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BSPWRB和BSPWRT(BSPWRB:BSC侧BTSBCCH发射功率参数)•说明:BSPWRB设置的是基站BCCH载频的发射功率电平。此参数对基站的覆盖范围有很大影响。•建议值:BSPWRB对小区的实际覆盖范围有较大的影响。此参数设置过大,会造成小区实际覆盖范围变大,对邻区造成较大干扰;此参数设置过小,会造成相邻小区之间出现缝隙,造成“盲区”。•查看:RLCPP:CELL=XXXXX;查看结果:•修改:RLCPC:CELL=XXXXX,BSPWRB=X;1.BSPWRB和BSPWRT(BSPWRT:BSC侧BTS非BCCH发射功率参数)•说明:BSPWRB设置的是基站非BCCH载频的发射功率电平。此参数对基站的覆盖范围有很大影响。•建议值:同BSPWRB。•查看:RLCPP:CELL=XXXXX;•修改:RLCPC:CELL=XXXXX,BSPWRT=X;2.MSTXPWR(移动台最大发射功率)•说明:移动台在通信过程中所用的发射功率是受BTS控制的。BTS根据上行信号的场强、上行信号的质量,以及功率预算的结果控制移动台提高或降低移动台的发射功率。为了减小邻区之间的干扰,移动台的功率控制一般都设有上限,即BTS控制移动台的发射功率不可以超过该门限。增大MSTXPWR会直接导致增加掉话率,在覆盖良好地区适当降低MSTXPWR将有效降低掉话率,如果降低过大将会造成上行弱信号掉话。•建议值:31-33。•查看:RLCPP:CELL=XXXXX;•修改:RLCPC:CELL=XXXXX,MSTXPWR=X;3.ECSC(CLASSMARK早送控制)•说明:双频组网时,在不同的频段中,同一双频手机的CLASSMARK往往是不同的,当手机接入网络时,网络并不清楚手机目前在哪一个频段,因此也无从得到MS的CLASSMARK。这样势必会造成手机每次接入网络时,网络均要询问手机的CLASSMARK。所以在GSM规范Phase2plus中增加了“CLASSMARK早送”的选项,当网络采用这个选项时,支持这个选项的手机在接入网络后会在尽可能早的时间向网络发送CLASSMARKCHANGE消息,这样就避免了网络的查询过程。该参数对双频网有较大影响,一定要打开,如果不开打,双频网络之间无法切换。•建议值:YES•查看:RLSBP:CELL=XXX;•查看结果:•修改:RLSBC:CELL=XXX,ECSC=XXX;4.TX(发送分布时隙数)•说明:由于GSM系统中RACH信道是一种ALOH信道,为了减少移动台接入时RACH信道上的冲突次数,提高RACH信道的效率,GSM中移动台的接入算法中应用了三个参数,即发送时隙数T(Tx_integer)、最大重发次数M(MAXretrans)、参数S。当移动台接入网络需启动一次立即指配过程,从该过程开始,移动台将在RACH信道上发送(M+1)个信道请求消息。为了减少RACH信道上的冲突次数,移动台发送信道请求消息的时间遵循以下准则:1、移动台启动立即指配开始到第一个信道请求消息发送之间的时隙数(不包括发送消息的时隙)是一个随机数。这个随机数属于集合{0,1,,MAX(T,8)-1}中的一个元素。移动台每次启动立即指配过程时,从中随即取数。2、任意两次相邻的信道请求之间的间隔时隙数(不包括发送的时隙)有移动台随机的从集合{S,S+1,…,S+T-1}中取出。•建议值:50•查看:RLSBP:CELL=XXX;•修改:RLSBC:CELL=XXX,TX=XXX;5.ATT(IMSI结合分离允许)•说明:参数ATT用于通知移动台,在本小区内是否允许进行IMSI结合和分离过程。IMSI分离过程是指移动台向网络通告它正从工作状态进入非工作状态(通常指关机过程),或SIM卡已从移动台中取出的过程。网络在收到移动台的通告后将指示该IMSI用户处于非工作状态,因此以该用户作为被叫的接续请求将被拒绝。与分离过程相应的是IMSI结合过程。移动台重新进入工作状态后将检测当前所在位置区(LAI)是否和最后记录在移动台中的LAI相同,若相同则移动台启动IMSI结合过程,否则移动台启动位置更新过程(代替IMSI结合过程)。网络接收到位置更新或IMSI结合过程后,将指示该IMSI用户正处于工作状态。