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决胜课堂:新课程有效教学中的文化关怀和生命高度(龚雄飞)
决胜课堂:新课程有效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和生命高度——中小学班主任有效教育的实施策略(之一)重庆市凤鸣山中学龚雄飞13996113966引子:寻找失落的“人的价值”教育,是如此复杂的一件事情: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背负着自己沉甸甸的昨天,在今天这个坐标系上艰难行进,去眺望云水苍茫的未来。谈起教育,多少人爱得心切,又有多少人恨的心疼。这是一个令人寄予着梦想又毁灭着梦想的话题,这是一个令人觉得鼓舞又使人觉得沮丧的话题。教育,究竟是怎样一个令人爱恨交加的魔鬼和天使?我们今天的教育话题从理解三段材料开始——第一则材料: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散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张晓风(台湾)小男孩儿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台上的我招手,说:“再见!”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我其实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样,再陪他一次,但我却狠下心来,看他自己单独去了。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场,只能看做一把借来的琴弦,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毕竟是有其归还期限的。他欣然地走出长巷,很听话地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规蹈矩的模样。我一人怔怔地望着细细的朝阳而落泪。想大声地告诉全城市,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小男孩儿,他还不知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我把他交给马路,我要他遵守规矩沿着人行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们能够小心一点吗?不要撞倒我的孩子,我把我的至爱交给了纵横的道路,容许我看见他平平安安地回来。我不曾搬迁户口,我们不要越区就读,我们让孩子读本区内的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去信任教育部门,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儿,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猾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儿,而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这是一个母亲对教育的叩问,今天的教育该如何回答这样的叩问?第二则材料:教育记者李炳亭的采访——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中国教师报》首席记者李炳亭参与《热血师魂》的写作而前往北川采访。在绵阳长虹培训基地,他采访了一个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15岁的孩子。谈到那场大地震,孩子深陷在痛苦里,面部扭曲。李炳亭连忙把话题转开,问他:地震有没有使你感到不痛苦的记忆?孩子想了想,说了一句话,这句话足以使人感到震惊。他说:有的,不用上学了。在孩子的心里,上学比地震更加可怕吗?李炳亭把这句话转述给了当时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这位校长沉吟了一下,说:学校教育再不改革,真的就是对孩子犯罪呀。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在李炳亭的支持下,山东杜郎口中学、山东兖州一中、昌乐二中开始对北川中学实施高效课堂公益援助计划,北川中学正式开始启动有效教学的课堂改革……——这是一个孩子对教育的感受,今天的教育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孩子?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第3位总统(1801年3月4日--1809年3月3日),与华盛顿和林肯齐名。是著名的美国《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的起草人,晚年创建了弗吉尼亚大学,担任了该校第一任校长……第三则材料:美国总统杰斐逊的遗言——200多年前,托马斯·杰斐逊为自己写下墓志铭:“这里埋葬着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的起草者以及弗吉尼亚大学之父。”他希望人们记住的,是他为后世留下的精神财富和教育贡献,而不是他工作了8年的美国总统的显赫位置。教育本身就应该是这么一个伟大的事业,它使每一个投身其中的人都拥有超乎名利的财富,赢得尊严和自豪。问题是,在当代社会,中国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对教师这个职业和角色有尊严和自豪感吗?他们认为自己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吗”?三则材料其实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教育让家长放心和满意了吗?第二个问题:教育让孩子快乐和成功了吗?第三个问题:教育给教师幸福和尊严了吗?三个问题归根究底是:中国的教育怎么啦?主要的问题在哪里?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以知识为本位的一种教育价值观。这种教育从一开始“出发”就有问题,只是追求知识的价值,把知识当作了教育的全部内容。在激烈的升学刺激下恶性膨胀,它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传统教育,可能赢得了分数,却输掉了人。这是传统教育最大的问题。(我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一篇文章,写到:“我们的教育在儿童的身前身后堆砌起一垛垛知识的铁墙,在这样的铁墙里,儿童抬头便只能看到高墙四角的灰暗的天空。在失去人性的阳光雨露的关怀下,他们像秋天的葫芦一天天萎缩,渐渐地失去了他们最可宝贵的顽劣和真纯……我们可能造就一批老态龙钟的博士,但却失去了一大批鲜活本真的生命。”这样的教育,把鲜活的人训练成考试的机器,家长不满意,学生不快乐,教师不幸福。)走进中国的学校,我们似乎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较长时间以来,学校平时工作重视的是抓教学轻德育,教师中存在着“德育是班主任的事,与我无关”的观念。学校的德育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德育工作者常常围绕事务性工作团团转,事实上也只能以一些偶尔的活动、讲座、看电影等进行德育工作。课堂上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或根本不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使偶尔重视了德育也只是将其看作孤伶伶的与教学关联不大的枯燥说教,造成了教育与教学的严重脱节。作为班主任和教师,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应该怎样提高教书育人的实效性?