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采用金相法测定钢的MS点
金相法测定钢的MS点摘要:目前计算钢MS点的公式属于多元一次方程,即认为MS点与钢的化学成分间存在线性关系。但是人们普遍认为这种表达方式并不精确,用它们预测钢的MS点会产生较大误差。本次试验采用金相法来测定钢的MS点,两次等温后利用回火马氏体与淬火马氏体的显微组织区别判定MS点,试验分成粗测和精测两部分,使实验结果可靠性大大提高。关键词:金相法马氏体转变MS点一、引言钢的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即MS点,反映了过冷奥氏体开始发生马氏体转变时的最高温度,对工件热处理工艺的制定及热处理后的质量和性能有很大影响,在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人们一直希望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对它进行预测。钢中的合金元素对钢的相变热力学和动力学都有重要的影响,其中也包括MS点。可以认为:钢的成分决定了它的MS点。从这种认识出发,许多学者根据收集的资料提出了计算点的经验公式[1-6J,以此来预测新钢种的MS点,如表1所示资料提出了计算MS点的经验公式[1-6J,以此来预测新钢种的MS点:此外还有波波公式Ms(℃)=520-320C-50Mn-30Cr-20(Ni+Mo)-5(Cu+Si)适用于碳钢司替海-海莱司公式Ms(℃)=561-474C-33Mn-17(Cu+Ni)-21Mo,适用于中碳合金钢从表中可以看到,多数经验公式属于多元一次方程,即认为MS点与钢的化学成分间存在线性关系。但是人们普遍认为这种表达方式并不精确,用它们预测钢的MS点会产生较大误差。现在普遍采用金相法、硬度法、磁性法、电阻法、膨胀法来测定钢的MS点。本次实验采用金相法来测定钢的MS点。金相分析是研究工程材料内部组织结构的主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在金属材料的研究领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金相显微镜是进行显微分析的主要工具,利用金相显微镜在专门制备的试样上观察材料的组织和缺陷的方法,称为金相显微分析。显微分析可以观察、研究材料的组织形貌、晶粒大小、非金属夹杂物(如氧化物、硫化物等)在组织中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等,即可以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与其化学成分(组成)之间的关系,确定各类材料经不同加工工艺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可以判别材料质量的优劣等。二、实验1基本原理首先,要根据经验公式估算出所选试样的MS点的近似值。测定时,将A化后的试样迅速投入预先估计的Ms温度的热容中,等温2-3分钟后,再将试移到比第一个热容高20℃的热容中保持一定时间,最后淬入盐水中。假如第一个热容的温度高于该钢的Ms点,则在两个热容中等温时过冷A都不发生转变,只有淬入盐水后才转变为M。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只是白亮的(淬火)M组织;反之,如果有一个热容的温度低于Ms温度,则试样投入热容后将有部分过冷A转变成M,而在第二个热容中保温时,已转变的M将被回火,而未转变的过冷A在随后淬冷时将变为M,所以其显微组织为暗黑色的回火M加白亮的淬火M。多次调整热容温度,使事先经处理后得组织几乎全部是淬火M和很少得回火M,这时第一个热容的温度就近似地代表了钢的Ms点。本实验以40#钢为例2实验要求2.1试样成分40钢标准:GB/T699-1988碳C:0.40硅Si:0.21锰Mn:0.62硫S:0.035磷P:0.035铬Cr:0.25镍Ni:0.25铜Cu:0.252.2试样规格标准圆柱形,直径为16mm,高度为10mm2.3试样表面要求试样表面光滑、无明显缺陷。3实验设备1、金相显微镜2、加热炉保温炉若干3、盐水浴4、试样切割机、砂轮机、预磨机、抛光机、抛光粉5、不同型号的金相砂纸6、3%硝酸酒精溶液、酒精7、棉花、吹风机等。4试样MS点预估计算波波公式Ms(℃)=520-320C-50Mn-30Cr-20(Ni+Mo)-5(Cu+Si)适用于碳钢预估MS点=520-320×0.4-50×0.62-30×0.25-20×0.25-5×(0.25+0.21)=346.2℃5实验步骤第一步:大致测定MS点①将制作好的若干试样投入到加热炉中,将加热炉温度设置为900℃(高于A1点),等温一段时间使充分A化。②测定时,准备多个等温炉,以预估MS点为基准,上下浮动100℃,每级相差20℃。