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观沧海曹操学习目标:1、掌握“竭、竦、澹、峙”等词语的解释。2、了解诗的背景及作者的相关知识。3、理解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政治抱负和博大胸襟。中国古典诗歌近体诗绝句律诗词曲散曲戏剧小令套数(唐)(宋)(元)古体诗乐府诗(唐之前)唐诗律诗绝句五言七言律诗的特征1.共有八句3.颔联、颈联必须押韵2.首联、颔联、颈联、尾联4.颔联对偶句,颈联对偶句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有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留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做的诗,亦称“乐府诗”。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乐府诗曹操,字孟德,沛国谯qiáo县人(今安徽省亳bó州)。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与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他的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有代表作《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曹操(155-220)《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悠之计,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袁绍。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重点词语解释:临:来到,文中指登上的意思。观:看,统领全篇。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竦峙:高高耸立。竦,通“耸”,高。峙,挺立。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行:运行。若:如同。星汉:银河。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至,极点。志:思想感情。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向东来到碣石山,来观赏大海的奇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萧瑟的风声传来了,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内容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观沧海》描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胸怀?合作探究《观沧海》描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胸怀?描写了沧海、碣石、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等,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实写虚写大海雄伟壮阔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博大胸襟主旨归纳《观沧海》是一首借景抒情诗。诗人借大海雄伟壮阔的景象,表现诗人博大的胸襟,抒发诗人渴望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1、《观沧海》一诗选自,作者,字,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与其子、合称为“三曹”。《曹操集译注》曹操孟德东汉末年曹丕曹植检查2、《观沧海》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3、《观沧海》一诗以字统领全篇,先写景,然后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渴望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观实虚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1、试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作简要赏析。答案: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2.诗中描写的沧海景色有什么特点?通过写景表现诗人怎样的心态?答案:诗人眼中的沧海波澜壮阔、生机勃勃,映衬出诗人雄心勃勃、渴望建功立业的积极向上的心态。3.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表现的意境。答案:这四句是诗人奇特的想象,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使我们从中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本文标题:《观沧海》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91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