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主备人:主讲人:高一语文备课组修订2012年高一语文导学案编号:03使用时间:2012-02-29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反复诵读课文,标记勾画重点字词,疑难问题,再研读本学案。牢记:先读完课文,再做本预习案。2、认真限时,规范书写,独立完成,保证学案完成质量。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及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2、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3、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学习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学习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课时安排:3课时课前预习案第一步:通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第二步:结合《金版教程》自学,完成预习案。第一层知识目标——滴水穿石·夯实基础一、走进作者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二、创作背景:《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题目是编者加的。“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自主学习指导1、了解孟子生平及战国时期社会背景。2、易错的字、不懂的字、不懂得的句子一定要做好注释3、对文言知识一定要多看、多做4、学习文章后,分析孟子的思想。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三、基础积累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字音。王好()战弃甲曳()兵而走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养生丧()死无憾鸡豚()狗彘()之畜()然而不王()者涂有饿莩()2、找出自己不懂的实词4、找出不懂的句子,并在课本的句子下划线注明第二层知识目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合作讨论归纳本文的文言现象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词类活用(1)填然鼓之(2)树之以桑(3)七十者衣帛食肉(4)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5)王无罪岁(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7)谨庠序之教(8)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特殊句式申之以孝悌之义树之以桑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未之有也非我也,岁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固定句式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2、通过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一共七段,可以分成几部分?每段的内容是什么?(学法指导:本文通篇对话,要分层,就要大体了解每部分的内容,对课文了解后再去分层)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合作内容1、文言知识2、句子理解3、探究性问题展示项目1、朗读2、对错误的质疑3、对问题的解答4、联系现实,谈收获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我的疑问我的阅读收获课堂探究案第三层知识目标——合作探究·研读剖析1、梁惠王的疑惑是什么?孟子是怎样解其疑惑的?(1)为会么移民移粟的措施却还是增加不了国家的人口。(2)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都好,但孟子却指出,魏国的政策虽好一些,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2、依据原文,说说梁惠王是怎样的一位君王?3、孟子认为要想民之加多,就要施仁政行王道。行王道的初步措施是什么?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是什么?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孟子描绘的美景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6、试讨论归纳本文的主题和说理特点。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探究指导1、了解梁惠王是个什么样的人?2、考虑孟子建议的合理性3、各抒己见。“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思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课后训练案1、下列有关“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树之以桑B.以五十步笑百步C.请以战喻D.愿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2、下列画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有战乱)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3、下面画线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春心莫共花争发B.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C.或五十步而后止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D.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4、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斯天下之民至焉②鸡豚狗彘之畜③树之以桑④未之有也⑤邻国之民不加少A.①⑤/③/④/②B.①③⑤/②/④C.①②④/③⑤D.①②⑤/③④5、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A.请以战喻B.寡人之于国也C.王无罪岁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本文标题:《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334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