•建议值:YES(在同一位置区的不同小区其ATT设置必须相同)•查看:RLSBP:CELL=XXX;•修改:RLSBC:CELL=XXX,ATT=XXX;6.T3212(BSC侧的BTS小区周期性位置更新计时器)•说明:GSM系统中发生位置更新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种是移动台发现其所在的位置区发生变化(LAC不同);另一种是网络规定移动台周期地进行位置更新。周期位置更新的频度是由网络控制的,周期长度由参数T3212确定。•建议值:周期位置更新是网络与移动用户保持紧密联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周期时间越短,网络的总体服务性能越好。但频繁的周期更新有两个负作用:一是网络的信令流量大大增加,对无线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在严重时会直接影响系统中各个实体的处理能力(包括MSC、BSC和BTS);另一方面则使移动台的功耗增大,使系统中移动台的平均待机时间大大缩短。因此T3212的设置需权衡网络各方面的资源利用情况而定。建议设置为10或20(单位为0.1小时),同时由于节假日尤其是春节期间信令信道负荷较高,建议提前进行修改延长周期性位置更新时长,保障网络安全。•查看:RLSBP:CELL=XXX;•修改:RLSBC:CELL=XXX,T3212=XXX;7.CB(小区接入禁止)•说明:在每个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中有一比特信息指示该小区是否允许移动台接入,即小区接入禁止。参数CB用于表示小区是否设置小区接入禁止。•建议值:NO。如果希望某个小区只能用于切换业务,这种要求可以通过设置该比特为YES来实现(CBQ需为NO)•查看:RLSBP:CELL=XXX;•修改:RLSBC:CELL=XXX,CB=XXX;8.CBQ(小区禁止限制)•说明:对于小区重叠覆盖的地区,根据每个小区容量大小、业务量大小及各小区的功能差异,营运者一般都希望移动台在小区选择中优先选择某些小区,即设定小区的优先级,这一功能可以通过设置参数“小区禁止限制”(CBQ)来实现。该参数可以影响到MS对小区的选择,设置不同的优先级,可以是MS有针对性的驻留在某些小区上,提高其话务吸收。•建议值:HIGH。CBQ与参数“小区接入禁止CB”共同组成小区的优先级状态。••查看:RLSBP:CELL=XXX;•修改:RLSBC:CELL=XXX,CB=XXX;小区禁止限制小区接入禁止小区选择优先级小区重选状态HIGHNO正常正常HIGHYES低禁止LOWNO低正常LOWYES禁止禁止9.ACC(接入控制等级)•说明: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营运者希望在某些特殊区域中禁止全部或部分移动台发出接入请求或寻呼响应请求。因此,GSM规范(02.11)规定一般给每一个GSM用户(一般用户)分配一个接入等级,储存于移动用户的SIM卡中。•建议值:CLEAR•查看:RLSBP:CELL=XXX;•修改:RLSBC:CELL=XXX,ACC=XXX;10.DBPSTATE(BTS动态功率控制状态)•说明:为了在一定的通信质量下,尽量减小无线空间的干扰,GSM系统中一般都具有BTS的功率控制能力。功率控制是否运用则可以通过设置参数“BTS动态功率控制状态(DBPSTATE)”来确定。•建议值:ACTIVE•查看:RLBCP:CELL=XXX;•查看结果:•激活:RLBCI:CELL=XXX;•去激活:RLBCE:CELL=XXX;11.SSDESDL(下行功控信号强度的期望值)•说明:本参数定义了由手机测量到的不同功率间隔下行信号强度设计的目标值。SSDESDLAMR用于全速率的连接,SSDESDL相对积极的数值代替相对消极的计算。在没有质量补偿的情况中,SSDESDL是在在调节区域外边上的信号强度期望值。