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初中化学推断习题及答案
试卷第1页,总5页1.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由甲、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甲同学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查阅资料】CaCl2、NaCl的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填“酸”或“碱”)性.【实验探究一】确定甲、乙同学上述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2)取甲所得溶液少许,加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甲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3)取乙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实验探究二】(4)甲、乙同学把上述实验所得溶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写化学式).【讨论交流】丙同学提出:若将上述废缸中物质取出,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哪些物质呢?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一定含有NaCl,可能含有CaCl2、盐酸和Na2CO3中的部分物质.【实验探究三】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可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归纳总结】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写化学式).【探索与拓展】有一份由Na2SO4、NaCl两种物质组成的固体样品.为确定其组成,上述小组同学将样品全部溶于蒸馏水中制成119.3g溶液,再往其中加入104gBaCl2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3.3g白色沉淀和一定质量的滤液.经测定,该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9%.试计算:(均需计算过程)(5)所用B2Cl2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所用样品的质量.2.小明学习金属有关知识后,对“一定金属和盐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一定金属与盐酸反应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盐酸的浓度有关;b.可能与反应时的温度有关。【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和相同形状的铝片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编号盐酸的浓度(均取20mL)温度/℃收集40mL气体所需时间/s①5%3048②10%2041③5%2069试卷第2页,总5页④10%3032【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写出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通过实验②③对比,说明;通过实验(写编号)对比,说明反应时的温度对反应快慢有影响。(3)如果盐酸的浓度为10%,温度为25℃,则收集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范围为。(4)小明在做以上四组实验时,发现一开始反应速率都很慢,原因是。3.(8分)为探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鸣和同学们通过测定了反应后溶液的pH,得到了如图所示的pH曲线,请回答:(1)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过程中,小鸣取了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却忘了作标记,请你设计不同的方案(不再用测定pH的方法),探究三种样品分别属于哪处溶液。【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探究过程】①分别取少量样品于三支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观察到其中一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结论:该样品是a处溶液。②为进一步确定b或c处溶液,又设计了以下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另取余下样品少量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足量的Na2CO3溶液。该样品为b处溶液。该样品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阳离子有。【反思评价】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之外,还要考虑。4.(5分)硫酸锌可作为食品锌强化剂的原料。工业上常用菱锌矿生产硫酸锌,菱锌矿的主要成分是ZnCO3,并含少量的Fe2O3、FeCO3、MgO等,工艺流程图如下:【查阅资料】①一般情况下,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②Mg(OH)2和Zn(OH)2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如下表所示:试卷第3页,总5页Mg(OH)2Zn(OH)2开始沉淀的pH10.46.4沉淀完全的pH12.48.0开始溶解的pH——10.5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菱锌矿研磨成粉的目的是;(2)针铁矿的组成元素是Fe、O和H,相对分子质量是89,针铁矿中铁原子数︰氧原子数︰氢原子数=;(提示:氢原子数目小于氧原子数目)(3)“滤液4”之前加入锌粉的目的是;(4)工业上从“滤液3”制取MgO过程中,合适的反应物是(选填序号);a.大理石粉b.石灰乳c.纯碱溶液d.烧碱溶液(5)完成这个流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Fe(OH)2+Ca(ClO)2+2=4Fe(OH)3+CaCl2,5.为增加拉面的韧性,制作过程中添加了用蓬草烧制而成的草灰,即蓬灰.蓬灰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科学兴趣小组猜想蓬灰的主要成分可能是K2CO3,小组成员分甲、乙两组进行部分探究.实验过程中的操作A的名称是.你认为(选“甲”或“乙”)组实验方法比较理想,理由.6.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F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1)A的化学式为,D的化学式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在上述反应中A、F都具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7.A~I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C的化学式为。(2)A的一种用途是。(3)上述转化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个)。试卷第4页,总5页8.(2015秋•承德校级期末)现有A、B、C、D四种物质,A、B都为无色气体,C、D都为黑色粉末,B跟D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A,A和D都能跟C反应生成B和一种红色固体E,其中B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一种白色沉淀F.(1)根据上述现象,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C:D:E:F:(2)写出实现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B+D→A:A+C→E+B:9.A―D是初中常见的物质,由氢、碳、氧、钙、铁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1)A是最轻的气体,并且是最清洁的能源,则A的化学式是。(2)B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有一种元素与A中元素相同,且属于有机物,则B的名称是。(3)C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D是一种固体,加入到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出现浑浊现象,则D可能是,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10.