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设计《阳光总在风雨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学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职业技术学校姓名:龙凤明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心理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1)以座位附近四人为一组,分好小组;2)5名学生排练《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手语舞;3)每人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一支笔;4)让学生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问题;5)阅读教材和相关故事二、教学课题1、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够认识挫折是怎样一回事,并能自我分析挫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掌握积极的方法去应对挫折。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以积极、平静的心态对待挫折,并且能正确认识、分析挫折的价值,提高战胜挫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犹豫向上攀登的垫脚石,从而引导学生树立“阳光总在风雨后”的信念,养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三、教材分析《阳光总在风雨后》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俞国良主编的《心理健康》教材中第二单元的第7课。在本单元的前两课带领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我进行了客观、恰当的评价,也引导他们去悦纳自我。认清了“我是谁”,便激发学生的进一步探知欲望:“我要怎样做”。方法没有一概而论,但同样的是,我们在生活中和自我发展的历程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这点是首先要让学生正确去认识的。因此,通过本课的教学,一步步引领学生认识到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而且正确地看待和应对会对个人成长有促进的作用。在挫折中锻炼个人的心理素质,让自己由内而外地强大,可以让自己更接近人生理想。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挫折的普遍存在性,并学会正确看待各种挫折。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培养自我调节的能力。四、教学方法教法:案例教学法、图片视频引导法,讨论法、体验法等。学法:探究学习法、问题解决学习法、体验学习法等。借助故事、视频等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体验和讨论中感悟面对挫折的感受和应对的重要性。并通过体验学习法,引导学生分享和互动,老师进行反馈和鼓励等方式,让学生实现自我探求,展示自我,充分发挥想象力,发现一些应对挫折的方法。五、教学过程一故事体验,引出主题(6分钟)1、在PPT上呈现驴的照片和寓言故事《掉进枯井的老驴》的前半部分。教师形象地讲述故事,但保留结果,留下悬念。故事概要:一头驴子掉进了一口枯井,它哀怜地叫喊求救,期待主人把它救出来。驴子的主人召集了数位亲邻出谋划策,还是想不出好的办法搭救驴子。大家最终认定,反正驴子已经老了,况且这口枯井早晚也是要填上的,于是人们拿起铲子,开始填井、当第一铲泥土落到枯井时,驴子叫得更恐怖了,它显然明白了主人的意图。【百度搜索】掉进枯井的驴【百度图片】老驴、提出问题,小组讨论:(1)驴子碰上了什么样的问题?出现了什么样的反应?(2)体验活动:你在老驴当时的状况下,会怎么办?小组代表发表不同的讨论结果,教师揭晓故事的巧妙结尾。【故事结尾】:当又一铲泥土落到枯井中,驴子出乎意料地安静了。人们发现,此后每一铲泥土落到它背上的时候,驴子都在做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它努力抖落背上的泥土,踩在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人们不断把泥土往枯井里铲,驴子也就不停地抖落身上的土,使自己再升高一点、就这样,驴子慢慢地升到枯井口,在旁人惊奇的目光中,潇洒地走出了枯井。3、进一步提出问题:“老驴从失望到成功走出枯井,转折点在于哪里?”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并自由回答。4、教师结合此故事,总结问题,引出主题:“如同老驴的情况,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种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挫折就是我们身上的「泥沙」,我们能够成功抖落呢?请走进今天的心理课堂——《阳光总在风雨后》。二经历分享,深化感受(15分钟)1、学生观看励志视频《蜗牛与理想》。【百度视频】蜗牛励志理想篇、分享活动:像小蜗牛一样,我们每人总会有处于逆境或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时候的你感受如何,怎样去做呢?请走上讲台与大家分享你感受深刻的一次经历,并在纸上写下一句鼓励自己和他人的话,一同分享。【百度MP3】学生分享时的背景音乐:《雨的印记》、对每个学生的分享进行反馈,并加以引导:“在想要触碰到高处的阳光之前,或许会在旅程中遭遇到很多的风风雨雨,如果选择了停止或退缩,那么也休想触碰到阳光。坚持下来,有劳累有流泪,但也能拥有风雨后的阳光。”三漫画解读,强化认知(8分钟)1、教师一边讲《红萝卜、鸡蛋和咖啡豆》的故事,一边在PPT上呈现相应的故事漫画。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大家解读挫折的含义和意义。故事摘要:从前,有一个女孩成天满腹牢骚的向父亲抱怨生活的艰难。父亲是位著名的厨师。有一天,父亲把女孩叫到厨房拿了三只一样的锅,分别放入鸡蛋、胡萝卜、咖啡豆,然后,又分别放到三个一样大的炉子中,放入同样多的水,用同样的火和同样的时间来煮。20分钟后父亲问孩子看到了什么,孩子说:“当然是胡萝卜、鸡蛋和咖啡。”父亲又问:“孩子请告诉我这三样东西的变化。”孩子如实的说:“胡萝卜越变越软、鸡蛋越变越硬、咖啡豆变成了香浓咖啡。”【百度搜索】故事参考【百度搜索】漫画参考、自主探究活动:红萝卜、鸡蛋和咖啡豆在同样的环境下,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3、畅所欲言:在挫折和逆境中,你将会像是红萝卜,或像鸡蛋,还是像咖啡豆呢?4、教师点评,强化认知:开水就像是人生的挫折和困境,红萝卜、鸡蛋和咖啡豆都要面临考验。像红萝卜,一开始强而有力,最后失去斗志;像鸡蛋,一开始善良敏感,最后刚硬无情;像咖啡豆,水没有改变它,它却改善了水。因此,面对挫折,要像咖啡豆在挫折中获得益处。四案例剖析,提高升华(10分钟)1、搜集林肯的资料后,以归纳列举的方式展现林肯一生的奋斗故事,通过案例剖析让学生明白,人生中的许多失败或挫折都可成为有朝一日取得成功的“垫脚石”。【百度百科】林肯、围绕“如何战胜挫折”,教师在对待挫折的方法和技巧上进行总结性的引导、升华,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信念和正确行动起来。五手语飞扬,歌中回味(5分钟)1、请5名准备好《阳光总在风雨后》手语舞的同学走上讲台;2、播放《阳光总在风雨后》MV,让全班学生观赏手语舞,大声唱歌,在歌声中回味“阳光总在风雨后”的内涵。【百度视频】歌曲MV来源【百度视频】手语舞学习视频、教学反思整节课下来,自己感觉思路很清晰,环节紧凑,内容很丰富流畅,因此很有愉悦感。在设计该课时,我特别关注第二个环节的实施情况:学生自愿走上讲台,分享经历。因为当他们愿意分享后,其他的案例或视频等的引导效果就会更显著。我校男生不如女生活跃,善于参与互动,因此上第一个理工科的男生班时,只有一两个人愿意走上讲台的。针对类似情况,后来我灵活采用“点将法”或“自白书”两种方式。前者通过观察和眼神交流来点名分享,后者让学生在白纸上写下自白,从而挑选有代表性的故事读出来与大家分享。这样依然能保证课堂积极的气氛,提高全班的课堂参与度和思考参与度。七、教师个人介绍省份:广东省学校:容桂职业技术学校姓名:龙凤明职称:中学二级电话:18988501595电子邮件:657086171@qq.com通讯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容桂职业技术学校我热衷于心理专业,在这个领域总有很多未知吸引着我去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是我这一生的事业,怀着美好而坚定的信念“做个好老师”,在这个平凡和宁静的岗位上,鞭笞着我为了这份事业贡献着我最大的努力。看着学生阳光地成长,是我最开心的事情。自我介绍
本文标题: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设计《阳光总在风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3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