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 幼儿园课程概论 课件
幼儿园课程概论主要讲授内容幼儿园课程概述1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2幼儿园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4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与方案5园本课程6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第一节幼儿园课程概念主要介绍了课程及幼儿园课程的概念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类型主要介绍了三种分类标准下的课程类型第一节幼儿园课程概念一、课程的概念教育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内容维度—课程即教与学的内容计划维度—课程即教与学的计划经验维度—课程即学习者的经验活动维度—课程即各种活动课程客体论课程主体论课程活动论课程客体论只看到了客体,忽略了学习主体——学生的存在;课程主体论强调课程是学习者的经验,但经验内在于学生的心灵,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制定外在的评价标准;课程活动论较好地把握了主体与客体、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等的关系。二、幼儿园课程的内涵(一)幼儿园课程的定义课程客体论和课程主体论都有不足,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主导的定义是活动论。即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对定义的解析:1.幼儿园课程是“活动”用活动解释课程的优越之处:(1)有利于改变课程工作者的视角,促使他们同时注意问题的两个方面:学习对象(教学内容)和学习主体(学生);(2)活动自身是一种存在方式,教师看得见,也比较容易把握和控制;(3)活动一词更能反映幼儿学习的本质和特点,因而也更适合于解释幼儿园课程。(幼儿学习的本质:直接经验性)2.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活动”进一步明确活动的指向性、目的性的作用,使过程与结果、形式和实质更加密切地融合为一体。3.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幼儿园课程表现形式多样化,凡是作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而运用的、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活动,无论是上课,还是游戏、生活活动,都是幼儿园课程的组成部分。(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P5)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全面性、生活性整合性基础性、启蒙性潜在性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实施幼儿园课程评价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目标(三)幼儿园课程的构成要素课程本质观与幼儿园课程要素的关系:对课程本质的认识不同,决定着课程四个要素的内容不同。(1)认为课程的本质在于对学生主体的关照(课程本质主体观)(2)认为课程的本质在于对知识客体的重视(课程本质客体观)幼儿园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实施幼儿园课程评价课程本质主体观课程本质客体观获取经验的过程知识学习的结果幼儿经验客观知识幼儿自主活动教师教活动过程评价学习结果评价其实,过分倾向某种观点都有失偏颇。以课程功能来分类的课程类型以课程决策的层次来分类的课程类型以课程组织形态为标准来分类的课程类型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类型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类型一、以课程组织形态为标准来分类的课程类型课程组织是课程内容组织的简称,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把课程的各种要素组织成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P9)不同价值观指导下的课程结构系统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层面,是以主体为核心还是以客体为核心,可分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第二层面,从分与合的对立关系看,可划分为: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夸美纽斯第一个提出了系统的学校体系,他注重百科全书知识的主张形成了近代学校课程的基本特色,所以他是近代分科课程的鼻祖。第三层面,从近代课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课程组织形态看,可划分为:分科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相关课程是指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科目建立共同的关系,但各科目仍保持其原来的独立状态。融合课程是将有关科目合并成为一个新的学科,合并后原来的科目不再单独存在。广域课程指不同知识分支的统合,统合后的学科具有广大的领域。二、以课程决策的层次来分类的课程类型这是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1.观念层次的课程(理想的课程)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2.社会层次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3.学校层次的课程(领悟的课程)任课教师实际理解领会的课程。4.教学层次的课程(实行的课程)实际反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课程5.体验层次的课程(经验的课程)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三、以课程功能来分类的课程类型这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艾斯纳教授的分类。1.显性课程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2.隐性课程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3.悬缺课程学校该提供却没有提供的学习经验,是存在于理想的课程和实际的课程之间的流失的课程。四、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存在的主要类型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类型主要是分领域课程,主要表现为分科课程和相关课程。绝大多数幼儿园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经验课程(做中学)。隐性课程往往被忽视。思考题1.名词:幼儿园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悬缺课程2.幼儿园课程有哪些特点?3.幼儿园课程的构成要素有哪些?课程本质观与幼儿园课程要素有怎样的关系?4.以课程组织形态可将课程划分为哪些类型?5.简述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可把课程划分为哪些类型?)6.美国艾斯纳教授将课程划分为哪些类型?(从课程的功能出发可将课程划分为哪些类型?)第二章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第一节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主要介绍了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第二节幼儿园课程设计取向主要有三种取向:学科中心取向、学习者中心取向、问题中心取向第一节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一、目标模式1.经典目标模式原理——“泰勒原理”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基本问题被后人称为“泰勒原理”。2.