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仓库管理原则仓库因为其库存物品的不同有其个性的管理原则,例如食品类仓库、产品类仓库、工业设备类仓库等类型的管理原则是不同的。本文介绍的仓管原则是普通的产品管理原则,仅供参考。1、面向通道进行保管。为使物品出入库方便,容易在仓库内移动,基本条件是将物品面向通道保管。2、尽可能地向高处码放,提高保管效率。有效利用库内容积应尽量向高处码放,为防止破损,保证安全,应当尽可能使用棚架等保管设备。3、根据出库频率选定位置。出货和进货频率高的物品应放在靠近出入口,易于作业的地方;流动性差的物品放在距离出入口稍远的地方;季节性物品则依其季节特性来选定放置的场所。4、同一品种在同一地方保管。为提高作业效率和保管效率同一物品或类似物品应放在同一地方保管,员工对库内物品放置位置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着出入库的时间,将类似的物品放在邻近的地方也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5、根据物品重量安排保管的位置。安排放置场所时,当然要把重的东西放在下边,把轻的东西放在货架的上边。需要人工搬运的大型物品则以腰部的高度为基准。这对于提高效率、保证安全是一项重要的原则。6、依据形状安排保管方法。依据物品形状来保管也是很重要的,如标准他的商品应放在托盘或货架上来保管。7、依据先进先出的原则。保管的重要一条是对于易变质、易破损、易腐败的物品;对于机能易退化、老化的物品,应尽可能按先入先出的原则,加快周转。仓库管理是指商品储存空间的管理。仓库管理作业应注意的问题有:编辑本段仓库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1、库存商品要进行定位管理,其含义与商品配置图表的设计相似,即将不同的商品分类、分区管理的原则来存放,并用货架放置。仓库内至少要分为三个区域:第一,大量存储区,即以整箱或栈板方式储存;第二,小量存储区,即将拆零商品放置在陈列架上;第三,退货区,即将准备退换的商品放置在专门的货架上。2、区位确定后应制作一张配置图,贴在仓库入口处,以便于存取。小量储存区应尽量固定位置,整箱储存区则可弹性运用。若储存空间太小或属冷冻(藏)库,也可以不固定位置而弹性运用。3、储存商品不可直接与地面接触。一是为了避免潮湿;二是由于生鲜仪器吸规定;三是为了堆放整齐。4、要注意仓储区的温湿度,保持通风良好,干燥、不潮湿。5、库内要设有防水、防火、防盗等设施,以保证商品安全。6、商品储存货架应设置存货卡,商品进出要注意先进行出的原则。也可采取色彩管理法,如每周或每月不同颜色的标签,以明显识别进货的日期。7、仓库管理人员要与订货人员及时进行沟通,以便到货的存放。此外,还要适时提出存货不足的预警通知,以防缺货。8、仓储存取货原则上应随到随存、随需随取,但考虑到效率与安全,有必要制订作业时间规定。9、商品进出库要做好登记工作,以便明确保管责任。但有些商品(如冷冻、冷藏商品)为讲究时效,也采取卖场存货与库房存货合一的做法。10、仓库要注意门禁管理,不得随便入内。编辑本段仓库管理的核心探讨——库存仓库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而供应链管理的初衷是消除一切无效率的活动,亿博物流咨询专业人士分析,这种无效率的活动会直接体现在“时间”和“库存”两方面的指标上,然而,许多企业却总是把视线放在缩减局部成本方面,甚至为了达到节省少许费用的目的,不惜花费大量时间。显然,这种举措已经背离供应链管理的初衷。虽然“库存”不会记入月度损益,但它是资产负债表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有很多关于“时间”的财务绩效参数和非财务性绩效参数,例如,及时客户订单交付、现金周转、库存持有天数等等。对于企业来说,这些周转时间能反映出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它们的改进必然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拿“库存持有天数”来说,这是现金周转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库存水平、缩减库存持有天数有助于利润增长、提高股东权益、释放更多的资金(可用于其他方面的投资)。众所周知,通过“库存持有天数=持有库存量÷日均消耗量”这个公式便能计算出现有的库存持有天数。