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文化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文化“文化”是世界上最难界定的概念。从根本意义上讲,文化泛指一切可传播的行为方式。全面一点,文化可分为理念价值、行为方式、制品符号三个层次。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代表教师群体共性的价值取向和和职业行为特征,并成为维系教师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它甚至于决定着学校及其师生的发展走向。通常教师文化表现出的独特的、具有传统色彩的特点1.教学的封闭性。教师们一般不欢迎他人介入自己的课堂教学,同事之间也往往不愿意去干预别人的课堂,他们恪守“互不干涉”的原则。显然,这种封闭性的教师文化潜在地排斥开放与合作,使教师的教学趋于彼此孤立的状态。2.教学的保守性。由于传统的教师工作依赖的是经验的积累,而不是专业智能的提升,因此教师也不希望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受到挑战和冲击,于是并不主动追求革新,因而教师文化便呈现出一定的保守性。事实上教育改革的理想也会因此而并不容易落实。3.教师形象的神圣化。从孔子开始,人们把教师看得非常神圣,强调“师道尊严”,教师形象被刻画为沉稳老练的“完人”、君子,却缺乏情感,至少是不苟言笑,表达含蓄;要求教师对学生全面负责,保障学生全面发展。这样的教师文化对于教师的要求过多过全,教师承担的责任也远超过他们的能力和条件。4.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在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学是承传知识的过程,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活动,这种活动强调知识信息的传递,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教师是一代代按照他们被教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文化特性会造成教师对于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改革活动的不适应甚至于抵触。新型学习文化中,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角色?更像一个导游,即导学策略,导游说的话都是引导性的话语,游览者自己会主动去寻找旅游地的美;更像一个教练,即教练策略,教练能对锻炼项目进行量化,如果真正能够量化我们的学习,那么未来的学习效果就更容易得到保障;更像一个医生,即诊断策略,医生能对问题进行精确的诊断,如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都能精确诊断,学习该多好保障啊!祝老师话题一转,马上就回到本次报告的主题,为什么要将文化观,要从文化观来解读技术,因为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的意义不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效果,而是保证学生在21世纪的生存之道,学习就是他的生存之道,过去我们没有那么多资源,在21世纪有了,我们要保证学生在新世纪能够自主生存下去,那么这就是我们技术的意义。在教育技术领域,技术是偏方,人本才是正道,所以要将技术回归到学生身上来,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应该善用工具、善用资源、善用教法,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可能还没毕业就已经过时,我们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在未来的人生里学会自主学习,通过我们的技术,保证他们未来有不断学习的可能,这就是教育信息化的文化观。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大技术杠杆,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毫无疑问,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将成为人类文化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信息网络的出现促进了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信息共享,而它更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信息技术文化在社信息技术文化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度介入,特别是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新型教学结构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文化传达者的角色,改变传统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要以终身学习者的角色出现。这些角色的转变也决定着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重新考虑。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这个职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应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是教师的学科知识,它由学科内容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技术两类知识与技能组成。其次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它主要由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而形成的经验性知识与技能组成,包括对一些解决实践性问题的参考办法,及由此形成的广泛综合的其他学科知识。最后是教师的学科信息素养,包括基于学科知识在传播和发展中教师能便利、高效地采集、选择、分类和应用的信息技能,自我更新学科知识结构的能力,基于学科知识的特有信息传播技能和构建学科知识传播的数字化环境的能力,在数字化环境中与人交流和交际的知识与技能。教师的学科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和核心,它是教师职业直接区别其它职业要求的显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保障,它直接形成于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不断地创造、反思与总结,它的多少是教师专业化程度的反映。教师的学科信息素养是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特别要求,也是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学科信息素养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否适应信息社会对新型师资要求的变化。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知识决定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走出传统发展模式。目前,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职前教育,即教师的培养,采用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主要是在学科知识系统教学之外,通过开设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来实现学科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使学生关注的是教育类课程模块和信息技术课程模块的本身,很少关心教育类课程模块和信息技术课程模块里蕴涵的技术可能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产生的作用。学生也不能获得将技术应用在有意义的学科知识教学实践中的体验。这种发展模式各种课程模块之间是孤立的、松散的。它比较难让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中始终获得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体验和学科信息素养的培养。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知能,主要强调的是课程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而不是单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这种对课程的强调更符合教师的职业需要,只有当信息技术能够用来支持课程实施的时候,教师才会自发地、自如地在课堂上应用技术。