为什么德育工作的力度越来越大,而实际效果往往与期望之差越来越大?德育的主渠道在哪里?德育的首要地位与教学的中心地位的关系如何处理?我们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我们“勤劳”不一定“致富”?为什么我们“爱”学生而他们感不到“爱”?教室里堆满了冰凉的知识,“人”去哪里了?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从课程上下手,所以新课程的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课程的功能,寻找失落的“人的价值”。转变课程的功能传授知识过程与方法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目标观——从知识目标到三维目标新课程将三维目标整合为一个整体,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整合为最高的维度。表明这样一种价值追求:课堂教学作为以人的精神世界为对象的特殊的实践活动,它首先关注的是人的整体发展,而不仅仅是人的认知领域的发展;它指向的更是人的精神领域的发展,在充满人文关怀和背悯情怀的氛围中塑造人的灵魂,寻回失落的“人的价值”。所以新课程有效教学,并非单单指的是学生学到的静态的知识。教学不仅仅要传授知识,要开发思维,更要培养学生丰富的生活情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价值观念。新课程有效教学主张以知识为起点,指向人的生命世界的全面建构,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新课程有效教学主要解决2大问题:第一是如何把知识教活,促进学生智慧的成长;——考试问题。第二是如何把思想激活,促进学生精神的成长。——做人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一)课程改革的目标1、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新课程有效教学本质追求从价值层面上看,有效教学追求的是教学功能的最优化,而不是单单追求知识效率的最大化。新课程有效教学追求的是“全面的效益”。考试成绩对于学生来说是重要的效益,但是学生的思维开发、学习体验和身心成长是更重要的效益。比考试分数更重要的效益,包括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兴趣、习惯、愿望、态度、经历、体验、情感因素和价值取向等,都是能够长远地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内在基础。所以新课程有效教学,体现了教学的人文关怀和生命高度。路径依赖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启示产生依赖:一旦选择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自我强化:某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初始决定: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正负反馈:好的路径会起到正反馈的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产生飞轮效应而进入良性循环;不好的路径会起到负反馈的作用,就如厄运循环,可能会被锁定在某种低层次状态下。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也无法摆脱这种“路径依赖”,一旦我们选择了自己的“马屁股”,我们的人生轨道可能就只有4英尺8.5英寸宽。虽然我们可能并不满意这个宽度,但是却已经很难从惯性中抽身而出。我们惟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开始时慎重的选择“马屁股”的宽度。寻找理想的“马屁股”为了考试的教学锁定了我们的教育路径一、提升师德水平,让班主任成为有高度的教育者二、提升专业水平,让班主任成为有思想的行动者一、提升师德水平,让教师成为有高度的教育者为什么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一位从纳粹集中营中逃脱的幸存者,战后做了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老师来到学校,他都会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亲爱的老师,我是一名纳粹集中营中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了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境: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士兵枪杀。看到这一切,我疑惑了: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创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使我们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高考考完了,考题千奇百怪,答案五花八门。请看语文一组填空题: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2、君子成人之美,小人夺人所爱。3、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妻妾成群。4、明月几时有,一月有几回。5、英雄宝刀未老,老娘丰韵犹存。6、何当共剪西窗竹,情人对坐到天明。7、后宫佳丽三千人,铁棒也要磨成针。8、糠糟之妻不下堂,结发之妻不上床。教学能否指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决定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境界。教师的境界可以分为两类:“经师”和“人师”。如何使教师从经师走向为人师,增加教师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首先就是要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境界和师德水平,让教师成为有高度的教育者。第一,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和教育公平。(1)把人当作生命的主体来善待。(2)把人当作平等的主体来善待。帕夫雷什中学的毕业致词(片段)——我亲爱的孩子们!今天,你们要和母校告别了,而我们教师今天也更上一层楼。我们每个教师一生中能登上的这种楼层并不那么多,也许能上三十至五十层。对我来讲,今晚就意味着登到第三十二层楼了。你们虽然将离校走向生活,但永远都会留在我们心中。你们要知道,我们终生都会因为听到你们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句好评而感到莫大的欣慰。同时也要知道,也会因为听到关于你们任何一个人的不愉快的消息而使我们伤心。要记住,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度过一生,要在世上留下自己的贡献:留下稳立于花岗岩基石上的、高墙耸立的楼房,留下郁郁葱葱的茂密林木和硕果累累的苹果园。你们也将生儿育女,将在他们身上重现你们自己。要
本文标题:决胜课堂:新课程有效教学中的文化关怀和生命高度(龚雄飞)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83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