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通信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通信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目录01通信工程现场管理要求02通信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因素识别03通信工程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04通信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通信工程现场管理要求第一章•施工现场指施工活动所涉及的施工场地以及项目各部门和施工人员可能涉及的一切活动范围。就通信工程而言,其特点是点多线长、施工工期较短,施工经常跨地区、跨省市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与沿线政府、企业、居民沟通,办理相应手续、支付相应赔补费用。现场管理就是对这些施工场地及环境进行科学安排、合理使用,并与各种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引言•施工现场管理的目的是场容整洁、道路畅通、材料置放有序、施工有条不紊、安全有保障、利益相关者都满意;赢得广泛的社会信誉;使现场各种活动良好开展;贯彻城市规划、市容整洁、交通运输、消防安全、文物保护、居民生活、文明建设、绿化环境、卫生健康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好各项管理工作的关系。引言•施工现场管理要求项目经理部应规范场容、文明施工、安全有序、整洁卫生、不扰民、不损坏公共利益。现场管理工作应对施工现场工作环境、居住环境、自然环境、现场物资以及所有参与项目施工的人员行为进行管理,应按照事前、事中、事后的时间段,采用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过程检查、发现问题及处理问题的程序进行现场管理。引言•项目部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管理作业现场工作环境,落实各项工作负责人;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检查计划,对于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纠正及预防措施,并予以实施;对工程中的责任事故应按奖惩方案予以奖惩;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应按照企业的相关保护条例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要求进行;当施工现场发生紧急事件时,应按照企业的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处理。由于线路工程、管道工程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影响因素较多,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工程报建计划,组织现场负责人及时与线路沿线政府部门联系,汇报工程概况,并力争取得政府相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一、对现场工作环境进行管理•项目部应根据施工驻地的情况合理安排驻地场地,布置生活区、材料堆放点等。项目部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对施工驻地的材料放置和生活区卫生进行重点管理,落实驻地管理负责人和驻地环境卫生管理办法、驻地防火防盗措施。使员工清楚火灾时的逃生通道,在外进餐时应注意饮食卫生,以保证施工材料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二、对现场居住环境的管理•要求项目部实施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相关计划,在考虑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地形特点、施工的季节、现场的交通流量、施工现场附近的居民密度、施工现场的高压线和其他管线情况、与公路及铁路的交越情况、与河流的交越情况等前提下进行施工作业,对重要环境因素应重点对待。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污染的建筑施工,经批准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三、对现场周围环境的管理•由于通信工程点多线长,施工现场物资管理人员应根据施工工序的前后次序放置施工材料,并进行恰当标识,现场物资应整齐码放,注意防火、防盗、防潮。物资管理人员还应做好现场物资的进货、领用的账目记录工作。对于建设单位采购的物资,物资管理人员应负责向建设单位移交剩余物资,办理相应的手续。四、对于现场物资的管理•对于现场施工人员的行为管理,要求项目经理部组织制定施工人员行为规范和奖惩制度,教育员工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风俗习惯、施工现场的规章制度,保证施工现场的秩序。同时项目经理部应明确由施工现场负责人对此进行检查监督,对于违规者应及时予以处罚。五、对现场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管理1.背景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电信运营商的某小区(非新建小区,人住率为86%)的宽带接入户线工程。该工程采用墙壁架空敷设方式将电缆引入住户(原建筑未预留穿线孔)。合同明确了工期要求,同时规定了每提前一天完工,按合同总价3%奖励的条款。由于工期紧迫,加之奖励条款的刺激,施工单位要在合同工期内完工必须加大投入或加班加点。施工单位从减少施工成本角度考虑,实行延长工作时间,(连续施工——中午不休息、周六周日照常施工,并将每天收工时间由下午6时延时到晚上23时)的方案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居民对此意见极大,纷纷到有关单位反映此事,有关单位也做出了罚款等相应处理决定。2.问题(1)该单位的施工方案是否合理?为什么?(2)施工单位在人口密集的地带施工应如何采取措施控制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案例1]分析与答案3.分析与答案(1)该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不合理。文明施工、不扰民、不损害公共利益是施工现场管理的目标之一,而中午、晚上以及周六、周日都是居民休息的时间,打墙洞会产生超标噪声,在以上时段施工会对居民的休息产生严重干扰。(2)施工单位在人口密集的地带施工应采取下列措施控制噪声对居民的影响: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在22:00至次日早6:00之间(或按物业规定时间)停止强噪声作业。确系特殊情况须在22:00至次日早6:00之间(或在物业规定施工时间以外)及周六、周日和节假日施工时,应尽量采取降低噪声措施(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工艺、在噪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等方法),并会同相关单位与社区、物业或居民协调,出安民告示,求得居民谅解。通信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因素识别第二章•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之一,也是我国国策。施工活动应尽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影响,这也是施工方义不容辞的责任。引言•施工现场在施工活动、管理、服务中所有活动(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交验、售后服务全过程的活动)能控制或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自身活动、产品、服务中,以及工程分包方、劳务分包方、物资供应方等相关方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都是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一、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环境因素识别常采用以下方法:1、通过现场调查、观察、咨询等识别环境因素;2、采用过程分析,把工程实施过程按工序进行分解,按作业活动、资源消耗等识别环境因素。