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列宁《论粮食税》和《论合作社》导读写作背景《论粮食税(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是列宁在俄共(布)十大闭幕后不久对以粮食税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精神实质及重大意义所作的说明,从理论上论证了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依据、必要性和重大意义,阐明了国家资本主义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的作用、可能性以及实现形式。这篇文章不仅对推动当时苏维埃共和国的经济政策从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以粮食税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的全面转变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于指导经济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具有普遍而深远的意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列宁领导着俄国无产阶级夺取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仅用了几个月时间便完成了对剥夺者的剥夺,将土地、银行、铁路等重要部门收归国有,建立了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列宁提出了建立国家对产品生产和分配实长沐十划及监督的制度,即不经过市场的直接的产品交换和分配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列宁强调指出,没有这个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最严格遵守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而这个“极其复杂和精密的”经济组织,将在从宏观经济到微观经济的各个领域中,使所有经济活动最高限度地联合起来。为此列宁要求建立消灭商品经济的、使全国居民加入统一领导下的消费公社,再辅之以国家对产品生产及分配的高度集中的严格的计划性控制.就可以建立俄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苏俄另一经济理论专家布哈林还为此专门设计了有关消灭商品货币的实施计划。第一步在国有化企业内部的产品交换领域取消货币;第二步在国家政权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与国有化企业的工人之1tiJ在结算领域取消货币;最后在小经济内部的商品交换中取消货币。列宁同意布哈林的这一计划,认为消灭阶级需要一个漫长的厉史时期,而消灭商品经济却是俄国无产阶级有能力完成的任务。1918年春,内战的爆发使得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处于万分危急之中。为了确保苏维埃政权不被颠覆,必须动员一切力量保证无产阶级在战争中取胜,俄共(布)被迫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最主要的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即无偿地向农民征收全部余粮以及一部分口粮,以确保战争之需。同时还实行了配给制,劳动义务制,禁止自由贸易以及普遍的国有化等一系列措施,从而剥夺了小资产阶级的全部经济自由权。概括起来,废除商品货币及经济关系实物化,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方式,强制分配劳动力等构成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显著的特征。正因为采取了这些措施及手段,才保证了三年国内战争朝有利于无产阶级的方面转化,避免了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崩溃。内战的胜利使得列宁认为苏维埃政权不仅有能力在军事上战胜资产阶级,而且也有力量在军事上战胜小资产阶级,因此仍然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经济恢复时期的指导方针。这就使原本处于隐蔽状态的无产阶级与农民之间的矛盾迅速公开化。1921年初,出现了粮食与燃料危机,农民大量地隐满种植面积与产量,以农民为核心的暴动此起彼伏。在坦波夫省、伏尔加河流域、乌克兰和西伯利亚等地出现了自发的暴动,参加暴动的不仅有富农,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农。即使没有发生暴动的中部各省、俄国北部和白俄罗斯等地区,农民的不满情绪也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政权和粮食机关写了大量的申诉信和请求书,其中许多信直接写给列宁。在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面前,到底作何抉择?俄共(布)党内思想并没有很快取得一致。为了迎接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粮食人民委员部和农业人民委员部从1920年n月就开始认真准备(关于巩固和发展农业的措施)的法案。但是,如何发展农民经济的道路问题,实际上从1920年9月就在报刊上展开了辩论。辩论双方的主要意见分歧是:一种观点主张对农业生产进行国家调整;第二种观点则主张应该靠经济刺激。坚持第一种观点的主要是当时的副粮食人民委员恩·奥新斯基。他在1920年9月5日(真理报》上以及在以后的(经济生活报)上发表的《农业危机和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等文章中,把坚决地过渡到对农业生产进行国家调整看作是摆脱严重的农业危机的唯一出路。他认为,对农民必须制定要求他们必须遵守的播种计划,并为此成立了播种委员会。坚持第二种观点的主要是尼·波格丹诺夫,并得到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团委员斯特卢米林的支持。1920年9月、10月和1921年1月,波格丹诺夫先后在(经济生活报)上发表针对奥新斯基的观点,认为在个体小农经济的条件下国家对农村的生产过程进行直接干预是办不到的。他写道:你不要向庄稼人说,他们应该播种什么和应该怎祥播种;你只需说你想从他们那儿得到什么,并用奖励来唤起他们的兴趣。要特别注意在粮食政策上运用经济利益这一因素。列宁十分关注对农业政策的讨论,并多次接见农民代表,倾听工农基层群众的意见。在认真听取了党内和工农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意见之后,通过对当时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全面分析,及时指出了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实行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他于1921年2月8日起草了《农民间题提纲初稿》,建议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减低粮食税额以利于农民休养生息,以及扩大农民纳税后的余粮投人地方经济流转的自由等。t921年3月召开的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党的经济政策的厉史转折点,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一项决议,要在全国范围内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3月21日,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用实物税代替粮食和原料收集制》的法令。为了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并使劳动人民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的依据和重大意义,列宁写了《论粮食税》公开发表,俄共(布)中央为此专门作出决定,要求各级党委按照列宁《论粮食税》的基本精神向广大党员和群众解释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意义。主要内容《论粮食税》全文约有27000字,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序论包括“代引言”和“关于俄国现时经济”两节。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苏维埃俄国的社会经济结构。