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质量管理之代表人物总汇
目录---质量管理代表人物•郎志正•刘源张•张公绪•克劳斯比•赤尾洋二、水野滋•田口玄一•石川馨•费根堡姆•道奇、罗米格•休哈特•戴明•泰勒•杰克.韦尔奇•朱兰郎志正•个人简介:郎志正男,生于1935年,无党派人士。现任北京市政府顾问、中国质量协会副会长、中国标准化协会常务理事、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副主席并荣获1WAPI终身荣誉奖、是“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主要贡献•1979年开始结合工作实践着手写出一本50万字的《质量控制方法与管理》,这是国内最早的几本有影响的质量管理方面的书籍之一。以此为基础,郎志正一方面参加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一方面积极参与全国质量管理的推行活动。•从1986年开始研究撰写服务质量相关书籍,开国内服务质量理论研究之先河。同时领导了我国第一家银行、第一家外贸公司、第一家对外服务公司和物业、饭店、商店等服务性行业以及税务等行政管理的ISO9000族标准的贯彻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开拓了现代服务业的许多新领域。刘源张•个人简介:刘源张,管理科学和管理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原籍安徽六安县。1949年毕业于日本国立京都大学,1954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主要贡献1.确立了质量管理的指导性思想体系首先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三全”定义,指出“包括领导在内的全员参加、考虑经济性和时间性在内的全面质量意义、加进售前售后服务的全部过程控制”的质量管理要求同“产品质量靠工序质量,工序质量靠工作质量”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结构。2.多渠道的教育培训“开花结果”。刘源张对自己的思想、理论不只是在实践中尝试、验证,他更十分注意通过教育培训使广大企业接受和推行。3.研究成果开创了多方面的应用。他在质量管理上的思想、理论和方法都被应用到不同学术领域和不同工作领域。4.为革新企业的班组建设作出贡献。张公绪个人简介:张公绪是我国著名质量统计专家,1953年,大学毕业的张公绪被分配到北京邮电大学工作,负责讲授运筹学,并在随后被国家派往邮电部从事质量管理的相关研究。•贡献:SPD(StatisticalProcessDiagnosis)即统计过程诊断,是20世纪80年代由我国质量管理专家张公绪首次提出的.1980年,张公绪提出选控控制图.选控图是统计诊断理论的重要工具,奠定了统计诊断理论的基础.1982年,张公绪又提出了“两种质量诊断理论”,突破了传统的休哈特质量控制理论,开辟了质量诊断的新航向.此后,我国又提出“多元逐步诊断理论”和“两种质量多元诊断理论”,解决了多工序、多指标系统的质量控制与质量诊断问题.从此,SPC上升为SPD。克劳斯比•菲利浦·克劳士比(PhilipB.Crosby)零缺陷之父、世界质量先生、伟大的管理思想家,其所取的成就相关理论。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本世纪伟大的管理思想家”、“品质大师中的大师”、“零缺陷之父”、“一代质量宗师”。•1.美国《时代》杂志誉为“本世纪伟大的管理思想家”,是他开创了现代管理咨询在质量竞争力领域的新纪元。•2.更重要的是,由于率先提出“第一次就做对”理念,并掀起了一个时代至上而下的零缺陷运动。•3.克劳士比先生影响了美国二十世纪众多的质量领袖和企业家,在今天,为了继续推进克劳士比先生提倡的现代管理理念,众多组织如美国竞争力协会及美国质量学会都分别设立“克劳士比奖”以鼓励那些为质量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个人和组织。•4.作为管理大师,克劳士比先生率先引发了全球工商界的质量革命。赤尾洋二和水野滋•质量功能展开(QFD)理论由日本质量管理大师赤尾洋二(YojiAkao)和水野滋(ShigeruMizuno)提出,旨在时刻确保产品设计满足顾客需求和价值。QFD架构能够有效地将顾客的需求和主张(“顾客的声音”)转化为产品的设计要求,最终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赤尾洋二、水野滋以及其他一些日本质量管理专家已经开发了一系列QFD配套管理工具,使之成为质量管理和保证顾客满意度的综合系统。田口玄一•田口玄一(GenichiTaguchi)博士是享誉全球的质量大师,品管界大概无人不知这位大名鼎鼎的田口博士,在台湾也不例外。•1.质量分类。田口博士将质量分为二类,第一类是顾客要的,这包括机能本身、外观、产品种类、售价等相关议题;第二类是顾客不要的,例如社会损失、失效、缺点、污染、机能变异等。•2.田口方法。早期,田口发展其信号杂音比(Signal-to-NoiseRatio,SN比)应用在静态质量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接着,田口发展动态方法应用在目标值未知或是当目标值必须在某个范围内变动的情况。•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公司普遍采用,并获得相当不错的绩效。石川馨•QCC之父、日本式质量管理的集大成者:石川馨(KaoruIshikawa),915年,出生于日本。•他的《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一书获“戴明奖”、“日本Keizai新闻奖”和“工业标准化奖”。1971年,其质量控制教育项目获美国质量控制协会“格兰特奖章”。1968年,石川馨出版了一本为QC小组成员准备的非技术质量分析课本——《质量控制指南》(GuidetoQualityControl)。石川馨的名字是与戴明和朱兰访日后1955—1960年发起“全面质量控制”运动相联系的。•石川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日本“质量圈”运动的最著名的倡导者。•闪光智慧:石川图在他的学说中,石川馨强调有效的数据收集和演示。他以促进质量工具如帕累托图和因果(石川或鱼骨)图用于优化质量改进而著称。石川馨认为因果图和其他工具一样都是帮助人们或质量管理小组进行质量改进的工具。也因为如此,他主张公开的小组讨论与绘制图表有同等的重要性。石川图表作为系统工具是有用的,可以用它查找、挑选和记录生产中质量变化的原因,也可以使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条理。费根堡姆•阿曼德·费根堡姆(ArmandVallinFeigenbaum)——全面质量控制之父、质量大师、《全面质量控制》的作者。•费根堡姆是全面质量控制的创始人。他主张用系统或者说全面的方法管理质量,在质量过程中要求所有职能部门参与,而不局限于生产部门。这一观点要求在产品形成的早期就建立质量,而不是在既成事实后再做质量的检验和控制。费根堡姆在他的著作中强调当今全面的质量计划在组织和企业中是最有力的工具。