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高中语文)参赛作品琵琶行
1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案例参赛作品教案设计琵琶行并序作者:籍志虎学校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龙凤中学邮箱:752512206@qq.com2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案例参赛作品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高中(高一)语文3.课时:1课时4.课前准备:老师:(1)教师准备:通过互联网搜索《琵琶行》教学相关影音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通过手机网络搜索本课作者及写作背景,并做相应记录。二、教学课题琵琶行音乐美描写之美三、教材分析《琵琶行》是新课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诗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歌行体的叙事长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这是我们鉴赏和学习这课的一个重点。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欣赏并学习本诗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和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②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把艺术欣赏中的独特感受形象地表达出来。2、过程与方法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学习用比喻描写音乐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领悟作者关注现实,同情和尊重受损害的下层妇女的精神。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感受音乐美,鉴赏音乐描写是重点;2、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六、教学过程(一)巧用白板,试听音乐,激发兴趣同学们,文字是种语言,音乐亦是种奇妙的语言,下面我们来听一段乐器演奏,看看大家能不能听出是什么乐器,并请各组派代表谈谈听这段乐曲之后的感受?播放音乐:琵琶曲[百度搜索]:琵琶曲-视频-优酷视频-在线观看【听后感讨论】:老师总结:四个组的同学发言都很好,音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它不像蓝天白云、飞禽走兽、山峰河流那样可视可感。如何才能把这难以捉摸的音乐用文字表现出来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典范,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我们就一起聆听这美妙的音乐。(板书课题及作者)3(二)检查预习,学生介绍通过手机网络搜索获知的作者情况、写作背景及“歌行”这种诗歌体裁特点。教师幻灯片出示以上内容做总结。【百度百科】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了解了作者、写作背景,下面请同学们听配乐朗诵《琵琶行》,琵琶女演奏技艺之高超。(三)、研讨文本,从文字的角度感受琵琶乐曲之美,感受白居易文笔之高妙:1、提问:诗中几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明确:诗人三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第一次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她的演奏是诗人和他的客人听到的。第二次明写,琵琶女出场,应诗人邀请而演奏。第三次明写,但写得简略。2、赏析琵琶女的第一次演奏(1)学生自由朗读诗的第一段。(2)学生思考:琵琶女第一次演奏的曲子是什么,文中没有明确交代,同学们能判定出是哪种基调吗?有什么理由?(出示荻花瑟瑟的画面投影):它的基调是悲凉的,理由有二:一是琵琶女在这“绕船明月江水寒”之际,显然是以此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二是它确实打动了“惨将别”中的主客的心,加重了离愁,以致“主人忘归客不发”。其余写秋江月夜的萧瑟景象,写饯别酒宴的悲伤气氛,都是烘托它的。(3)学生有感情地背诵第一段。3、赏析琵琶女第二次演奏的情景(1)配乐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二段[百度搜索]音乐:琵琶语(2)学生思考: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明确: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写琵琶女演奏之前调弦,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中。第二阶段(“弦弦掩抑声声思……说尽心中无限事”)写琵琶演奏大概根据当时心绪选定的一支曲子,写出了琵琶女的技艺的娴熟。第三极端(“轻拢慢捻抹复桃……四弦一声如裂帛”)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乡》。(3)学生思考:作者分几个乐段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么》?每一个乐段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是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乐曲情调的?明确:作者分四个乐段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么》。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急切而愉悦的情调。第二乐段用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再着一个“滑”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得轻快流畅了;接着又逐渐缓慢下来,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这“无声”的音乐又使读者去寻味“忧愁暗恨”,并期待着变化的到来。第三乐段一开始就是“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高潮到来的信号;它发展得很快,接着就出现了“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热烈而紧张的场面。第四乐段写乐曲的终止,写出了琵琶乐曲终止时的特点,跟钢琴曲子最后用主和弦终止全曲一样具有显著的艺术效果,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4)本段用“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幻灯展示月夜、江心、小舟的静谧图片,图片来源):小侧面烘托,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5)学生有感情地背诵第二段。4、赏析琵琶女的第三次演奏(1)学生默读三至五段。(2)琵琶女第三次演奏的调子如何?理由是什么?明确:调子悲凉,与《霓裳》、《六么》不同,从“满座重闻皆掩泣”和“江州司马青衫湿”可看出。(3)作者写琵琶女第三次演奏的方法同第二次有什么不同?明确:第二次作者用比喻、摹声等修辞手法从正面写音乐的艺术境界。第三次作者从侧面写音乐的艺术效果。5、再次感受音乐琵琶曲,总结一下,把无形的东西(音乐)描写出来,可以运用哪能些方法?{配乐}琵琶语:诗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把音乐的音高、节奏、旋律都能用比喻,用画面形象地写出来,给人以无限的联想;第二个就是其中用“嘈嘈切切”叠字,还有“幽咽”,有双关的意思的词就能把音乐的韵律和节奏摹拟出来。其三是对比,动静结合的方法就如诗中有声与无声的对比。其四,衬托。最后一句,用秋月衬托琵琶声。(四)小结。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夜晚,无边的秋月与清风伴着白居易聆听了一位素不相识的歌女的琵琶。于是一首《琵琶行》让人们吟诵至今。今天我们了解了诗人如何化无形为有形,下节课,我们再来走入这两位陌路之人的内心世界。(五)作业:课下手机搜索【百度百科】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五、教学反思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1、内容的层层深入,用直接的感知使得学生很好地感受到情感,各种感情各种滋味,运用想象和联想联系生活激发了学生的热情。2、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习的巧妙结合,创造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将学生引入学习佳境,情景结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触发点足够,想象和联想的空间不够。2、学生还不能够很深刻的表达出自己的感情。3、时间安排比较紧凑,如能宽裕些会更好。6六、教师个人介绍六、教师个人介绍省份: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学校:龙凤中学姓名:籍志虎职称:中学一级电话:15533971391电子邮件:752512206@qq.com通讯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龙凤中学邮编051330籍志虎,男,1973年生,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16年,连续多年获“校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多次荣获县市省级各类语文学科指导奖,发表论文《悲情语文》《新课改,大胆讲》《原生态课堂的建设》等。
本文标题: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高中语文)参赛作品琵琶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