二、环境因素识别方法•为了能够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进行预防和有效控制,在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经理部应对现场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对于同一种环境因素,在不同的施工项目中是否为重要环境因素,应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评价情况确定。这里介绍的施工现场环境因素识别包括识别原则和识别内容。•识别施工现场环境因素应以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情况进行全面、具体、明确地识别和准确地描述为原则,具体要求如下:三、识别施工现场环境因素1、全面识别施工生产和服务过程的环境因素,即环境因素识别时应充分考虑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和保修服务中能够控制及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三、识别施工现场环境因素2、识别环境因素时应对“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类型”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其中,三种状态是指施工生产的正常(如施工连续运行)、异常(如工程停工)和紧急状态(如潜在火灾、洪水、地震等);三种时态是指过去(工程未开工时现场的环境情况),现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的环境情况)和将来(工程完工以后,施工现场的环境情况);七种类型是指以上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下的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废弃物处置、土地污染、噪声排放、放射性污染及原材料等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对当地或社区周边环境的影响等情况。三、识别施工现场环境因素3、具体识别施工现场环境因素,要求识别出的环境因素应与随后的控制和管理需要相一致,以达到为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提供明确控制对象的目的。识别的具体程度应细化至可对其进行检查验证和追溯,但也不必过分细化。4、识别施工现场环境因素应明确其环境因素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的环境影响。三、识别施工现场环境因素•按照施工环境的特点不同一般可分为设备安装工程、线路工程和管道工程三大类。为了能够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进行预防和有效控制,在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经理部应对现场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对于同一种环境因素,在不同的施工项目中是否成为重要环境因素,应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评价情况确定。四、常见的环境因素1、设备安装工程的环境因素一般包括:铁件刷漆时的剩余油漆被随意倾倒,楼板、墙壁、铁件钻孔时粉尘、噪声排放,切割机的噪声排放,设备开箱时包装废弃物等垃圾被随意倾倒,仪表废电池被随意丢弃,光(电)缆接续时下脚料、废弃物被随意丢弃,微波、移动工程的电磁辐射等。四、常见的环境因素2、线路工程的环境因素一般包括:光(电)缆测试时废电池、包装垃圾被随意丢弃,发电机、抽水机工作时的废气和噪声排放,开挖光(电)缆沟造成的植被破坏、尘土飞扬,管道排水漫流,墙壁、楼板钻孑L时的噪声、粉尘,光(电)缆接续时的下脚料、废弃物被随意丢弃,封缩热缩制品使用喷灯时造成的废气排放,吹缆设备工作时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噪声排放,剩余油漆被焚烧或填埋,施工驻地的伙房泔水、生活垃圾被随意倾倒等。四、常见的环境因素3、管道工程的环境因素一般包括:路面切割机工作时的噪声排放、粉尘飞扬,开挖管道沟时造成的尘土飞扬,发电机、抽水机工作时的废气和噪声排放,搅拌机工作时的噪声和污水排放、灰尘飞扬,打夯机产生的噪声排放,工程及生活废弃物、垃圾被随意丢弃;人工搅拌水泥砂浆时在路面上的灰浆遗留,施工驻地的生活垃圾被随意倾倒等。四、常见的环境因素1.背景某通信管道工程3月份施工,在人行道上敷设24孔水泥管管道5.276km,平均每80m要修建一大号人孔。在对开挖的土壤保护和清运建筑垃圾时,施工单位心存侥幸心理,认为管道铺放很快会完成,所以对堆放在管道沟旁的土未进行遮盖保护,造成扬尘;在清运多余泥土和建筑垃圾时,认为晚上清运,不会对周围居民产生多大影响,也没有采取遮盖措施,造成渣土沿路有遗撒现象发生。在修建人孔时,用抽水机从人孔坑抽出的水直接排放在道路上。经市民举报,该单位受到环保部门罚款处理。施工单位堆放在路边的砖和砂子经常丢失。施工过程中,经常有些单位以各种名义前来罚款,致使施工单位开支超标。2.问题(1)此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环境因素?(2)修建人孔时排出的污水应如何处理?(3)当地的治安环境、社会环境可以识别为环境因素吗?为什么?[案例2]分析与答案3.分析与答案(1)此工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包括:开挖管道沟时造成的尘土飞扬,抽水机工作时的废气和噪声排放,搅拌机工作时的噪声和污水排放、灰尘飞扬,打夯机产生的噪声排放,工程及生活废弃物、垃圾被随意丢弃;人工搅拌水泥砂浆时在路面上的灰浆遗留,施工驻地的生活垃圾被随意倾倒等。(2)修建人孔时从人孔坑排出的污水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及交通带来较大影响,施工单位应将污水直接排放到下水道,而不能直接排放到道路上。(3)当地的治安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属于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环境因素的识别主要考虑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废弃物处置、土地污染、噪声排放、放射性污染及原材料等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对当地或社区周边环境的影响七个方面,也就是说环境因素的识别仅限于自然环境。通信工程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第三章•项目部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工程的特点,识别出相应的环境因素。对于所识别的环境因素,项目部应分析其影响程度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避免或减少它们对施工周围环境及相关方的影响,保证施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引言现场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应考虑下列因素:1、对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2、明确关键岗位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责;3、建立对施工现场对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4、对噪声、电焊弧光等方面可能造成的污染和防治的控制;5、对易燃、易爆及其他化学危险品的管理;一、现场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6、废弃物,特别是有毒有害及危险品等物体的管理和控制;7、节能降耗管理;8、应急准备及响应等方面的管理制度;9、对工程分包方和相关单位提出现场环境保护所需的控制措施和要求;10、对物质供应方提出保护环境行为要求,并在采购合同中予以明确。一、现场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1、施工作业前,对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作业工序,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或指导,将具体要求落实到作业中。2、在施工和管理活动过程中进行控制检查,并接受上级部门和当地政府或相关方面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3、进行必要的环境因素监测。4、施工现场、生活区
本文标题:通信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347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