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进入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列宁分析了过渡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认为这些经济成分主要是:(l)宗法式的,即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自然经济的农民经济;(2)小商品经济(这里包括大多数出卖粮食的农民);(3)私人资本主义经济;(4)国家资本主义经济;(5)社会主义经济。这些不同类型的经济成分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其中占优势的是小农经济。2.国家资本主义在俄国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从俄国当时经济的特点出发,列宁认为反对小资产阶级及其自发势力的斗争,是无法“通过处死个别几个(要犯)和颁布大批文告”的办法取得成功的,只有通过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计算和监督的办法、即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才能逐步战胜小资产阶级及其自发势力对苏维埃经济的破坏性。为此.列宁分析了国家资本主义的进步性。首先,国家资本主义在经济上优于小商品经济。因为小商品经济是一种小规模的、分散的和手工劳动、个体劳动联系在一起的小私有经济;而国家资本主义是和大生产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无产产阶及国家能够加以限制并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经济。其次,国家资本主义能够帮助工人阶级学会怎样保卫国家来反对小私有者的无政府性,从而消除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无产阶级一经学会了怎样根据国家资本主义原则来整顿好全国性的大生产组织,社会主义的巩固就有了保证。第三国家资本主义是走向社会主义的“前阶”。因为社会主义的实现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物质条件,即建筑在现代科学最新成就基础上的大资本主义技术;一个是政治条件,即无产阶级国家政权。1918年的德国和俄国各分别具备了其中的一个条件,即德国具备了前一个条件,而俄国具备了后一个条件。他指出,如果德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获得胜利,即同时具备了后一个条件的话.就能轻而易举地击破帝国主义的包围的外壳,实现世界社会主义的胜利。但是如果德国的革命迟迟不“诞生”,那么苏维埃俄国的任务就必须全力地学习和仿效德国人的国家资本主义,自己来宜.J&出实现俄国社会主义胜利所缺少的第一个条件。因此.列宁甚至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前阶”,不通过这个前阶,就不能走进社会主义的大门。当然,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无产阶级需要付出代价,但这是值得的,这不仅不会葬送社会主义,反而会使无产阶肉劲孟过最可靠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3.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向文明的资本家实行赎买。列宁认为,当时俄国在政治制度和工人政权的力量方面比欧洲的任何其他国家都要先进,但是在经济的组织与文明程度、在物质和生产条件方面却比西欧最落后的国家还要落后。这后一方面不改变,就不可能走入社会主义。因此无产阶级应该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的对资产阶级“和平地”通过“赎买”的思想,对那些确有才干和能力、愿意为苏维埃政权服务的资本家实行赎买,使他们能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列宁肯定了布哈林同意给予专家高薪的意见,但对布哈林支持“左派”共产主义的做法提出了批评,因为“左派”共产主义者认为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吸引他们参与组织社会化大生产是阶级调和。同时.列宁也指出,由干俄国的情况与西方国家不同,俄国的工人阶级没有在人口中占绝对优势,俄国的资产阶级也没有妥协的习惯.因此对不文明的资本家,对那些既不肯接受任何“国家资本主义”,也不想实行任何妥协、继续以投机和收买等方法来破坏苏维埃政权的资本家,必须无情地加以惩治。第二部分:论粮食税、贸易自由、租让制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1.以根食税代替余根收集制的迫切性为什么要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呢?列宁指出,这是由1921年春天的形势决定的。1918年至1921年的国内战争,加剧了俄国的经济破坏,其中最严重的间题莫过于粮食和燃料的短缺。而“要增加粮食的生产和收成,增加燃料的收购和运输,非得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不可”。要作到这一点,就必须认真地改变粮食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否则,既无法改变工人生活状况,又无法巩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2.粮食税的实质实行粮食税以后,必然会引起地方经济流转中的贸易自由。有些人从现象出发,以为这是向资本主义转变。列宁纠正说,实行粮食税并不是为了向资本主义转变,而是为了寻找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正确政策,只能是“用农民所必需的工业品去换取粮食。”因此,粮食税“是从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迫使我们所实行的特殊的‘战时共产主义’向正常的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过渡的一种形式。”3.把资本主义的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列宁认为,在小农国家里,无产阶级解决农民问题的正确政策是要用农民所必需的工业品去换取粮食。但因为战争破坏严重,国家一时还拿不出大量的工业品向农民换取所必需的全部粮食,所以只能实行粮食税。即把最必需的粮食作为税收征来,其余的粮食将用工业品去交换。因此,实行粮食税后也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后果,即不可避免地会使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得以恢复和发展。这首先是因为历史上资本主义就是在小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允许农民把纳税后的余粮投入自由贸易,必然会推动小商品经济的发展;其次,由于国家恢复经济首先要从那些不需要机器、大批原料、燃料和粮食储备的小工业着手,国家不得不将一些已经国有化的小企业出租给私人和合作社经营,并允许私人经营商业,这也必然会使小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复活。既然小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复活是不可避免的,或者是试图完全禁止、堵塞一切私人的非国营的交换的发展,即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一个政党要是试行这样的政策,那它就是在干蠢事,就是自杀。或者是不去试图禁止或堵塞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努力把这一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这在经济上是可行的,也是唯一合理的政策。因为“与小私有者的自发势力比较,国家资本主义是一个进步”,是走向社会主义的‘,中间站”。因此,“全部问题,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实践上的问题,在于找出正确的方法,即应当怎祥把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和在一定期限内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靠什么条件来做成这件事,怎样保证在不久的将来把国家资本主义变成社会主义”。4.国家资本主义的
本文标题:论粮食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44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