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题目:中国科技创新之我见班级:研1310专业:金融学学号:姓名:一、引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作为引领社会发展潮流的科技来说,创新更是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在世界上站稳脚跟的先决条件。此外,科技创新是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由于社会形势变化,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其核心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1〕。所谓自主创新,就是以提高国家创新能力为目的,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并且能实现引进与消化吸收的再创新工作。本世纪的前50年,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怎样履行大国责任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对于中国科技创新上述影响到国家发展战略和管理的追踪分析,针对影响到国家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问题,为未来走好走稳中国科技创新之路提供大量的、有效的和不可替代的科学和技术解决方案。二、研究现状综述在国家创新系统思想基础上,研究欧盟创新政策体系,包括知识产权政策、人力资源政策、中小企业政策以及欧盟框架计划。孙宝凤,李建华(2001)采用创新政策的分类体系,在欧盟创新趋势图表项目中有所介绍,对欧盟和中国的创新政策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同时,在创新政策实践方面双方的差异和差距也在文中指出。该文结论为,在创新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中国不如欧盟,这是由于,在社会发展方面,欧盟有较高的水平,在创新政策上研究和实践方面,欧盟各成员国起步较早并且*投入较大。朱付元综述了我国科技创新政策方面的内容,总结了下面的研究现状:技术创新政策、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与科技决策机制创新和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政策等。路甬祥(2009)对美国科技政策发展做出了介绍,它包括3个阶段,论述了下面内容,包括美国政府科技政策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美国政策启示我国科技政策发展的情况。本文立足于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在科技创新政策、人才流动以及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长远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并且建立了未来中国科技创新战略管理蓝图及模型,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更明确和具体的思路。从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有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发展的过程。而目前由于政策和管理的冗杂,许多高新的科技从诞生到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生产做出实际贡献还需要较长时间。妥善深入研究当前中国科技创新的管理现状,有利于未来怎么走科技和创新之路,合理调整其战略和政策管理。科技创新有两面性,一方面将为世界经济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促使社会发展进步。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会带来地球资源减少以及社会生态环境体系破坏的问题。所以中国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应该坚持按照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按照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化的步伐,结合世界上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研究状况,研究制定中国未来的50年科学技术发展的路线,分析出现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难题和挑战,完善了科技创新领域的科学管理体系。三、对策与结论1.建立公平合理的科技发展政策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更好地保护科技创新者的合法权益,推进积极创新,良好的科技体制是调动包括政府、企业以及相关科技工作人员积极性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布局的重要基础,从而有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顺利实现。2.明确投资策略,合理配置资源中国要在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基础上,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作用,积极鼓励企业、私人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促使我国由政府主导型投资向民间主导型投资转变。3.坚持人才战略,发挥人才在国家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实现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我国党和政府提倡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把广大能源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调动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能源技术创新体系,该体系以政府主导、市场配置资源、产学研结合,使我国在能源技术、能源产品等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1〕周绍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研究述评〔J〕.科学管理研究,2012,(04).〔2〕孙宝凤,李建华.基于可持续发展科技资源配置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1,(5).〔3〕朱付元.我国目前科技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J〕.中国科技论坛,2002,(2).〔4〕路甬祥.前瞻世界发展大势谋划中国科技战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04).
本文标题:中国科技创新之我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329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