•建议值:80-90•查看:RLBCP:CELL=XXX;•修改:RLBCC:CELL=XXX,SSDESDL=XXX;12.DMPSTATE(MS动态功率控制状态)•说明:为了在一定的通信质量下,尽量减小无线空间的干扰,GSM系统中具有MS的功率控制能力。功率控制是否运用则可以通过设置参数“MS动态功率控制状态(DMPSTATE)”来确定。•建议值:ACTIVE•查看:RLPCP:CELL=XXX;•查看结果:•激活:RLPCI:CELL=XXX;•去激活:RLPCE:CELL=XXX;13.SSDESUL(上行功控信号强度的期望值)•说明:本参数定义了由BTS测量到的不同功率间隔的上行信号强度的目标值。SSDESULAMR用于全速率的连接,SSDESUL用于相对积极的数值代替相对消极的计算。•建议值:90-96•查看:RLPCP:CELL=XXX;•修改:RLPCC:CELL=XXX,SSDESUL=XXX;14.HOP(跳频开关)•说明:开起小区的跳频可以降低整个网络的干扰,同时可以降低全网的掉话。•建议值:ON•查看:RLCHP:CELL=XXX;•查看结果:•修改:RLCHC:CELL=XXX,HOP=XXX;15.ACCMIN(最小允许接入电平)•说明:为了避免移动台在接收信号电平很低的情况下接入系统,在GSM系统中规定,移动台需接入网络时,其接收电平必须大于一个门限电平,即:移动台允许接入的最小接收电平(ACCMIN)。ACCMIN表示允许用户起呼的最小下行信号强度,增加ACCMIN可以缩小小区的覆盖范围,降低ACCMIN可以加大小区的覆盖范围。ACCMIN的值不可过大,否则会在小区交界处人为地造成“盲区”。•建议值:102(农村),94-98(市区)•查看:RLSSP:CELL=XXX;•查看结果:•修改:RLSSC:CELL=XXX,ACCMIN=XXX;16.CRH(小区重选迟滞)•说明:移动台进行小区重选时,若原小区和目标小区属不同的位置区,则移动台在小区重选后必须启动一次位置更新过程。由于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通常在相邻小区的交界处测量得到的两个小区的C2值(小区重选参数)会有较大的波动,从而使移动台频繁地进行小区重选,使系统的接通率降低。为了减小这一问题的影响,GSM规范设立了一个参数,称为小区重选滞后。要求邻区(位置区与本区不同)信号电平必须比本区信号电平大,且其差值必须大于小区重选滞后规定的值,移动台才启动小区重选。•建议值:LAC内部4-6,边界8-14•查看:RLSSP:CELL=XXX;•修改:RLSSC:CELL=XXX,CRH=XXX;17.DTXU(上行不连续发射)•说明:上行非连续发送(DTXU)方式是指移动用户在通话过程中,话音间歇期间,手机不传送信号的过程。它的应用有两个优越性,即:无线信道的干扰得到有效的降低,从而使网络的平均通话质量得到改善;同时,DTX的应用可以大大节约移动台的功率损耗。•建议值:1(MS应该使用上行不连续发射)•查看:RLSSP:CELL=XXX;•修改:RLSSC:CELL=XXX,DTXU=XXX;18.RLINKT(下行无线链路超时)•说明:当移动台在通信过程中下行话音(或数据)质量恶化到不可接受,且无法通过射频功率控制或切换来改善时,移动台或者启动呼叫重建,或者强行拆链。由于强行拆链实际上引入一次“掉话”的过程,因此必须保证只有在通信质量确实已无法接受(通常的用户已不得不挂机)时,移动台才认为下行无线链路故障。为此GSM规范规定,移动台中需有一计数器S,该计数器在通话开始时被赋予一个初值,即参数--“下行无线链路超时”的值。若每次移动台在应该收到SACCH的时刻无法译出一个正确的SACCH消息时,S减1。反之,移动台每接收到一正确的SACCH消息时,S加2,但S不可以超过参数下行无线链路超时的值。当S计到0时,移动台报告下行无线链路故障。•建议值:第一阶段调整目标为:市区小于32,农村小于48;后期调整目标将达到市区小于16,农村小区32
本文标题:爱立信关键参数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455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