要让质量计划发挥作用,组织管理者必须承担责任,这些责任包括让领导者作出承诺并为组织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道奇和罗米格•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休哈特以及道奇和罗米格通过研究,首先把数理统计引入到质量管理领域,他们相继提出了统计过程控制理论(SPC)、统计抽样检验原理和抽样表.人们运用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掌握规律,从而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标志着质量管理观念由事后检验转变为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质量管理真正步入了系统科学的统计质量控制管理阶段.。休哈特•哈特控制图控制图又称为管制图。由美国的贝尔电话实验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在1924年首先提出管制图使用后,管制图就一直成为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特别在质量管理方面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简介:它是一种有控制界限的图,用来区分引起质量波动的原因是偶然的还是系统的,可以提供系统原因存在的信息,从而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控制图按其用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供分析用的控制图,用控制图分析生产过程中有关质量特性值的变化情况,看工序是否处于稳定受控状;再一类是供管理用的控制图,主要用于发现生产过程是否出现了异常情况,以预防产生不合格品。戴明•戴明(W.Edwards.Deming)(1900-1993)博士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因对世界质量管理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而享誉全球。以戴明命名的戴明品质奖,至今仍是日本品质管理的最高荣誉。作为质量管理的先驱者,戴明学说对国际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始终产生着异常重要的影响。他认为,质量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一旦改进了产品质量,生产率就会自动提高。•戴明博士最早提出了PDCA循环的概念,所以又称其为戴明环。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Do)--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行动(或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泰勒•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理论奠基人,“科学管理之父”。最根本的贡献,是在管理实践和管理问题研究中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试验等手段的近代分析科学方法”。代表作《计件工资制》(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1912年)。•“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坏境标准化,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原理。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认识到提高效率对双方都有利,都要来一次“精神革命”,相互协作,为共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杰克·韦尔奇出生地:美国(马萨诸塞州萨兰姆市)1960年,加入通用电气(GE)塑胶事业部。1971年底,韦尔奇成为GE化学与冶金事业部总经理。1979年8月,成为通用公司副董事长。1981年4月,韦尔奇成为通用电气公司第八任董事长兼CEO。在韦尔奇执掌通用的21年中,GE公司的市值提高到4000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一。第一阶段:消灭官僚制度•缺乏坦诚是商业生活中最卑劣的秘密。•Tobeornottobe!—莎士比亚•一次成功的针对官僚制度的变革至少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确定清晰的目的和指标;•二、招募和提拔忠诚的追随者,以及能适应变革的人;•三、清除反抗者,即使他们有不错的业绩也在所不惜;•四、利用意外的机会。•7年磨一剑,在杰克韦尔奇的领导下,GE通过长达7年的努力才基本差强人意。第二阶段:引入“WORKOUT”计划•群策群力计划。支持好的思想,而不管其来自何处。•我们抛弃了官僚主义,创造了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其优秀的模式被各大公司竞相模仿。我相信我所在的GE是一个真正能人统治的公司,一个汇集了一群有激情有活力的精英的地方。第三阶段:六西格玛•定义:寻求同时增加顾客满意和企业经济增长的经营战略途径。•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企业的方式。六西格玛主要不是技术项目,而是管理项目。•品质的含意从字面上来看,乃是要提供一个超越顶级的事物,而不仅是比大多数的事物更好而已•系统思考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他会是你抓住重点,遵循食物发展的规律,做到有的放矢。•6西格玛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比以往更广泛的业绩改进视角,强调从顾客的关键要求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焦点出发,寻求业绩突破的机会,为顾客和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2)强调对业绩和过程的度量,通过度量,提出挑战性的目标和水平对比的平台;•3)提供了业绩改进方法。针对不同的目的与应用领域,这种专业化的改进过程包括:6西格玛产品/服务过程改进DMAIC流程,6西格玛设计DFSS流程等;•4)在实施上由“勇士Champion”、“大黑带MBB”、“黑带BB”“绿带GB”等经过培训职责明确的人员作为组织保障;•5)通过确定和实施6西格玛项目,完成过程改进项目。每一个项目的完成时间在3-6个月;•6)明确规定成功的标准及度量方法,以及对项目完成人员的奖励
本文标题:质量管理之代表人物总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41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