然而,这种计算方法往往会误导或让我们低估供应链上的实际总库存量。因为这个“库存持有天数”未包含在途库存、以及委托供应商生产的订货等未完成入库的货品。显然,这个“库存持有天数”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企业当前的现金周转状况。库存受到时间因素的直接影响。时间的延长必然会增加不确定性。追求最大化的库存收益,收益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就非常突出。如果库存水平过高不仅意味着库存投资成本的增加,同时还要承担更多地库存持有成本,最终不得不降价处理剩余的存货,从而导致总利润下降;相反,虽然降低库存水平有助于缩减库存投资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但是企业面临的缺货风险却增加,这也有可能导致总利润下降。在传统的观念中,物流就意味着运输费用,而采购就意味着产品价格。这种观念也导致企业忽视库存管理的重要性。采购部门为了争取更多的折扣优惠不惜将订货数量提高,从而获得免除运输费用、降低产品单价等优惠条件。虽然这样有助于降低采购成本,但是随之而来的库存持有成本、降价处理成本等潜在成本负担足以抵消先前所节省的采购成本。显然,运输费用和采购单价这两个因素已经阻碍了有效的库存管理。编辑本段仓库管理的主要活动1、选择企业仓储活动的类型企业可以选择自建仓库、租赁公共仓库或采用合同制仓储为库存的物料、商品准备仓储空间。1)自有仓库仓储,相对于公共仓储而言,企业利用自有仓库进行仓储活动可以更大程度地控制仓储,管理也更具灵活性。2)租赁公共仓库仓储,企业通常租赁提供营业性服务的公共仓储进行储存。3)合同制仓储,合同仓储公司能够提供专业、高效、经济和准确的分销服务。2、仓储的一般业务程序1)签订仓储合同。2)验收货物。3)办理入库手续。4)货物保管。5)货物出库3、仓储管理的内容1)订货、交货。2)进货、交货时的检验。3)仓库内的保管、装卸作业。4)场所管理。5)备货作业。4、仓储管理的意义产品在仓储中的组合、妥善配载和流通包装、成组等活动就是为了提高装卸效率,充分利用运输工具,从而降低运输成本的支出。合理和准确的仓储活动会减少商品的换装、流动,减少作业次数,采取机械化和自动化的仓储作业,都有利于降低仓储作业成本。优良的仓储管理,能对商品实施有效的保管和养护,并进行准确的数量控制,从而大大减少仓储的风险。编辑本段库房管理规定1.目的对自制产品及其系统集成物料的存储进行控制。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自制产品及其系统集成物料的存储管理。3.术语和缩略语3.1库区:存放商品的区域,通常分为:合格品区、收货区、辅助区、不合格品区。3.2合格品区:存放合格商品的仓储区。3.3收货区:没有办理登记的入库商品存放的区域。3.4辅助区:存放办公用品,礼品、暂存商品的区域。3.5不合格品区:不合格商品的存放的区域。4.规定内容4.1仓库管理制度4.1.1商品入库。根据检验结果,库房人员将已有明确标识的合格商品入库,不合格商品清点后入不合格品区,同时通知采购部门让其通知厂商办理退货事宜。4.1.2商品出、入库房要记账,实行一物一卡制。记账要有原始凭证,无原始单据一律不能进帐,原始单据必须有各自的编号。库房管理员登记“商品增减卡”,坚持每月核对账目和抽点商品,做到帐物相符。4.1.3商品要分类存放。库房按商品类别及工作流程划分为各个存储区,各类商品要分类存放,同类商品集中存放,不得混放。4.1.4商品存放应科学、合理、整齐、有序,严防商品翻倒。4.1.5库房内要保持卫生、整洁。货区内不得存放任何无标记或者“商品增减卡”上无记录的商品。4.1.6库存商品应包装完好,发现破损及时更换。用防静电材料包装的商品,要按原包装形式存放。标注存放要求的货箱,应按要求存放,以避免造成商品的损耗与毁坏。4.1.7库房内要求温度保持在摄氏0~40摄氏度以内,湿度在20~90%以内,每天上午记录一次实际温、湿度情况。发现异常现象要及时报告。“温、湿度登记表”要妥善保存。库房的温度表、湿度仪,每半年要更换一次。4.1.8防止商品受潮,雨季尤其要注意,必要时要通风。晴天时要开窗换气。易受潮商品包装箱内要放防潮剂,并定期巡查,防潮剂失效应及时更换。4.1.9库房管理安全第一。4.1.10出、入库商品的装卸搬运应由库房主管负责控制,严禁野蛮操作。4.1.11库房保管相关原始单据一年。