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1)政治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的专政。它既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也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政治保证;(2)经济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领导作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经济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农业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存在五种经济成分(3)文化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两对:国内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特别是国内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无产阶级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所经营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处于对立地位的。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了对待资产阶级既要联合,又要斗争。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其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社会。那么,新民主主义社会如何向社会主义转变呢?毛泽东前后有两种不同的考虑。在1952年9月以前,毛泽东认为先要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这个阶段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概括起来,最初的设想大致有这么几个内容:关于过渡的时间,认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一般估计大约为15年至20年时间;关于过渡的条件,认为只有先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关于过渡的步骤和方式,最初设想是经过相当长时期的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准备条件,然后一举消灭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在1952年9月以后,毛泽东的想法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认为不是十年或二十年以后再讲转变、过渡,而是现在开始就要用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1952年9月24日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的过渡,而不是10年或者以后才开始过渡。•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1953年12月形成了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1954年同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把这条总路线的基本内容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载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从此,过渡时期总路线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纲领。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其完整准确的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总路线工业化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过渡时期总路线体现了变革生产关系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实现过渡的时间安排和步骤上,总路线强调了两点:一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完成工业化和三大改造,即从1953年算起,用三个五年计划或更长一点的时间,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二是要“逐步实现”工业化和三大改造,即有计划、有步骤地,由低级到高级稳步地向社会主义过旗。这种安排无疑也是比较积极而又慎重的。3、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的理论依据(1)马克思、恩格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经历一个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到利用国家政权对旧的生产关系进行革命性的改造,逐步消灭私有制、确立公有制并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渡时期。还曾设想用暴力没收与和平赎买这两种方式来变革所有制的问题,并认为如果能用赎买的办法变革所有制,将是“再便宜不过了”。(2)列宁: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是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转化为共有财产,同时,通过合作社的形式使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并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的根本任务提到首位,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也曾设想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赎买,认为这对无产阶级是最有利的事情。但后来由于俄国资产阶级选择了国内战争的反抗方式,这一设想未能实现。(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由新民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一过渡时期之所以必要,并且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一我国经济和文化落后,要求相当长的时期来创造为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所必要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前提;二、我国有极其广大的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比重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要求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改造。只有完成由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渡,才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结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虽然改变了原来提出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需要进行很长时期的新民主主义建设的构想,使社会主义改造明显地提前了。但这种改变绝不是一时冲动、贸然做出的。除了此时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外,主要还是根据当时国内外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全国人民要求尽快消灭剥削制度、摆脱贫穷落后困境,迅速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经过反复思考而做出的重大决策。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特别是结合土地改革完成后的实际,提出了适合中国特点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党中央提出一方面不能挫伤农民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提倡组织起来,发展互助合作的积极性。广东省中山县农民在学习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毛泽东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不能剥夺农民”的原则,在发动农民入社时,特别强调“自愿互利”的原则。因为农民既是私有者,同时又是劳动者,对待他们不能采取剥夺的办法,而只能引导、说服教育,通过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使之自觉自愿地走上合作化道路。劳模耿长锁河北饶阳县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充分显示了合作生产的优势。政府向农民发放国家基金贷款。(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毛泽东把中农分为下中农和上中农。党中央制定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由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对个体农民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因而,必须有正确的阶级政策,解决改造过程中依靠谁、团结谁的问题。农民们成群结队报名入社的场面王凤英的父亲是地主,她家也加入了合作社依靠贫农、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剥削。(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积极领导”,是各级领导机关要走在群众的前头,而不要落在它的后头。既要反对不去积极领导的消极倾向,也要反对不顾农民自愿的急躁情绪。“稳步前进”,就是要采取逐步过渡的办法,不能一步登天,不要使农民感到很突然。创造了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形式。毛泽东在他主持制定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明确提出了农业互助合作必须经过由低级到高级的三种形式,逐步加以完成。第一步是互助组。它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第二步是初级社。它是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组织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小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它带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第三步是高级社。它是在初级社的基础上,将原来归自己所有的土地、牲畜和主要生产工具交给合作社,归合作社集体所有,在合作社统一经营下,从事集体生产劳动,它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1、互助组2、初级社3、高级社•插入视频1:农业合作社•视频2:国营农场到1956年底,全国入高级社农户占总农户的87.8%,5亿多农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合作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入社农户96.3%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相同。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通过合作化的途径,引导手工业逐步过渡。第一步供销小组第二步供销合作社第三步生产合作社稳步稳步•在组织形式上,由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手工业生产小组,过渡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供销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合作社,逐步改变手工业的生产关系,逐步地把手工业的私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手工业合作社正在生产杭州伞手工业生产经营方针: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为出口贸易服务。到1956年,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已占其总数的92%,产值占全国手工业总产值的93%,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入社手工业产值93%•经过努力,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使5亿多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手工业合作化的基本实现,也大大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并为手工业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创造了条件。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其中心内容,也是最有理论创造性的一个方面。(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为什么可以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一是和平赎买的理论依据(马、恩、列)•二是和平赎买的现实可能性(资产阶级两面性,矛盾转化;统一战线;国家政权、国营经济)•插入视频3•三是和平赎买的有利性意义A、利于发挥工商业的积极作用B、利于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C、利于发挥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改造的有利条件•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2、中国共产党和民族资产阶级保持统一战线关系。•3、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插入视频6(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实质:毛泽东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初级形式工业中: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商业中:经销、代销高级形式—公私合营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这是国家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企业外部的一种合作,即通过合同的方式,国家控制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原料来源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造成其对国营经济的依赖。第二步实行个别行业的公私合营: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在利润分配上实行“四马分肥”,即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部分。企业利润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国家派干部进入企业内部(公方代表),居领导地位。这就使企业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四马分肥国家税收34.5%职工福利15%企业公积金30%资本家红利20.5%•插入视频4第三步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实行定息制度,在分红问题上,国家对私股实行支付固定股息制度,资本家按照合营时的私股份额每年领取固定息率5%的“定息”。私股共24亿元,从1956年起,国家每年支付5%的定息,支付期限10年。到1966年国家共支付32.5亿元。就将整个民族资产阶级“赎买”了过来,也就是说,成功地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转化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1953
本文标题: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92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