另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不简单地就是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现有的课堂活动中去,而是需要对课程进行重新设计,需要在适应技术条件下对课程以新的方式进行重组。因此,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研究,还必须回到学科课程的重点建设上来,而不是仅仅把眼光始终放在加强教育类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模块的建设和培训上。二、课程信息化是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以技术整合学科课程教学为主要目标的,需要超越单纯地开设技术类课程,必须和学科知识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密切相关联。也就是说,必须指向学生的学科知识学习。面向信息化的教师发展模式,必须引导学生思考技术如何提高学科知识学习,思考技术如何提高自己将来的教学。换句话说,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能够将这一代教师转变为技术创新应用的先锋,或者说,专业发展应该是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的过程。研究表明,技术与教学的有效整合,从根本上说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教育问题。教育问题的解决又以课程改革来体现。因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来进行。如果教育改革不进入课程改革的层面,教育改革是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效的。课程信息化是在信息技术文化中课程发展或者革命的过程,是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渗透到课程设计和课程操作中。课程设计主要指课程的目标、内容的变革,而课程操作是指教和学的手段、方法及课程评价等的变革,即它意味着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影响,进而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而产生信息化课程。它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文化的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课程信息化强调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是课程建设中的一个要素,它和课程其它要素一样,是构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应仅仅把它们看成是技术工具,它是课程建设的工具、环境和思想。1.课程信息化是师范院校应对教育信息化挑战的主阵地我国的教育体制决定师范院校对于促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培养的学生直接进入中小学教育领域,如果师范生在学校期间就受到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懂得如何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并且具备信息化教学开发的能力,他们就业后就能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成为教育信息化实践的中坚力量。否则,他们就业后将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教学中面对信息技术不知所措,被迫再培训进修。目前,师范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是通过开设信息技术及其教育应用方面的课程来进行,但从开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师范生在就业时面对实际的课程还是不知如何去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只学会了信息技术知识而没有真正地体验信息技术的文化氛围,受到这种文化的熏陶,以至于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全然没有课程需要的概念。事实上,我们认为信息技术意识及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要比全面的信息技术知识对某个学科的师范生来说更重要。这就需要在师范院校所开设的大部分课程都应真正实施信息化,在课程建设的各方面融入信息技术,甚至因信息技术的介入而发生变革。只有在师范院校的大部分课程信息化后,才能真正形成强烈的信息技术文化氛围。只有学生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来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学生才能获得信息素养,培养出强烈的信息意识。也只有这样,在就业于中小学教育领域时,他们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地、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起到示范的作用。这也正是信息社会对师范毕业生的要求。2.课程信息化是师范院校实现教学结构改革的主要方式我国教学改革多年来工作做了很多,也取得一些成绩,但没有大的突破和显著的效果。北师大何克抗教授认为“主要问题在于这些教改只注重了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视教学结构的改革”。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它将直接反映出教师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进程,所以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教学结构的改变必然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根本性的问题,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则不一定会触动这类根本性的问题。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这三个要素构成的,课程信息化所要求的教学系统增加了一个要素,这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另外,在课程信息化所构建的学习环境中,“教学内容”这个要素不再是单一的传统教材,而是包括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录音带、录像带、CAI课件、多媒体课件以及可以从因特网上获取的各种信息资源。这个教学系统中的教师、学生、信息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四个要素不是简单地、孤立地拼凑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课程信息化的教学结构正是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这也决定课程信息化是师范院校实现教学结构改革的主要方式。3.课程信息化是师范院校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手段师范生是否有较好的信息素养是衡量一个师范毕业生在就业时是否符合信息社会新型人才要求的一个关键问题。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网络信息时代的教师具有正确的网络信息文化价值观和正确的文化判断和选择能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地认识网络里虚拟仿真的生活形式,为学生健康成长站好岗的能力;有强烈的网络社区参与意识,洞察学生在网上的各种活动的能力;具有资源的收集与管理能力,特别是在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基础上的资源分析、处理能力;有一种对技术的敏感性及预测技术发展的能力。这是网络信息时代新型师范毕业生应具有的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的四大文化基础(读、写、算、信息)的要求,因此师范院校的课程一定要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能力来安排。如果单纯地依靠开设几门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是远远达不到这种要求的,这就要求在学科课程教学中要体现学科信息素养培养的意图,让学生在学科知识体系学习中去体会和潜移默化地获得信息技能。因此我们说课程信息化是师范院校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手段。
本文标题:面向信息化的教师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3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