编辑本段有效的仓库管理进行有效的仓储管理需要考虑下面几个方面:1、是否能够分配好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作是高效仓储管理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人工管理技术可以帮助那些被员工困扰的仓储企业,辅助管理者决策所需仓储员工的数目,并且可以采用工程劳动标准和支持系统评估仓储工人的绩效。另外,公司应该提供激励措施给由员工组成的团队而不是个人,发挥团队的最大潜力。有不少仓储管理系统缺少在人工管理及绩效考核方面的考虑,或者是缺少对人工管理这一功能的衔接。2、仓库布局设计和设备的改进作为物流流程整个系统的枢纽,仓库的设计布局是否合理影响着整个库内作业效率。例如可以把仓库按产品类别分为不同的拣选区。这样,整箱、拆箱、整盘分开作业,可以避免现场零乱,减低货物掉落破损。3、开展额外的增值服务仓储的功能在现今已不仅限于单纯的存储功能了,所以,提供额外的增值服务,如流通加工、组合包装、贴标签等可以实现仓库的额外增值功能,提高收益、提升客户满意度4、仓库内的中枢指挥中心中枢指挥中心可以是一个项目管理机构,指导库存新账的完成、报告执行结果以及每一部的进展情况,同时维系外部客户联系。指挥中心应该包括两部分:人和系统。仓库管理系统除了能够实现包括进出货管理、库存管理、订单管理、拣选、复核、、商品与货位基本信息管理、补货策略、库内移动组合等“墙内”的系统功能之外,还要考虑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客户管理、员工管理系统之间的衔接。人在指挥中心中的作用不能被技术所代替。物流项目负责人需要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佳分配。仓储不是自动化业务,仓储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需要对仓储内外熟悉的负责人担任起总控的角色。编辑本段关于仓库管理理念企业的物流就如一条流动的河,而从供应商开始,就意味着物料开始流动(当然信息流早于物料的流动),于是,供应商成了这条河流的源头,它经过供应商出货-客户企业采购-运输-搬运-配送-卸货-客户企业检验-仓库-生产-半成品存储-成品加工或装配-成品仓库-配送给客户,从这个漫长的流程中,所有的环节都可能产生误差,而所有的误差都可能最终导致库存,于是,库存虽然散落在供应链的不同环节,但是,最终却要“积蓄”在仓库,于是仓库就成了一个“河的下游”,当然,库存成本控制,更成了“河的下游的下游”了。而根据我们河流治理的经验可知,如果长江被污染了,仅仅治理长江中下游固然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源头的污染根本原因没有解决,最终是治标不治本――下游照样污染。所以,仓库管理通常承担了公司所有决策的误差带来的库存压力,而又没有权力和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因为人们从来没有从企业总体物流的高度来看待仓库和库存控制和管理,它是目前生产企业仓库管理的一个“死点”。站在传统的生产企业角度上来看,仓库通常是作为储备存货的地方,但在许多物流设计中,仓储的作用与储存设备相比较,则更应该被看作是一种转换设施。因为,随着生产企业的不断现代化和社会化、全球化,市场越来越要求企业“多批次、小批量、准时化、柔性化”的交货,市场的变化引起产品的多样性,已经使同类材料或产品大批量的库存变为不现实和不经济;另一方面,由于库存资金的时间价值,使得仓储保管的时间功效变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银行----只不过这个银行产值为随着库存时间成正比增长的负数。于是,保管已经由从存储着眼的被动观点变为从流通着眼的主动观点,其功能也已经得到了不断的延伸和扩展(如加入了拣选、分类、分装、配送、检验等)。所以,笔者以为,在生产企业物流中讨论订货处理、现场存货、物料搬运或运输管理时,一般不适合对仓储采取单纯的分类方案,而应该从企业的整个物流系统来着眼,因为他与许多内部物流的构成(如市场预测、供应商管理、生产计划、人员和设备配置、信息传递与处理的准确性等)有关系。而以上提到的生产企业仓库管理过程出现的种种问题,也仅仅是整个物流系统规划或运作不合理的具体表
本文标题:仓库管理原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69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