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柳永词两首-习题(含答案)
试卷第1页,总2页柳永词两首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凄切(qiè)罗绮(qí)处之泰然(chù)适逢其会(huì)B.相看(xiāng)凝噎(yē)间不容发(fā)参差不齐(cēn)C.应届(yīng)暮霭(ǎi)良辰好景(chén)重湖叠巘(yǎn)D.与会(yǔ)千骑(jì)字字珠玑(jī)荷枪实弹(hè)2.下列语句中加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①怒涛卷霜雪②会其怒,不敢献B.①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C.①执手相看泪眼②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D.①便纵有千种风情②纵一苇之所如3.下列诗句中划线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梦啼妆泪红阑干(阑干:纵横的样子)A.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光景)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登上)B.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不知原因)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轻易)C.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风情:风采神情)低眉信手续续弹(信:随便)D.扪参历井仰胁息(胁息:屏住呼吸)4.下列加横线语词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A.欲寄彩笺兼尺素:一尺长的素绢整顿衣裳起敛容:整理B.噫吁嚱!危乎高哉:危险因为长句,歌以赠之:表示接在后面的是原因C.此去经年:年复一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治安问题恶化D.填然鼓之:表示事物的代词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光景,情形5.下面对词句品评不恰当的一项是()A.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一这是柳永《望海潮》中的词句,它落笔开阔,写景壮美,声调激越,与“杨柳岸,晓风残月”风格迥异,显现出豪放之风。B.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南初歇-一这是柳永《雨霖铃》中的词句,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寒蝉凄切”,点明是深秋时节;“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这些景物描写烘托出一种凄冷沉郁的气氛。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这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词句,作者试卷第2页,总2页在这里使用了以动写静和以静写动的手法来描绘赤壁风景的壮美,其中“乱石穿空”是以动写静,“卷起千堆雪”是以静写动。D.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这是李清照《醉花阴》中的词句。其中“人比黄花瘦”是词人的独创,词人为情所伤,日渐憔悴,故以黄花来喻人。此处的“黄花”与《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中的黄花含义及作用相同。6.下列诗句朗读音节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B.念去去/千里/烟波C.便纵/有/千种/风情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7.选出下面对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B.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二、现代文阅读8.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有力地收束了上阕。(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与“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3)《琵琶行》中两句“,”是写琵琶女出场时的矜持与腼腆。三、语言表达9.(题文)依照示例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句式结构基本一致,意蕴丰富,有文采。诗歌是什么,是一首永恒的歌,是草堂茅屋里的一声长叹,是(1)___________________,是雨打黄昏的一片哀愁。诗歌是什么,是一段深深的情,是柳梢月见证的爱情,是(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1页,总4页参考答案1.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字音辨析能力。解此类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题干要求选出“加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A项,“罗绮(qí)”应读“qǐ”,“处之泰然(chù)”应读“chǔ”。B项,“间不容发(fā)”应读“fà”。D项,“与会(yǔ)”应读“yù”。故选C。2.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中一词多义词含义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加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A项,“怒”,①中气协盛人;②生气。B项,“对”:都是介词,面对。C项,“相”,①副词,互相;②表对第人称“我”怎样。D项,“纵”,①纵使;②放开,任凭。故选B。3.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C项中“风情”应该解释为“情意”。【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比如本题就可以采取课内知识迁移法解决。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题中C项由“更与何人说”可以推测答案。4.B【解析】试题分析:A尺素即书信。B.危:高。因为:于是写了。C.凶:收成不好。D.填然鼓之:衬音助词。答案第2页,总4页【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5.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词句品评不恰当的一项”。本题意在引导学生对所学诗词的内容理解、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作一简略回忆。本题中,D项的两个“黄花”虽然都是菊花,而前者取其外形的雅淡,清秀来比喻人的消瘦的体态,后者取其衰败之象来暗喻岁月的流逝,人的衰老、憔悴。【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解答本题,首先诗歌的创作背景,然后结合背景来分析诗句。《醉花阴》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崇宁二年(1103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声声慢》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她饱尝颠沛流离之苦。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确解。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6.D【解析】试题分析: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B念/去去/千里/烟波;C便/纵有/千种/风情答案第3页,总4页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7.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朗读节奏的把握能力。一般来说,划分古诗节奏要注意三个原则:不能违背诗的意义;要兼顾诗的声律;要注意上下句之间的协调。通常是两个字一个节拍,单独一字根据意义独立成为一个节拍。A对/长亭晚;B年年/知/为谁生?D更/与何人/说!8.(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的能力。应注意“豪杰”“晦朔”“蟪蛄”这几个字的写法。【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9.东篱采菊时的一种闲适临行密密缝进的亲情天涯若比邻书写的友情【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依照示例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结构基本对称,意蕴丰富,有文采”这是仿句题。答题关键词“结构基本对称,意蕴丰富,有文采”仿写句子,要以“诗歌”,句式结构要与前一句相同,喻体要符合诗歌特点。写语句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谐调等许多方面,也间接地考查考生的知识范围及文化修养,反映出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级的能力要求。这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题型。仿写的要求分为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显性要求是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隐性要求是指隐含在被仿写的句子中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2.句式要统一;3.修辞要相同;例如本题中的比喻。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答案第4页,总4页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2.修辞要恰当。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3.用词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供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文标题:柳永词两首-习题(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47842 .html