模型的基本元素,也是模型操作的基本单位。特征主要分为基准特征、实体特征和曲面特征等类型。2.在三维建模过程,二维草绘图形有何用途?答案:在大多数实体特征的创建过程中,都需要绘制草绘剖面图,剖面图通常都是二维图形。3.使用实体建模手段创建如图3-247所示实体模型。答案:设计过程见视频文件“练习3-3”。4.使用实体建模手段创建如图3-248所示实体模型。答案:设计过程见视频文件“练习3-4”。图3-247实体模型(1)图3-248实体模型(2)第4章1.简要说明参数化建模的一般原理。答案:参数化建模的基本任务是床架参数化模型。参数化模型中包含一定的参数与关系,这些参数和关系可以为模型添加特殊的约束条件。修改参数的具体数值,可以在保持模型主要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其形状和大小。2.使用特征阵列的方法创建如图4-148所示的模型。答案:设计过程见视频文件“练习4-2”。3.练习打开教学资源文件“\第4章\素材\gear.prt”。练习修改该齿轮模型的齿数、模数等参数,然后再生模型。答案:略。图4-148使用特征阵列的方法创建模型第5章1.简要说明曲面与实体的主要区别和联系。答案:区别:曲面属于表面模型,通常不具有质量属性以及重心等几何属性。联系:曲面和实体的某些建模手段具有相似性;曲面和实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2.观察图5-190,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的曲面特征是由什么方法创建生成的?答案:使用拉伸方法创建。(2)怎样保证曲面的形状符合渐开线的要求?答案:首先使用渐开线方程创建基准曲线,然后由基准曲线创建拉伸曲面。(3)该曲面在创建齿轮轮廓中有什么功用?答案:使用该曲面作为参照去除曲面外侧的材料创建齿廓。3.分析怎样使用如图5-191所示的一组曲线创建曲面特征。图5-190齿轮模型图5-191创建曲面特征答案:使用混合曲面创建。4.分析如图5-192所示的曲面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创建。图5-192曲面特征答案:使用边界混合曲面创建。5.分析如图5-193所示的手机壳模型的创建过程,列出主要的设计步骤和设计工具。图5-193手机壳模型答案:(1)使用拉伸曲面和边界混合曲面围成手机壳的大致轮廓。(2)合并曲面特征,得到单一曲面。(3)对曲面进行倒圆角操作。(4)对曲面进行加厚操作。(5)使用减材料拉伸方法在模型上切出键孔。第6章1.简要总结创建复杂模型的基本手段和技巧。答案:(1)合理使用实体建模手段和曲面建模手段。(2)合理使用特征复制、特征阵列等设计工具。(3)边设计边修改,逐步完善设计过程。(4)创建曲面时,遵循打点——连线——铺面的基本原则。2.结合图6-141所示的提示创建壳体模型。图6-141创建壳体模型答案:设计过程见视频文件“练习6-2”。第7章1.简要装配的含义和用途。答案:装配就是将单个的零件组成为部件或整机的过程。装配是创建结构复杂机械的重要手段。通过装配操作实现产品的模块化设计过程,将每个模块分给不同的设计单元负责,最后再完成总装过程。2.简要说明组件装配时使用到的约束种类及其用途。答案:组件装配中使用的约束主要有固定约束和活动约束两大类。使用固定约束装配的两个零件将失去所有运动自由度,二者之间无任何相对运动;使用活动约束装配的两个零件之间还有一定数量的运动自由度,二者之间可作转动或移动等相对运动;3.依次打开素材文件“\第7章\素材\Fan\base.prt”、“\第7章\素材\Fan\fan.prt”和“\第7章\素材\Fan\shield.prt”,按照图7-213至图7-215所示将其装配为风扇组件。图7-213风扇支架图7-214装配叶片后图7-215装配前盖后答案:设计过程见视频文件“练习7-3”。第8章1.创建工程图时,应该怎样布置一般视图?答案:一般视图是工程图中的主视图,是配置其他视图的参照和依据。布置一般视图时,应选择最能反映模型形状特征或工作位置的方向进行布局。2.简要总结在一般视图周围布置其他视图的要领和技巧。答案:一般视图布置完成后,可以根据需要在其周围布置俯视图或左视图。所有视图都可以根据需要画成全剖、半剖或局部剖视图。对于没有在这些视图中完全表达清楚的结构,还可以使用局部视图、断面图以及放大视图等进行表达。3.分析如图8-117所示带轮零件的结构特点,列出其工程图表达方案的主要要点。图8-117带轮零件答案:(1)主视图采用沿带轮轴线的全剖视图,重点表达带轮槽的形状和数量、带轮中心孔尺寸、带轮腹板孔的尺寸以及带轮的外形尺寸。(2)在主视图右侧配置投影视图反映带轮的正面形状。(3)使用向视图反映键槽形状和尺寸。第9章1.简要总结机构运动仿真的基本过程。答案:(1)创建零部件:借助Pro/E强大的三维建模功能可以比较方便地创建出符合要求的三维实体模型。(2)创建机构连接:使用模型组装的方法创建机构连接,在机构中创建多种形式的约束零部件运动的运动副,还可以创建弹簧、阻尼器以及衬套等特殊约束特征。(3)创建驱动器:通过驱动器给机构添加运动动力,没有添加动力的机构只承受重力作用,运动驱动器提供的动力即可以是恒定的(使机构产生恒定的速度或加速度),也可以是符合特定函数关系的动力(使机构产生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速度和加速度)。(4)对机构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可以获得需要的分析结果。Pro/E提供的仿真分析结果形式多样,有直观的动画演示,也有数据图标等,以方便设计者选用。2.打开素材文件“\第9章\素材\Gearing\gear1.prt”和“\第9章\素材\Gearing\gear2.prt”,为其创建正确的连接后,对其进行运动仿真,如图9-156所示。图9-156齿轮机构答案:设计过程见视频文件“练习9-2”。3.打开素材文件“\第9章\素材\Cam\cam.prt”和“\第9章\素材\Cam\pusher.prt”,为其创建正确的连接后,对其进行运动仿真,如图9-157所示。图9-157凸轮机构答案:设计过程见视频文件“练习9-3”。第10章1.简要设计产品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答案:(1)创建模具文件。(2)创建参考零件。(3)设置缩水率。(4)创建模具坯料。(5)创建分型面。(6)分割前后模。(7)抽取模具元件。(8)产生浇铸件。(9)定义开模动作。2.分析如图10-137所示零件的特点,列出其模具设计方案的主要要点。图10-137盖板零件答案:该模型外形看似简单,但由于其结构上带有斜销,所以会增加模具设计的难度。该类产品常用作一些小电器的底座,比如闹钟、装饰灯等。对于有插穿孔的模具设计,产品在每个倒扣(即内凹孔)的地方都相应地有一插穿孔,从而大大地简化了模具结构。但是,有很多的产品在结构和外形上都不允许插穿孔,比如本例所要讲述的塑料盖,共有4个倒扣,这就需要借助斜销的辅助才能顺利脱模。
本文标题:ProENGINEER+Wildfire-5.0中文版基础教程-习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40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