将A化后的试样迅速投入预先准备的热容中,等温2-3分钟后,再将试移到比第一个热容高20℃的热容中保持一定时间,具体如表一所示:A化后保温图表一试样编号A化后第一次等温温度T1第二次等温温度T21预估MS点+100℃,即446℃预估MS点+120℃,即466℃2预估MS点+80℃,即426℃预估MS点+100℃,即446℃3预估MS点+60℃,即406℃预估MS点+80℃,即426℃4预估MS点+40℃,即386℃预估MS点+60℃,即406℃5预估MS点+20℃,即366℃预估MS点+40℃,即386℃6预估MS点,即346℃预估MS点+20℃,即366℃7预估MS点-20℃,即326℃预估MS点,即346℃8预估MS点-40℃,即306℃预估MS点-20℃,即326℃9预估MS点-60℃,即286℃预估MS点-40℃,即306℃10预估MS点-80℃,即266℃预估MS点-60℃,即286℃11预估MS点-100℃,即246℃预估MS点-80℃,即266℃T1:预估的MS点T2:比T1高20℃盐水≈20℃试样热处理流程图最后将编号1-11的所有试样依次淬入盐水中,记录试样编号,一段时间后取出用棉花擦干。假如第一个热容的温度高于该40钢的Ms点,则在两个热容中等温时过冷A都不发生转变,只有淬入盐水后才转变为M。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只是白亮的(淬火)M组织;反之,如果有一个热容的温度低于Ms温度,则试样投入热容后将有部分过冷A转变成M,而在第二个热容中保温时,已转变的M将被回火,而未转变的过冷A在随后淬冷时将变为M,所以其显微组织为暗黑色的回火M加白亮的淬火M。然后按试样编号依次用金相显微镜依次观察试样的表面组织,经过比较,试样6中全为淬火马氏体,试样7几乎全部是淬火M和很少得回火M的试样,所以选取试样7,这时326℃就近似代表了40钢的Ms点。一次等温二次等温冷却(淬火)附:回火马氏体和淬马氏体显微组织板条马氏体:在低、中碳钢及不锈钢中形成,由许多相互平行的板条组成一个板条束,一个奥氏体晶粒可转变成几个板条束(通常3到5个)。回火马氏体:淬火马氏体回火时,碳已经部分的从固溶体中析出并形成了过渡碳化物此时的基体组织。它是马氏体的一种回火组织,其α固溶体仍有一定的碳的过饱和度,仍是一种亚稳组织。第二步:精确测定MS点在326℃保温时已经出现了A→M的转变,即326℃略低于40钢的MS点,其真正的的MS点处于326℃-346℃这个范围内,为此进行进一步的试验,每级相差5℃,故本次试样测得的MS点误差小于5℃。①将制作好的若干试样投入到加热炉中,将加热炉温度设置为900℃(高于A1点),等温一段时间使充分A化。②测定时,准备多个等温炉,将A化后的试样分别迅速投入预先设计的热容中,等温2-3分钟后,再将试移到比第一个热容高5℃的热容中保持一定时间,具体如表一所示:A化后保温图表二试样编号A化后第一次等温温度T1第二次等温温度T212346℃351℃13341℃346℃14336℃341℃15331℃336℃回火马氏体显微组织淬火马氏体显微组织16326℃331℃两次等温结束后依次淬如入盐水中,记录好试样及编号,取出后用棉花球擦干。然后按试样编号依次用金相显微镜依次观察试样的表面组织,经过比较,试样14中全为淬火马氏体,试样15几乎全部是淬火M和很少得回火M的试样,所以选取试样15,这时331℃就代表了40钢的Ms点。三、实验分析与讨论奥氏体快速冷却(大于临界冷却速度)至某一温度以下才能发生马氏体相变,这一温度称为马氏体相变开始点,以MS点表示。当奥氏体过冷到MS点以下某一温度时马氏体相变立即开始,不需要孕育期,并且以极大的速度进行。但在此温度下马氏体相变很快停止,即马氏体转变量不再增加。为使马氏体相变得以继续进行,必须不断地降低温度。如停止继续降低温度,马氏体相变则立即停止。即马氏体相变是在不断降温条件下进行的,马氏体转变量是温度的函数,而与等温时间无关。曲线B:若第一次等温温度低于MS点,则试样投入热容后将有部分过冷A转变成M,而在第二个热容中保温时,已转变的M将被回火,而未转变的过冷A在随后淬冷时将变为M,所以其显微组织为暗黑色的回火M加白亮的淬火M。第一次等温温度越低,最终产生的回火马氏体会越多,经磨光、抛光、腐蚀处理后的试样表面在金象显微镜下越呈暗色。曲线C:若第一个等温的温度高于该40钢的Ms点,则在两个热容中等温时过冷A都不发生转变,只有淬入盐水后才转变为M。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只是白亮的(淬火)M组织;因回火马氏体与淬火马氏体易区分,根据观察得到的组织,经过细致的比较,选取盐水淬火后组织几乎全部是淬火M和很少得回火M的试样,此时试样的第一次等温温度即钢的MS点。采用两次对比测定,是为了更加可靠地测定钢的MS点,本实验的误差只有±5℃,对于大部分科研和工业用途已经足够。参考文献:1、徐洲,赵连成.金属固态相变原理.科学出版社,20042、徐祖耀.相变原理.科学出版社,19993、王温银,史月丽,顾永琴.材料实验技术,20084、沈承金.金属热处理与表面工程,20095、孙宝珍,朱谱藩,林慧国,俞铁姗.合金钢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6、徐祖耀.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科学出版社,19997、邓永瑞.马氏体转变理论,科学出版社,19938、赵连成.金属热处理原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9、刘智恩.材料科学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10、刘春畅.钢铁热处理,冶金工业出版社,1982
本文标题:采用金相法测定钢的MS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434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