硅钢可用于制造变压器的铁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硅钢(主要含有Fe、C、Si),设计了如图的试验流程(有些反应的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省略).查阅资料发现常温下,单质硅(Si)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2NaOH+H2O═Na2SiO2+2H2↑).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A的成分为,滤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为;(2)写出步骤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基本反应类型为;(3)在过滤操作时,若发现滤液浑浊,应;(4)步骤⑤中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尝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11.将20g含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锌样品,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80.5g,同时生成氢气0.4g,试计算:(1)样品中锌的质量为:g.(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12.(2015秋•承德校级期末)将一块质量为8.5g的铁合金(成分为铁和碳)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91.9g稀硫酸,恰好与铁合金中的铁完全反应,所得氢气的质量为0.3g.已知含碳量高于2%的铁合金为生铁,含碳量低于2%的铁合金为钢,通过计算回答: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13.将21g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计算:(1)生成的氢气和硫酸亚铁各多少克?(2)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氢气的密度是0.09g/L,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4.小芳在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了二氧化碳,并对实验产生的废液进行溶质成试卷第5页,总5页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克,滴加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10克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质量为5克,并绘制了图象,如图:(1)图象中的a点数值(2)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3)通过计算说明,图象横坐标中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多少?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1页,总6页参考答案1.Ca(OH)2+2HCl=CaCl2+2H2O;碱性;CaCl2和HCl;NaCl和Na2CO3;CaCO3;Na2CO3;20%;18.25g【解析】试题分析:(1)甲同学实验是氢氧化钙与稀盐酸的反应;Na2CO3溶液显碱性;(2)取甲所得溶液少许,加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所以甲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CaCl2和HCl;(3)取乙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所以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NaCl和Na2CO3;(4)甲、乙同学把上述实验所得溶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aCl2=CaCO3↓+2NaCl,所以白色沉淀是CaCO3;【归纳总结】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可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有碳酸钠,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解:设所用BaCl2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设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为z,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Na2SO4+BaCl2=BaSO4↓+2NaCl142208233117zx23.3gyg3.23233x208x=20.8gy117g3.23233y=11.7gz142g3.23233z=14.2g(5)所用BaCl2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4g8.20=20%;(6)假设样品的质量为W,则%100g3.23g104g3.119g7.11g2.14——W×100%=9%所以W=18.25g故答案:Ca(OH)2+2HCl=CaCl2+2H2O;碱性;CaCl2和HCl;NaCl和Na2CO3;CaCO3;Na2CO3;20%;18.25g考点: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2.(1)2Al+6HCl=2AlCl3+3H2↑(2分)(2)其他条件相同时,盐酸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2分)①③或②④(2分)(3)32s<t<41s(2分)(4)铝片可能没有打磨(1分)【解析】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2页,总6页试题分析:(2)实验②③对比,变量为盐酸浓度,结论浓度高的反应速率更快(生成同量气体需时间更少);即变量为温度,那么①③或②④的变量都为温度;(3)由②④,20℃<25℃<30℃,因此所需时间为32s<t<41s;(4)铝性质活泼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考点:化学实验探究,金属的性质3.(1)稀盐酸(2)Ca(OH)2+2HCl==CaCl2+2H2O(3)【探究过程】①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只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也可)先产生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该样品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阳离子有Ca2+、H+【反思评价】反应物是否过量【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钙中,因为开始时溶液的PH值大于7,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该样品是a处溶液属于碱性因此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为进一步确定b或c处溶液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只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也可)先产生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Ca2+、H+从该实验看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之外,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考点:实验的设计和评价中和反应4.(1)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更充分(2)1:2:1(3)除去过量的稀硫酸(4)bd(5)H2O【解析】试题分析:反应中将菱锌矿研磨成粉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更充分;针铁矿的组成元素是Fe、O和H,相对分子质
本文标题:初中化学推断习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47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