对目标模式的评价目标模式可以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的计划性、可控性和操作性,但它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确定——偶然(强调确定,忽视偶然)分解——整合(强调分解,忽视整合)外显——内隐(强调外显,忽视内隐)二、过程模式代表人物:英国的斯坦豪斯(一)对目标模式的批判1.误解了知识的本质目标模式:现成的、确定的、外在的,需要学生接受的东西。过程模式:知识的本质在于可以通过知识的运用进行创造性思维。2.误解了改善实践的过程的本质目标模式:通过使目的明晰化来改善实践。过程模式:通过发展教师在实践中的批判、反思意识与能力改进教学。(二)过程模式的基本内容1.内容的选择强调知识本身固有的价值。2.过程原则提倡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咨询者和资料的提供者。3.过程评价课程评价应以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知识形式、实现过程原则为依据。(三)对过程模式的评价儿童观——强调学习是一个学习者主动参与、探究和建构的过程,彰显了学习者的主体性。教师观——教师作为研究者出现,主体性得到尊重和漳显。教育观——主张教育要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活动,强调教育是一种开放的过程。知识观——强调知识具有内在价值,学习知识的最大价值与意义是用来进行思维。实用性——没有提出明确的方案,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制约了在实践中的运用。第二节幼儿园课程设计取向课程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即目标、内容、活动和评价。课程设计指“课程的实质性结构、课程基本要素的性质以及这些要素的组织形式或安排。”按照价值取向的不同,课程设计有三种基本的取向。一、学科中心取向学科中心设计是最流行、使用最广泛的课程设计,强调以知识为中心设计课程,包括的具体类型在所有设计中最多,其中最基本的形式包括三种。(一)科目设计(P27)(二)学术性学科设计(P27)(三)广域设计(P27)二、学习者中心取向始见于18世纪卢梭的教育思想。从强调学科内容的传统转变为强调儿童的需要和兴趣。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杜威都强调儿童中心取向。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设计:(一)经验中心设计(P28)(二)人本主义设计(P28)(三)开放教室设计(P29)三、问题中心取向重点是关于个人和社会生存的问题,从社会问题及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因此内容经常是跨领域的。一般包括:(一)生活情境设计(P29)(二)核心设计(P30)思考题1.名词:课程设计2.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有哪些?3.简述“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经典目标模式原理)。4.过程模式的基本内容有哪些?5.按照价值取向的不同,课程设计有哪几种基本的取向?各自包括的具体设计有哪些?第三章幼儿园课程目标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与依据主要包括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含义、基本取向和基本依据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体系主要介绍了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包括幼儿园课程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具体教育活动目标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与依据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教育目标等概念有密切关系。(一)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的的总体方向,体现的是普遍的、终极的教育价值追求。它往往以教育方针的形式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包括教育指导思想、培养人才的规格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二)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教育的价值。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三)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教育目的具体化教育目标具体化课程目标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根据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的见解,我们把课程目标取向分为四种类型:(一)普遍性目标(P38)(二)行为目标(P39)(三)生成性目标(P40)(四)表现性目标(P41)(一)普遍性目标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特点:普遍性、规范性、适用范围广《大学》、亚里斯多德、斯宾塞所表述的目标都属普遍性目标。其不足:模糊、泛化,有一定的随意性。(二)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特点:具体、精确、可操作博比特、泰勒、布卢姆、梅杰等人的贡献。不足:只见目标不见儿童;人的许多高级心理很难用行为来表现。(三)生成性目标也称形成性或展开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特点:过程性。杜威、斯坦豪斯、罗杰斯等人的观点。不足: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难度大。(四)表现性目标是美国艾纳斯提出的。是指每个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儿童反应的多元化。特点:强调个性化,关注创造性的培养。不规定儿童在完成学习活动后应该获得的行为,而是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适合表述那些情感、态度类的目标。三、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一)对幼儿的研究原因:幼儿园课程是为支持、帮助、引导幼儿学习、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而设置的,必须关注幼儿发展研究内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儿童的发展需要(二)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原因: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职责之一是让儿童为积极适应未来的社会作准备。必须研究社会对儿童成长的期望和社会生活的需求。研究内容:社会对儿童成长的期望和要求(三)对学科知识的研究原因: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传递社会文化知识,知识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因此,知识是课程必不可缺的内容。研究内容:各学科领域的知识与幼儿身心发展有什么关系?各学科领域知识能促进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价值性遴选(一)从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目标(二)以幼儿心理及学习的特点为依据进行选择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体系与层次结构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两种体系(一)以学
本文标题: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 幼儿园课程概论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428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