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11.热点专题十一:-科技创新--筑梦中国(共28张PPT)
第二部分热点专题突破专题10科技创新筑梦中国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热点命题解读命题角度一科技成就引领未来热点聚焦考点链接材料一: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九号卫星2015年9月14日12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卫星送入太空。高分九号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一颗光学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①我国的科技成就②科教兴国战略③创新热点聚焦考点链接主要应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信息保障。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9次飞行。相关链接: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二十七号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①我国的科技成就②科教兴国战略③创新热点聚焦考点链接材料二: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2015年7月25日20时2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两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经过约3.5小时飞行后,“远征一号”上面级将两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圆满成功,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覆盖的建设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①我国的科技成就②科教兴国战略③创新热点聚焦考点链接材料三:天河二号喜获世界超算“五连冠”北京时间2015年7月13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的“2015国际超级计算大会”上,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在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发布的第45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上再次位居第一。这是天河二号自2013年6月问世以来,连续5次位居世界超算500强榜首。①我国的科技成就②科教兴国战略③创新热点聚焦考点链接材料四: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85岁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提取青蒿素,并对全球抗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此成为中国大陆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2015年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示祝贺。李克强在贺信中说,长期以来,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包括医学研究人员默默耕耘、①我国的科技成就②科教兴国战略③创新热点聚焦考点链接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攀高峰,取得许多高水平成果。希望广大科研人员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瞄准科技前沿,奋力攻克难题,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她当时的试验条件极差,但她和她的团队顶住干扰,克服重重困难,在经历了190次失败之后,终于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①我国的科技成就②科教兴国战略③创新材料一、二、三相关设问1.高分九号卫星、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天河二号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说明了什么?(1)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某些领域已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2)我国实施的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成效显著。(3)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智慧和伟大创造力的民族,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支持和鼓舞。(4)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向创新型国家建设迈出重大步伐。(5)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等。2.这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对我国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1)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2)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3)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4)有利于促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3.高分九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有哪些重要影响?(1)卫星航天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高分九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促进我国卫星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高分九号卫星作为资源应用卫星,对于我国在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农作物估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国家发展的装备水平。(3)高分九号卫星服务于农业和经济建设,在工程建设、生产生活中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定的数据资源,有效地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有同学说,我国取得众多科技成就特别是高分九号卫星的发射说明我国的科技整体实力已稳居世界的领先地位。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已经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科技发展水平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5.众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对于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哪些启示?(1)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2)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3)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4)奖励科技创新型人才,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5)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为我国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6)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技术,不断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6.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做?(要使自己成为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我们应该怎么做?)(1)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掌握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历史使命。(2)热爱科学,从小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远大志向。(3)珍惜来之不易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4)增强创新意识,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5)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材料四相关设问7.屠呦呦和她的团队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艰苦奋斗;不怕挫折(积极面对挫折);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坚强意志;奉献精神等。8.李克强总理在贺信中为什么要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学习屠呦呦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我们中学生应作出哪些努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崇高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大胆创新,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积极参加科技实践,多参加小发明、小制作活动等。命题角度二中国制造筑梦中国热点聚焦考点链接材料一:《中国制造2025》2015年7月14日,《中国制造2025》专题研讨班结业式在国家行政学院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致辞并强调,实施《中国制造2025》需要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共同努力。企业要承担起主体责任,发挥好制造强国建设的主力军、排头兵作用;政府要为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各地区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要抓好人才培养;专家学者要积极建言献策,提供广泛智力支持。①科教兴国战略②创新热点聚焦考点链接材料二: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015年8月30日,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香港亚洲博览馆闭幕。本届科技创新大赛由中国科协和香港特区政府共同主办,经省级赛事选拔推荐和高校自由申报,共有483个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1331个青少年科技创意作品和651个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项目参加全国阶段比赛。为期四天的比赛和论坛吸引了超过400余位全国各地的师生代表和来自12个国家的60位国际代表参与。相关链接:李克强强调:装备制造业要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战场。①科教兴国战略②创新综合设问1.我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1)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2)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竞争,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3)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只有走自主创新道路,才能尽快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4)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科技整体水平不够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2.国家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说明了什么?(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材料一相关设问3.实施《中国制造2025》需要高等院校抓好人才培养,国家应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1)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2)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步伐。(3)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鼓励创新,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4)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5)加大资金投入,并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大规模、多层次、多渠道开展人才培训。(6)完善科技奖励制度,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材料二相关设问4.我国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为什么需要大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①当今时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③青少年能否创新,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④国家重视对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5.我国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①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求知欲、好奇心,激发他们自身潜在的创造力;②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科技创新造就大批优秀人才;③有利于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培养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行为习惯。热点新题预测经国务院批准,从2015年开始举办“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为此,2015年10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出席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并考察主题展区。这一活动周的开展()①有利于打造发展新引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②有利于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③为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创业创新平台④表明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物质动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A材料一:我国高铁始建于2004年,历经“引进、吸收、再创新”的高铁发展之路,如今已形成世界一流的高铁技术。我国高铁不仅在国内“开花结果”,在国外也积极布局。“高铁”外交,一方面推动着“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成为促进我国和其他国家合作共赢的新的“外交名片”。材料二:2015年6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科技部和工信部要携手联动,把装备制造确立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战场。“集众智者成大事”,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十几亿人层出不穷的新鲜点子,激发市场活力,真正推进中国制造的智能转型。材料三:2015年8月20日至23日,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香港举行,本次大赛增设“科技创意”竞赛,征集、评选青少年提出的科学假设、奇思妙想或解决思路。(1)上述材料表明我国坚持实施哪些战略和国策?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对外开放基本国策。(2)党和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科技的实质是创新,科技的发展靠创新;②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如果你也想参加创新大赛,你打算如何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坚定的基础;敢于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善于观察和思考,勤于动脑和动手,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标题:11.热点专题十一:-科技创新--筑梦中国(共28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32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